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刀兵相接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19 09:33      字數:2231
  李逸瀾和金克孝兩人迅速趴倒在地,隨後便是一陣轟隆巨響,敵軍的炮彈再次轟上了火炮陣地。

  在此之前,破虜軍剩下的六門火炮也一齊發力,轟向敵軍最後的幾門火炮。當塵土還未完全散去的時候,火炮陣地上便傳來了歡呼聲。

  剛才的那輪對轟之中,最終還是提前摸透了方位的破虜軍占了上風,又轟掉了對方剩下的幾門火炮。

  不過破虜軍這邊也有損失,一門地字炮被敵軍轟掉,所幸負責地字炮的幾名炮兵都趴倒了距離火炮稍遠的地方,隻有兩人輕傷。

  金克孝剛才一直提心吊膽,擔心對方的火炮好巧不巧就擊中了自己和李逸瀾這邊,此時終於聽到了敵炮盡毀的好消息,剛想長舒一口氣,就被還未散去的煙塵給嗆了幾口。

  李逸瀾雙手一撐,從地上起來,又搭了一把手,把還在咳嗽的金克孝從地上拉了起來。

  “現在火炮陣地已經安全了,不過每門炮都隻剩下一發炮彈,省著點用。”李逸瀾拍了拍金克孝的後背,囑咐道:“我到下麵指揮了,你留在這裏,觀察情況,有必要時就發炮,扼住敵軍進攻的勢頭。”

  這次火炮對攻,破虜軍損失了5門火炮,其中就包括一門虎蹲炮。虎蹲炮在整個濟州府隻有兩門,結果第一次應戰,便損失了其中的一門。

  另外一門虎蹲炮,則被分配到了另一個港口,也不知道此時那邊的戰況如何了。李逸瀾心中忐忑,雖然那邊有曾勝指揮,但曾勝畢竟語言不通,還得通過譯官來部署戰術,效果難免會打折扣。

  所幸的是,紅夷大炮沒有在剛才的炮戰中被擊中,反倒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隻憑一炮就轟掉了六門敵軍的火炮,貢獻極大。

  .......

  山下的戰場上,破虜軍和南征軍兩方的士卒還沒有到肉搏的階段。

  最後的這一道壕溝,起到了明顯的阻擋作用。望著插在壕溝裏的鹿角,衝鋒在最前麵的刀盾手都遲疑了。

  在周圍一半的隊友都在衝鋒時犧牲的情況下,這批還堅持著衝到這裏的刀盾手,除了有部分對督戰隊的恐懼之外,他們的勇氣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此時麵對著壕溝,就有人嚐試著一躍而過!

  但是破虜軍這段日子來,連火炮轟擊位置都進行過測量,更何況是這道壕溝呢。眼看著這名南征軍的勇士就要跨過去了,但是最終那一點的距離還是讓之前的努力化作了烏有。

  他栽倒在了壕溝之中,身上的皮甲也阻擋不了鹿角刺穿他的身體。在劇烈的疼痛麵前,這名可敬的勇士,也難以避免地發出了聲聲哀嚎。

  他的戰友們,此時內心既痛心又恐懼,在前方插滿鹿角的壕溝的攔截,以及從未停止的破虜軍的箭林彈雨的威脅下,他們隻能無奈的舉起自己手中的盾牌,努力地遮擋住自己的身軀。

  跟在他們身後的南征軍弓箭手和銃兵,則繼續和破虜軍對射,在如此近的距離下,他們射擊的命中率總算是獲得了提升。

  .......

  正當雙方隔著一道壕溝,正在對射的時候,李逸瀾從山上的火炮軍陣地跑了下來。

  負責山下陣地指揮的左鎮統領樸治勇,將李逸瀾迎到了中軍之中,匯報道:“現在敵軍暫時被阻隔在了壕溝外,但是根據前線協長張直俊的匯報,敵軍已經開始把壕橋給拉上來了。”

  壕橋是專門為了對付壕溝,而被發明出來的器械。

  南征軍把壕橋帶來的目的,最初是用於攻城時對付守城方挖來的壕溝,但既然破虜軍已經把壕溝挖在了這裏,那就隻能提前搬出來使用了。

  李逸瀾心中一緊,看來肉搏戰馬上就要到來了。

  ......

  在李逸瀾和樸治勇等將領討論戰況的時候,對麵的南征軍已經將壕橋搬上來了。

  頂著箭林彈雨,幾個士卒拿著木盾擋在前麵,餘下的士卒則合力將壕橋推倒在了壕溝上,硬生生地鋪出了幾條足夠通過的木板路。

  協長張直俊,此時拿起自己手上的弓箭,一邊朝敵軍射擊,一邊聲嘶力竭的吼道:“朝壕橋上的敵人射擊,他們現在擠在一起,就是活靶子!”

  鋪了幾個壕橋,南征軍開始通過壕橋躍過這些壕溝,衝向破虜軍的陣地。不過在通過壕橋的這段時間裏,南征軍的這些先鋒士卒們都擠在一起,結果一陣箭雨過來,造成了較大的傷亡。

  南征軍後排的銃兵和弓箭手已經補充上了新的兵員,此時連忙用火力壓製破虜軍陣地,掩護著南征軍先鋒們走過壕橋。

  協長張直俊大聲吼道:“弓箭手和銃兵退後,位居後排射擊,刀盾手頂上前排,準備白刃戰!”說完,張直俊自己放下弓箭,從地上撿起陣亡同袍的大刀和護盾,自己先頂了上去。

  很快,兩軍的白刃交鋒就到來了。

  刀盾手用盾牌先頂住敵軍的第一擊,身後的弓箭手和銃兵則抓緊時間瞄準射擊,給敵軍造成殺傷,同時也是為刀盾手減輕壓力。

  南征軍付出了超過兩百人的傷亡之後,終於來到了陣地麵前,當然不會放過這種用生命換來的機會,後續的士卒開始不斷地跟進。

  成敗在此一舉!

  ......

  “再扛一刻鍾,逐步讓弓箭手和銃兵撤下來,然後威武鎮和左鎮丙協上,弓箭手和銃兵壓製,掩護刀盾手撤退到第二防線!

  李逸瀾努力回想起這些日子來看的兵書,以及曾勝的傳授,發出了新一道命令。

  樸治勇有些驚訝,連忙問道:“威武鎮也要上嗎?”

  威武鎮是破虜軍裏唯一的一支漢人編製,地位超然,除去留守濟州府城以及分配給曾勝等方向的守備之後,現在跟在李逸瀾身邊的,隻剩下三十人,統共十個小隊。

  李逸瀾點頭道:“放心,威武鎮的默契度已經很高了,不會有很大的損失。”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李逸瀾其實是看到了此時在第一道防線上的士卒們,已經有人開始頂不住壓力,頻頻往後張望了。

  如果不是那名協長張直俊先是用兵法處置了逃兵,隨後帶頭頂在最前麵,估計現在第一防線已經開始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