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群情激憤
作者:沐嵐翊      更新:2020-05-19 09:33      字數:2182
  朝鮮國王李棩將成至善等人的奏疏留中不發,原意是想做冷處理,但是最終卻激發了士人們的情緒。

  而恰好從六月起,朝鮮已經有兩個月幾乎全國無雨了,清議遂用天人感應學說,將矛頭指向了對漂流人的處置不公,要求重新議定。

  成至善等人的上疏沒有得到回應,但是也沒有被李棩直接否定。或許是感覺到了希望,僅僅數日之後,又有玉堂官員李有相、南二星、李端夏、樸世堂等上奏請對。

  李有相擺出了一個兩難論斷,以此來支撐自己的觀點:

  “臣等聞漂流人事,不勝驚愕,其人若是漢人,其在義理,不忍執送。”

  “若非漢人,雖不執送,豈有彼人之嘖言哉!姑使留之海島。”

  李有相的意思,如果王廷認定漂流人是漢人,那麽從義理上而言,不能送;而如果認定他們“不是”漢人,那麽就可以不必再擔心清廷的責罰,不必送。

  其中“嘖言”一詞,又巧妙地點出了右議政鄭致和當時在朝議時的話,暗含針鋒相對之意。李有相此言一出,其餘眾人也紛紛讚同,顯然互相之間都已經溝通好了。

  國王李棩雖然心中不讚同,但是表麵上還是沒有表態,反而將目光投向了鄭致和。

  ......

  前幾日,洪宇亮已經到達漢城,第一件事就是到鄭致和府上拜見。在與鄭致和的見麵中,洪宇亮詳細介紹了明使李逸瀾其人,以及李逸瀾率眾攻下濟州糧行,殺了李祥一事。

  鄭致和聽了之後,一方麵震驚於明使之殺伐果斷,有怨必報,一方麵心中也暗暗後悔,覺得自己當時表態太早了。

  要知道,李逸瀾殺了漢黨李慶億的侄子,漢黨必然與其勢不兩立。要是鄭致和當時急著第一個主張遣送漢人,那麽最終漢黨的人也會按捺不住站出來的。

  原本李祥之所以派刺客暗殺明使,目的就是為了嫁禍於洪宇亮,最終打擊洪宇亮的靠山鄭致和。

  而李逸瀾率眾拿下了濟州糧行,並且借民眾之手把李祥殺了,客觀上也是為鄭致和出了一口惡氣。

  結果鄭致和自己還在朝堂上站出來,不僅把漢黨想說的話先說了,還給毀壞了自己的清譽。鄭致和鬱悶地發現,自己不僅被漢黨給賣了,還在乖乖替漢黨數錢呢。

  要知道,現在士人清議,都把主張遣送漂流人的鄭致和給罵的狗血淋頭了。這種針對鄭致和的批評聲,甚至已經超越了在暗中推波助瀾的漢黨李慶億等人。

  雖然國家安危在鄭致和的心中地位十分重要,但是此時漂流人事件尚未威脅到國家安全,麵對此時輿情又來勢洶洶,鄭致和還是優先考慮自己的清譽。

  畢竟鄭致和自己也是士人出身,他深深知道,士人那一支筆,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後世人對於鄭致和的看法。辛辛苦苦做到了右議政的位置上,鄭致和還是很在意自己的名聲的。

  更何況,鄭致和就不信漢黨的人會善罷甘休。當事人都沒有表態,鄭致和自己可不願意再被人當槍使了。

  .......

  雖然感受到了李棩的目光,也知道李棩想要自己說什麽話,但這次鄭致和保持了沉默。

  此次並非朝議,隻是李棩在士人們再三請對之後,召集幾個人組成的小會。李棩原本想著鄭致和會繼續反對,便沒找漢黨的人加進來。沒想到,現在情況卻發生了變化。

  無奈之下,李棩隻能表態此事已經決定,不能改動,將李有相等人打發回去了。

  李有相等人的請對,雖然沒能說動李棩,卻讓鄭致和無話可說了,這被親山黨的官員和士人認為是階段性的勝利!

  接下來幾天,上奏的折子接連而至。

  儒生樸尚一等五人聯名上疏,以將明使執送清國為不可。極言君臣之義不可忘,父子之恩不可背。進而攻斥廟堂諸臣,以昧義理,怵禍患,使父母之民投之異廷,是可忍熟不可忍也雲!

  相比起官員的上疏,更多是直達王上案前不同,儒生們上疏之餘,把更多精力放到了輿論宣傳上,雖然折子通篇都是義理、感情,沒有從國家實際出發,但是這樣樸素的情感卻更容易激起人們的情緒。

  群情洶湧之中,李棩再次把奏折留中不發。

  數日之後,官學儒生李緯長、童蒙教官李商翼又陸續各自上了一條類似的奏疏,李棩還是留中不發。

  前副率泰李之濂在自己的奏疏中重點講述了民眾的反應:“愚夫愚婦莫不嘻嘻感涕,恨不得家致戶迎,以待明使。彼豈知義理之所存哉,隻是出於不能自己之本心,可見人心之所向,而不可誣也。”

  李棩依然將奏疏留中不發。

  輿論愈演愈烈,山黨人士甚至認為如果將明使遣送清國,不僅違背綱常倫理,甚至可能壞了天下大機,因為他們有請兵日本之任務。

  “我東今日縱不能觀兵中國,協讚皇朝,一掃腥臭,以報神宗皇帝之大德,何忍反為此舉,壞天下之大機哉!”

  一時間,剛從濟州過來的洪宇亮成為了朝野人士關注的重點,上至山黨領袖閔維重、金萬基,下至平民百姓,都希望聽到洪宇亮對於李逸瀾等明使的描述。

  不過得了鄭致和叮囑,這些日子來洪宇亮除了辦公,其他時間都和家人待在宅子裏,深居簡出。

  有文人在筆記中記錄下了這段日子來朝鮮國內的局勢:“上至朝廷,下至街巷,六軍、百姓、兒童、婦女,凡有血氣者,聞朝家遣送之議,莫不扼腕憤慨,鹹一口非之。人情所在,大可見矣。”

  ......

  然而,在輿情洶洶之中,出乎閔維重、金萬基甚至是鄭致和意料的是,無論是漢黨的官員還是親漢黨的學子,在這次爭論中都保持了沉默。

  這種沉默來得太過統一,就好像被下了封口令似的,以至於雖然山黨在輿論戰上大獲全勝,但是閔維重等人內心依然很不踏實。

  國王李棩堅決留中不發,漢黨始終保持沉默,洶湧的輿情之下,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