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成功便成仁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19 09:33      字數:2202
  柳馨遠是漢城當地人,見識過當年朝鮮孝宗操練禁軍時的陣仗,此時看到將近一萬名禁軍齊出,一下子有些緊張,連忙提醒李逸瀾此次敵軍的來頭。

  雖然李逸瀾對朝鮮的軍隊水平劃分並沒有太深的認識,但是從目前這些上岸敵軍的能力來看,確實要比之前的要出色一些,鄭致和這次確實把自己底牌都拿出來了。

  柳馨遠讓李逸瀾早做打算,意思就是早點做好撤退的準備。一萬對六百,即使破虜軍士卒的個人能力再強,也很難彌補住這樣龐大的兵力差距。

  柳馨遠也不是想長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但是如果不早點做出決斷,再等一會之後可能想走也走不了。

  李逸瀾沒有第一時間回應柳馨遠。

  軍帳內的其他人,包括目前陣地上的指揮官方治,都扭頭看向了李逸瀾,大家都在等待一個李逸瀾的答案。

  陣地上數百名士卒,甚至是整個破虜軍和濟州島的命運,都掌握在李逸瀾的一念之間。這或許是自當初做出在濟州島舉義的決定之後,李逸瀾麵臨的第二個生死攸關的抉擇。

  .......

  此時海麵上,蔡政也在看向破虜軍的方向,麵帶憂色。

  南征軍這次出動的兵力實在是太多了,已經遠遠超過了此時守衛旌義的力量。如果說長崎船隊目前還能夠依靠局部的兵力平衡,勉強堅持的話,那陸地上的攻守差距就很大了。

  現在蔡政有些後悔了,如果早知道今天南征軍派來的兵力會有這麽多,當初他就不會在長崎吊著林寅觀的胃口,也不會隻帶這點人就趕來旌義支援了。

  此時的長崎,第二批的船隊估計剛剛按照原計劃出發,想要趕到旌義還需要時間,在此之前,蔡政所率領的船隊自身安危都沒有保證,更不用說分兵支援陸地上的破虜軍了。

  換句話說,現在破虜軍隻能靠著他們自己了。蔡政很想知道,李逸瀾打算怎麽破局。

  ........

  李逸瀾緊張地思考著接下來的抉擇。

  雖然自己此前大概也猜到了南征軍的進攻方向,但是在沒有百分百的把握之前,李逸瀾也不敢把所有的兵力都駐紮在旌義。

  因此最後他隻是將原本駐守濟州島北岸的一半軍隊,布置到了距離兩地都比較接近的位置。在南征軍出現之後,李逸瀾已經第一時間派人去命令這些待命已久的軍隊前來馳援。

  但及時急行軍前來支援,援軍至少也得經過兩個時辰才能夠趕到旌義。現在駐守在旌義的這六百名破虜軍,究竟能不能支撐兩個時辰的時間呢。

  李逸瀾沒有太多的把握。

  朝鮮禁軍已經快速接近了破虜軍布置的第一道防線了,在禁軍化整為零的攻擊方式下,破虜軍的炮火很難造成大麵積的傷害。

  前線的金永和帶著部分威武鎮士卒守在第一防線的宋主,此時聲音都喊啞了,要不是他們的身份限製,恐怕這兩人都打算衝上去和敵軍拚白刃了。

  敵軍推進的速度實在太快了。

  難道真的要撤退嗎?

  可是,先不說能不能布置起有序的撤退,就算逃出去之後,下一步布防的是哪裏?

  逃到離這裏最近的旌義縣城?

  腦海中回想起旌義縣城那低矮的城牆,李逸瀾很難想象那裏可以作為抵擋一萬禁軍的庇護所。

  濟州府城?

  陳得此前已經在濟州內外進行了嚴密的城防布置,而且屆時濟州島北岸的破虜軍也可以及時撤回濟州府城,組織起兵力相對充足的防守。

  看上去濟州府城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也並不是沒有問題,破虜軍基本上都是由本地的青壯和當地士卒構成,一旦將濟州府城以外的地方都放棄掉,很難確保那些家人不在濟州府城內的士卒還能夠拚死作戰。

  即使是家人都在濟州府城內的士卒,也不能保證他們都能夠將全身心放在守城上。現在他們的妻兒子女都在濟州府內十分安全,所以士卒們可以安心作戰,但是等到官軍兵臨城下之後,士卒們還能不能安心作戰,就很難說了。

  另外最讓李逸瀾糾結的,便是選擇可能性的考慮。

  如果撤退到濟州府城內,那麽很有可能接下來便被南征軍團團包圍。等到了那個時候,就隻能是成為籠中之鳥,勉力支撐了。

  更困難的是,如果此時撤退,那就再也拿不到從長崎買來的糧草了,也很難等到長崎或者東寧來的第二批援軍。

  守城守城,要是外無援軍,內無糧草,那便和坐以待斃沒有什麽區別。

  ......

  “提督?提督?”柳馨遠催促道,李逸瀾回過神來,最終下定了決心。

  李逸瀾拔出了自己的佩刀,走到了前麵。方治自覺地往後退了一步,將指揮的位置讓了出來。

  “諸位,此戰我們不能退,”李逸瀾的聲音不大,但是足夠讓軍帳內的眾人聽清楚,“我們的身後,是十萬濟州百姓,是大明中興的希望。”

  “這一個月來,我們破虜軍擊退敵軍的成功戰役數不勝數,以少勝多,足以證明天意在我破虜軍,天意在我大明。”

  “現在是我們麵臨的最艱難一戰,或許也將會成為整場戰爭,乃至天下大勢的轉折點。縱使此戰敗了,我們的名字和忠義也會永遠被世人銘記,但是一旦我們勝利,迎接我們的便是光明的未來!”

  “背水一戰,不成功,則成仁!”

  最先讓李逸瀾考慮撤退的柳馨遠,此時不再作聲。他默默地拿起軍帳中一套暫時閑置的盔甲,當眾換下了此前一直披在身上的儒生長袍,換上了戎裝。

  看著一臉愕然的軍官們,柳馨遠坦然一笑:“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那便如提督所言,不成功便成仁。這是我們共同的戰役,我自然不能夠袖手旁觀。”

  軍帳內眾將受到氣氛感染,此時也齊聲應道:“聽從提督命令,誓死一戰。”

  李逸瀾肅容抱拳道:“柳先生大義,諸位將軍大義,請受李逸瀾一拜!”

  深深作揖之後,李逸瀾轉身走出了軍帳,走入震天的殺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