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人足矣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3-02 23:37      字數:2202
  崔鎮南望著李逸瀾雙手捧著的那封書信,喉結一動,艱難地咽下口水。

  這尚未開封的信件,看上去很薄,但分量卻很重,此時正如同千斤重擔壓在崔鎮南的心頭上。作為濟州牧使洪宇亮的心腹,崔鎮南和自己頂頭上司的性格也非常的相似,一舉一動力求謹慎小心,不給別人留下把柄。

  就拿這封信來說,雖然他沒有泄露出半點口風,實際上內心已然信了八成。那麽這所謂延平王的親筆信,在朝鮮的實際效果雖然比不上朝鮮國王親筆,但是規格上等同卻是相同的。

  如果自己稍有逾越禮製,可能沒有當下的損害,但是不可避免會給競爭對手攻訐的把柄。指不定什麽時候,這就將會成為自己被壓倒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此種種複雜想法,崔鎮南在數個呼吸之間已然思考完畢。

  崔鎮南十分自然地將伸到一半的手臂往上提,整了整自己的官帽,順帶抹去了額頭上新冒出來的冷汗,笑著對李逸瀾說道:

  “這封書信尚未開封,我也不好隨意拆開,還請李公子先收著,等我們麵見了洪牧使之後,再由牧使定奪。”

  崔鎮南心中暗自慶幸,總算是沒有行差踏錯;李逸瀾心中也是高興,又有一個朝鮮官員在大明禮製下不敢妄動,李逸瀾心裏的把握又多了幾分。

  ......雖然沒敢擅自那封所謂的親筆信,但是這次來到浦口見到這些漂流人的種種表現,已經讓崔鎮南疑慮大消。

  初步確定了漂流人確是大明子民,接下來崔鎮南便要完成牧使洪宇亮交給自己的第二個任務:

  “不論這群漂流人是否真的為大明子民,都要將他們帶回來,並且清點好船上的物資等等,詳細報來。”

  崔鎮南微笑道:“李使者、林船主,我東國(朝鮮)有製,但凡有船隻飄到,需清點船上物資,並將船上所有人員移往州府,妥善安排飲食料理,諸事細細商議。”

  李逸瀾和林寅觀、陳得等人迅速對了下眼神,該來的還是來了!

  林寅觀按照此前眾人商量好的措辭,回答道:“連夜行船,確實疲憊,感謝崔判官好意。”

  還沒等崔鎮南臉上的喜意完全顯現出來,林寅觀緊接著說道:“所幸有猊來裏浦口座主以及百姓安排,這幾日我們都下船活動,疲憊漸消。”“行海之人,習慣了船上生活,不願長時間下陸,請崔判官諒解!”

  崔鎮南心中長歎,洪牧使啊洪牧使,你這是交給了我一個什麽樣的任務啊?為什麽這船上的人就沒有一個是好應付的!

  悲催的崔鎮南隻能強忍自己心中的對頂頭上司的怨氣,苦口婆心地和林寅觀進行了長時間的交涉。

  隻可惜,林寅觀是幹什麽的,近三十年來經商的他,最不怕的就是和人談判。

  兩人,連帶著翻譯李德山,三人說著說著,從站著移動到了座位上;談著談著,不知什麽時候又站了起來。

  陳得和李逸瀾兩人在一旁觀戰,兩名年輕人多多少少都從中汲取了一些談判的經驗。

  .......這場國際辯論比賽,在持續了將近半個時辰之後,即將迎來結局。

  辯到最後,崔鎮南實際上已經理屈詞窮,想起來洪牧使給自己下的命令,崔鎮南難得衝動了一會!

  崔鎮南一臉決然地說道:“林船主,不是我不能理解你。”說著說著,崔鎮南走出船艙,指著船下自己帶來的兵丁們,剛想開口威脅!

  這時,早已經在旁邊等得花都謝了的管船官曾勝,帶著自己十名人人配銃的手下,恰到好處的出現在了崔鎮南的眼前。

  遠處甲板上,兩門紅夷大炮在太陽的照射下,披上了一層光芒。

  再看看附近的岸上,不知什麽時候,方治已經帶著家丁和朝鮮兵丁們相談甚歡,手上還比劃著各種手勢,時不時傳來一些奇奇怪怪的笑聲。

  在討論到感興趣的話題時,全世界的男人都能穿越語言的隔閡,露出會心的微笑。

  看著船下自己帶來的人笑得正歡,崔鎮南的表情卻異常的難看。

  憋了半天,這個可憐的中年官員終於是勉強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對著一旁笑眯眯看著自己的林寅觀等人屈服了:

  “林船主,我十分理解你們,但是也請你們能諒解我的難處啊。如果就這樣回去,恐怕我也不用再去濟州府麵見洪牧使,直接收拾收拾回家得了。”

  隱隱間,這個剛見麵時語氣沉穩,一臉淡然的朝鮮官員,說話時甚至隱隱帶上了哭腔。

  聽完李德山的翻譯之後,林寅觀終於沒有第一時間反駁,而是扭頭看向了李逸瀾。

  終於又輪到我出場了,李逸瀾走上前,恢複了使者的氣度,笑著對崔鎮南說道:“崔判官,即使你不說,我們也得派人跟你回濟州府,拜見你們的洪牧使。”

  全船人都跟著崔鎮南去濟州府是不可能的,那就等於把自己的生死完全交給了一個未曾謀麵的朝鮮人。

  但是一個人也不去也不行,因為必須要有人和牧使洪宇亮親自接觸,向這個濟州府的最高官員傳達船上眾人的訴求。

  因此,崔鎮南最後的這個訴求正合李逸瀾的心意。

  隻不過,現在還得確定去濟州府的人選。

  請崔鎮南等人到另一個船艙休息後,船上幾個高層聚在了一起。

  李逸瀾最先表達自己的意見:“我必須得去。”

  “一來,你們既然將我說成了延平王殿下的使者,那如果我不去,便無法讓洪宇亮真正信服。”

  “二來,我粗通朝鮮語,可以避免翻譯時所造成的一些誤會,交流起來更加方便。”

  李逸瀾這麽一說,其他人也沒有意見。

  “李公子所言甚是。”

  雖然此去濟州府並不是毫無風險,但是大家對李逸瀾的安危倒不太擔心。

  要知道,這可是媽祖娘娘派來的使者,雖說上次被繩索拉到手掌流血,證明並非金剛不壞之身,但起碼生命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危急關頭,自然有媽祖娘娘護佑,絕不至於讓他陷於死地。因此,眾人一致同意李逸瀾作為此次去濟州府的全權代表。

  看到自己的提議立馬被全體通過,李逸瀾心裏還是美滋滋的。

  要是讓李逸瀾知道這些人此刻內心的真實想法,估計心裏滋味就得變成五味雜陳了。

  確定了這次去濟州府主事的人,接下來就要確定同行者。

  “不知李公子打算帶多少人?”

  李逸瀾自信回答:“不多,三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