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趙俊博獻策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19 09:33      字數:1725
  旌義,岸上。

  禁軍的第一次進攻失敗之後,為了避開破虜軍火炮的攻擊,暫時撤出了旌義港口,禁軍和破虜軍之間的戰鬥一時間停了下來。

  白昊憲和金太應兩位禁軍高層之間暗地裏產生隔閡,雙方都不願意做出頭鳥,在沒有太大把握的情況下發起第二次進攻。

  而破虜軍這邊限於兵力的緣故,自然也不會沒事找事,借著雙方戰鬥停歇的時間,宋主和金永兩名前線的指揮將領,帶領著士卒們將一些之前被破壞的防守工事略微修補。

  當然,已經被破壞大半的沙包堆,雖然是破虜軍擊退禁軍第一次進攻的最大“功臣”,但是禁軍進攻隨時可能再來,即使破虜軍有心修補,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辦到的了。

  短時間內,岸上的戰事停歇,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時間整個旌義港口附近隻剩下海麵上的戰事仍在繼續。

  李逸瀾和柳馨遠等人站在破虜軍陣地上,眼睜睜地看著李鳳所在的船隻被擊沉,卻又無能為力。

  隨著船隻一點一點地消失在海麵上,原本因為擊退了禁軍第一次進攻而心情愉悅的破虜軍將士,心中除了沉痛之外,更多的是一種敬意。

  李鳳其實並不是為破虜軍,也不是為濟州島而留下來孤軍奮戰的,他隻是借著這個機會,彌補當年臨陣脫逃的愧疚之情。

  但是李逸瀾和柳馨遠等破虜軍的將士們,卻對此並不了解。想到這些此前素未謀麵的人,最終選擇留下來決一死戰,眾人心中既感動又惋惜。

  方治自忖,如果讓自己站在李鳳的位置上做決斷,他恐怕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跟隨蔡政離開,前去和第二批支援的船隻碰頭,屆時再考慮要不要折回來繼續援助。

  畢竟,站在李鳳的角度上看,破虜軍也隻不過是陌生人罷了,雖然未來可能有利益上的合作,但畢竟到目前為止,這些都隻停留於構想之中。

  也正是因為自己無法做到,此時方治心中已經建構起了李鳳的偉岸形象,這種孤膽英雄式的悲壯,是戰爭發生以來最讓方治震撼的一次。

  .........

  方治看到的是李鳳孤膽英雄式的悲壯,而站在方治身前的李逸瀾,看著“李”字旗隨著船隻的沉沒,也一同消失在海麵之上,此時心中的感受更加複雜。

  在不了解背後故事的情況下,李逸瀾和方治一樣,對於李鳳這種幾乎是一心求死的做法感到不解,但是最令李逸瀾感觸的,卻是船上有那麽多留下來和李鳳一起並肩作戰的人。

  雖然昨天李逸瀾雷厲風行,親自前來旌義和蔡政談判,暫時壓下了破虜軍中朝鮮高層和漢人高層之間的分歧,但是這件事卻如同一根刺般,插進了李逸瀾的心裏。

  破虜軍目前還有三千五百餘人,真正能無條件站在自己這邊的人有多少,李逸瀾不敢保證。

  正當李逸瀾患得患失的時候,敵軍的第二波進攻已經開始了。

  強迫自己從胡思亂想中回過神來,雖然目前還不需要李逸瀾親自指揮,但是一個臨陣走神的提督,顯然是不合格的。

  .......

  李鳳的船隻徹底沉下去,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破虜軍的將士們心懷感傷,就連南征軍和禁軍的許多將士此時也是一臉複雜。

  雖然事實上已經成為了清廷藩屬,但是在耳濡目染中,朝鮮人仍然把大明當作自己的父母之邦,當作是文明正統。

  自詡“小中華”的朝鮮,眼睜睜地看著“大中華”的遺民死於自己的炮彈之下,淹沒在茫茫大海之中,這場本身就缺乏正義號召的戰爭,此時更是引起了許多士卒的反感。

  尤其是在戰爭曆經了一個多月之後,將士們的疲憊情緒和此時出現的反感思想融合在一起,厭戰情緒正在悄悄地蔓延。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鄭致和發出了最新的指令,讓禁軍發動第二次的進攻。

  ........

  由於港口的限製,雖然朝鮮官軍在人數上優勢明顯,但此時也隻能夠讓位置排在前麵的禁軍發動第二次進攻,其餘船隻在後方待命。

  趙俊博待在後方,意識到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下去,恐怕這場戰鬥輪不到自己了,思考了一下之後,趙俊博派人向督師鄭致和傳話,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敵軍目測人數不超過一千人,依靠禁軍之力,應該足以對付了,請督師允許我率慶尚道士卒一千人,戰船十艘,繞到濟州島南部進攻。”

  “破虜軍兵力不足,此時防守起來已經是捉襟見肘,南部有猊來裏浦口,可供小規模登陸!”

  鄭致和沉吟一會,考慮到一千人對於旌義的戰事影響不大,但是卻可能成為一支從南部登陸的奇兵,便最終同意了。

  (12:15前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