第二十三章 極少數敵人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3-02 23:37      字數:2400
  穿越以來,李逸瀾所倚仗的就是他對曆史的了解,以及根據曆史做出的準確判斷。

  這次李逸瀾進濟州城,是在傳達漂流人的意見。如果洪宇亮同意漂流人的請求當然再好不過,但即使洪宇亮最終還是和曆史中一樣,向上級匯報了情況,李逸瀾也有應對之策。

  畢竟,這都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李逸瀾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準備。

  但是,今晚發生的刺殺,卻讓李逸瀾第一次感到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最終,曆史還是因李逸瀾的到來發生了改變。

  究竟是自己的哪個行為,促使了今晚這場刺殺的產生呢?望著地上店小二和沈三郎的屍體,李逸瀾的思緒開始往回追溯。

  不過很快這樣的思考就被人打斷了。

  “李使者,李使者?”

  李逸瀾抬頭一看,是匆匆趕來的濟州牧使洪宇亮。

  “洪牧使。”

  “李使者,實在是宇亮安排不周,竟然沒有考慮到李使者等人的安危問題,險些釀成大錯!”洪宇亮此時顯得十分惶恐。

  .......

  今晚的刺殺地點,發生在住滿了往來行人的客舍,官府根本沒有辦法將這些外地商人、遊俠長期管控。

  等天一亮,經過這些見證者的口口相傳,大明使者在客舍被人刺殺的事情勢必很快就會傳遍全城,緊接著便是穿越海峽,傳到全羅道,傳到全朝鮮。

  要是大明延平王的使者真的死在了今晚的刺殺之中,消息在朝鮮傳開來,洪宇亮別說升遷回京城了,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不好說。

  畢竟,那些始終叫嚷著反清複明的士人們,雖然沒有掌控政局,但卻牢牢掌握著筆杆子和輿論。如果他們聯合起來攻擊洪宇亮,國王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舍棄掉濟州牧使,換取大局的穩定。

  打了一個寒顫,洪宇亮能夠感受到自己後背早已經被冷汗浸濕。

  還好,萬幸李逸瀾沒有死。

  ......

  其實,在襲擊剛剛發生的時候,李逸瀾不是沒有想過,這會不會是洪宇亮、崔鎮南等人安排的一場刺殺。畢竟來到濟州之後,李逸瀾接觸過的重要人物,也就隻有這兩位而已。

  其餘的人,和自己素不相識,無冤無仇,為何要來刺殺自己?

  但仔細想想,洪宇亮安排這場刺殺,不僅要承擔失敗的風險,而且即使刺殺成功,接下來還要應付船上林寅觀等漂流人,難不成還要把這剩下的九十餘人也想辦法殺了?

  還有已經知道了明使存在的整個大靜縣城的民眾,難道洪宇亮就有把握讓整座縣城不出一個多嘴的人?

  有著如此巨大的風險,李逸瀾不認為生性謹慎的洪宇亮還會讓人刺殺自己。

  排除了洪宇亮的嫌疑,崔鎮南就更沒有可能了。先不說他手下沈三郎已經在這場刺殺中受了無妄之災,從動機推論,漂流人的存在對於崔鎮南來說根本不造成影響,因此他也沒有涉險安排刺殺的可能。

  李逸瀾搖搖頭,從心裏排除掉洪宇亮和崔鎮南的嫌疑。

  再回想起來,昨天晚上洪宇亮也曾提議要給李逸瀾等人更換住宿的地方。如果當時聽從了洪宇亮的安排,會不會就避免了這次刺殺呢。

  這樣一來,店小二和沈三郎或許現在還好好地躺在自己床上,而不是躺在冰冷的地板上。

  但轉念一想,如果換了住所,也就沒了對周圍環境的情報,一旦刺殺最終還是到來,那麽自己還能不能順利從兩名黑衣人的追擊中逃脫,也成了未知數。

  正當李逸瀾在苦惱的時候,眼睛一瞥,突然意識到洪宇亮還在緊張地看著自己。

  李逸瀾狠狠地揪了一下自己的頭發,讓自己從自責的情緒中掙脫出來。現在自己是“明使”,不管願不願意,都要承擔起這個稱號背後的責任。

  比如說,怎麽和麵前的洪宇亮交涉,這才是李逸瀾麵前最重要的任務。

  對,方才洪宇亮是在向自己道歉呢。

  李逸瀾其實並不責怪洪宇亮,畢竟這場刺殺連穿越而來的李逸瀾自己都掌握不了,更不用說洪宇亮了。

  但是,李逸瀾也不準備放過這個敲洪宇亮竹杠的機會。

  “洪牧使,事情已經發生了。相比起道歉,我更想知道後續的處理。”

  洪宇亮看到除了陳得和金永沒有什麽傷勢,其餘三人,包括李逸瀾在內,都已經掛彩,心中一陣後怕,就差一點啊。

  “是是是,李使者所言有理。”洪宇亮斟酌了一下,說道,“不如這樣,宇亮這就選派濟州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把船給修好,這樣李使者等人就可以先回船隻休息,再進行下一步的安排。”

  .......

  乍一聽,李逸瀾有些意外。但是很快他就相通了其中的關鍵。

  現在的情況,大明使者的身份,很顯然是已經瞞不住了。洪宇亮很快就會上報,這一點和曆史的進程倒是一致。

  但是,由於明使在陸地上遭受了襲擊,那麽此時洪宇亮下令修理船隻,讓明使回到船上住下,雖然還是擅自主張,但是出發點卻是保證明使的安全。

  這樣一來,洪宇亮非但不會被責備,反而會得到輿論的理解和讚揚。

  何況,洪宇亮還留了一手,雖然承諾幫助修理船隻,但是卻也明確指出還要進行下一步的安排。

  換句話說,在修理船隻的同時,估計洪宇亮會安排朝鮮水師,在一旁“守衛”。

  這樣的處理,也是洪宇亮能夠做到的極限了。既不擅自放李逸瀾等人走,避免違背了國王的命令,同時也善待這些漂流人們,避免得罪國內的清流士人。

  .......

  李逸瀾的膝蓋和雙腳已經被包紮上了,此時幹脆也不站起身來,坐著和洪宇亮說話。

  “洪牧使如此安排,十分妥當,此外還有一件事,請洪牧使一定要答應。”

  “李使者但說無妨,隻要能辦到,宇亮絕不推脫!”

  李逸瀾用餘光瞥了一眼四周,看到客舍裏的人們此時都在看著自己和洪宇亮,提高了自己的音量:“請洪牧使幫忙聯係店小二和沈三郎的家人,我李逸瀾雖然現在資財不多,但願意傾資相助兩位的家庭。”

  洪宇亮心領神會:“李使者仁心高義,宇亮受教了。兩位義士的家人,將由官府親自贍養。”

  李逸瀾說道:“我大明與貴國情同親子,痛關心腹,妥善料理兩位義士的後事,自是應有之義。”

  “至於那幾名前來刺殺的黑衣人,我相信是絕對是極少數忘恩負義之徒,是我大明和貴國共同的敵人!”

  還沒等洪宇亮回話,附近圍觀的人群中已經有人開始應和:“李使者說得太對了!那幾個黑衣人是我們東國人的敗類!”

  人群之中,往往容易產生從眾行為,有一個人搶先說話,接下來發聲的人越來越多。

  “對!竟然膽敢刺殺大明來的使者,罪該萬死!”

  “李使者,我東國百姓無不懷念大明啊!”

  “洪牧使,一定要把幕後真凶找出來,讓他粉身碎骨!”

  “大夥還愣著幹嘛,一起行動起來,把真凶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