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凱旋儀式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22 03:11      字數:2217
  一番有驚無險之後,曾勝帶著自己的護衛上了最後幾艘岸邊剩下的小船,駛離了岸邊。

  當身後禁軍的追兵趕到岸邊的時候,曾勝和他的護衛們已經劃著小船離開了岸邊,惱怒的禁軍追兵試著用弓箭和火銃進行射擊,但是早有準備的護衛們已經湊齊幾個圓盾,擋住了帶著追兵們無線惱怒的弓箭和銃彈。

  無奈之下,追兵們隻能放棄了射擊,改為沿著岸邊搜索,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漁民的小船,用來追擊。

  在知道曾勝的身份之後,這批禁軍追兵的追擊欲望變得空前強烈。其實,即使放跑了幾千名破虜軍的義士,但是隻要能夠在追擊的過程中將曾勝給俘虜或者殺死,那麽這次追擊就算是取得巨大成功了。

  因此,追兵們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幹勁,沿著岸邊一路搜索船隻。

  可是事與願違,搜了半天,追兵們愣是沒有看到哪怕一艘船。原來,前兩天林寅觀率領船隊趕到岸邊的時候,就已經和當地的漁民以及地方官吏進行了溝通,用給補貼的方式,讓附近漁船這幾天暫時都離開這片區域,往北邊走。

  不得不說,林寅觀的商人思維,在這種時候還是很能夠發揮優勢的,隻要給足了補償,同時強調了違約的後果,漁民和地方官吏很快便將事情落實了下去。

  最後隻剩下的這幾艘小船,其實是撤離計劃剛開始,曾勝還在指揮接人上船的時候,特意留下來的一個心眼。

  曾勝吩咐,將大船上的幾艘小船放下來,安排在了曾勝指定的岸邊停泊好,以備不時之需。

  如果曾勝能夠順利跟隨大隊伍一起上船,那麽禁軍的追兵即使最後發現了岸邊的這幾艘小船,也沒有辦法對付破虜軍借來的這些大型船隻。

  而當曾勝自忖沒有辦法跟隨大隊伍一起上船離開的時候,這些小船便成為了曾勝和他身邊護衛們最後的倚仗。

  現在,追兵們隻能是望洋興歎了。

  林寅觀負責請走小船,而曾勝則特意留下來幾艘備用,兩人雖然事先沒有商量過,但是陰差陽錯之下,竟然也能夠實現了一次完美的配合,既沒有給追兵們留下來追擊曾勝的船隻,也給曾勝留下來最好報名的幾艘小船。

  .........

  曾勝和護衛們劃著小船安全離開岸邊,往船隊的方向駛去。

  林寅觀、郭完等人將大部隊接上船之後,並沒有就此離開,而是在附近停下,期待著曾勝和護衛們能夠順利逃出生天。

  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裏,林寅觀的內心萬分糾結,他選擇帶著大部隊離開港口,固然是曾勝的意思,但內心的自我譴責,還是讓林寅觀痛苦不已。

  幸好曾勝和護衛們最終還是成功脫離了險情,看到曾勝在小船上笑著向船隊這邊招手,大船甲板上翹首以盼的士卒們爆發出歡呼聲,而林寅觀則在歡騰的人群中留下了百感交集的淚水。

  .........

  三天之後,旌義港口。

  破虜軍提督李逸瀾、明鄭禮官主事蔡政在旌義港口親自迎接破虜軍的兩位統領——林寅觀和曾勝。

  跟隨兩位統領一起凱旋的,還有郭完、兩千多名破虜軍士卒以及船主們借給破虜軍使用的船工和水手們。

  在半島率兵周旋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成功攪亂了整個戰局,推動了南征軍的解散,給濟州島帶來了暫時的安定和平,並且還能夠帶著兩千多人回來,曾勝無疑是此次凱旋儀式中最引人注目的人。

  “將星再世!”

  當曾勝下船的時候,蔡政第一時間迎了上去,激動地擁抱,不吝溢美之詞。

  看著這一幕,李逸瀾心中原本的喜悅和激動之情,一下子有些變化,就像是一顆老鼠屎掉進了原本美味的湯之中。

  不過,李逸瀾的糾結隻持續了很短的時間,時間短到連臉上的笑容都沒有發生過變化。

  正當李逸瀾笑著邁步向前,準備向曾勝道賀的時候,與此同時曾勝也不動聲色地掙脫了蔡政的雙手,對蔡政客氣了一句之後,曾勝快步走到李逸瀾的跟前。

  還沒等李逸瀾反應過來,曾勝已經單膝跪倒在地,行軍禮抱拳道:“提督,卑職幸不辱命!”

  在方才已經做通自己思想工作的李逸瀾,此時又驚又喜,一股熱流從心中流過。

  第一時間將曾勝扶起,李逸瀾無聲地拍了拍曾勝的肩膀,兩人的臉上笑容幅度看上去都是一模一樣的。

  此時無聲勝有聲,雖然李逸瀾一句話也沒有說,但相比起蔡政剛才熱情四射的表現,李逸瀾和曾勝兩人之間的默契,很明顯地展現了兩人的關係之好。

  這一點,大家都看出來了,蔡政當然不會看不出來。不過,蔡政此時倒像是沒事人一樣,非常高興地在一旁說著恭喜的話。

  林寅觀、郭完等人下船之後,蔡政同樣是非常熱情地上前歡迎,李逸瀾也不再動氣,遠遠望去,兩人就好像是親密無間的搭檔一般。

  ........

  歡迎凱旋的儀式持續了大約一個時辰的時間,在儀式中,每個參加接應行動的人,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抑或是那些船主借給破虜軍調用的水手和船工,都得到了李逸瀾親手發的獎賞。

  儀式結束後,雖然身體很勞累,但李逸瀾還是心滿意足地率領著林寅觀、曾勝和兩千多名新軍離開了旌義港口,回到旌義縣城休息。

  在李逸瀾看來,在今天的歡迎儀式中,破虜軍可謂是收獲頗豐。

  其實從距離來說,接應的船隻應該在濟州島北岸下船,但李逸瀾特意將上岸的地點選在了旌義港口,除了方便歸還船隻之外,更多的還是為了秀肌肉。

  在儀式中,李逸瀾展現了他和曾勝之間的密切關係,展現了新加入兩千人之後破虜軍的實力提升,最後也展示了他有功必賞、一視同仁的態度。

  與此同時,蔡政其實也對這次儀式十分滿意。

  當然,李逸瀾的心思,蔡政早就明白,因此在儀式中他表現得如此熱情,一方麵是為了惡心一下李逸瀾,更多地還是抓住機會懷柔人心。

  兩個親密合作的夥伴,各自都敲著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