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將領命
作者:漢武揮鞭      更新:2020-02-29 05:26      字數:3226
  漢武揮鞭最新章節

  短短三個月,瀦野澤南岸凡是植被稀少的土丘皆已建成大型的采石場。

  大批奴隸夜以繼日的扒開著黃土層,挖掘出脆硬的料薑石,通過水道南下,運往百餘裏外的武威城。

  奴隸們大都出身羌族,對這片土地分外熟悉,無法理解漢人們為何要挖料薑石。這種石頭雖是堅硬,卻又極脆,順著紋理輕輕敲打,便能輕易裂解成片狀,莫說是用來建城牆,便是尋常百姓建房子,都是不會用的。

  漢人監工們自然不會向他們解釋,隻顧拿著皮鞭,督促他們手腳麻利點,盡早采集到足夠的石料。

  焉支山西麓的炭山嶺,源源不斷的石炭從礦窯裏運送出來,裝上早已等候著的車駕,沿著山腳新鋪設的簡易土路,運往北麵的武威城。

  武威城外的西麵則挖出了無數的大坑,將料薑石和石炭按照嚴格的比例分層擺放,再加入少量木材,引火煆燒掩埋,數日後便可挖出半凝固的黏漿。

  依特定的配比,將此黏漿和水加入砂石中攪拌均勻,灌入地基和巨型夾板內,以重槌夯實,待其徹底凝固後,便可以形成堅固的牆體。

  用這黏漿土建造的城牆雖不似青磚巨石般牢不可破,卻也遠比以黃土夯實更要堅固數倍,即便匈奴人已學會製造攻城錐,想來也無法撞毀足有兩丈厚的城牆。

  依著規劃,武威城的城牆分作三層灌漿,每層高愈丈餘,逐層往上加高。

  光挖掘城牆的地基,近十萬奴隸便花了足足月餘,牆體的灌漿雖是簡單,但受到料薑石和石炭的產量限製,至今才完成地基和底層的牆體的灌注,想要再修建中層的牆體,必得等底層牆體徹底凝固才行。

  “丈餘高的城牆,可擋不住五萬匈奴鐵騎啊。”

  安夷將軍公孫站在西麵城牆下,望著眼前為將來安裝城門預留的缺口,憂心忡忡道。

  待得匈奴兵臨城下,這缺口雖能用砂石堵住,城牆卻隻有丈許高,又不及修建女牆和垛口,更別提甕城,壕溝和護城河了。將士們到城牆上守城,可不就成了匈奴騎射活生生的箭靶麽?

  數名身著披掛玄色甲衣的軍士疾步近前,為首之人躬身見禮,低聲道:“公孫將軍,陛下的密旨到了。”

  公孫對他們甚為熟悉,皆是太子殿下特意撥給他的羽林衛,以便通過鷂鷹傳訊,那為首之人乃是軍法官,在羽林和虎賁兩校中似是監軍般的存在。

  公孫不禁麵露喜色:“好!隨我回大帳!”

  那密旨名為皇帝所下,但分明是太子劉徹慣常的用詞,簡單明了,沒甚麽旁的虛言勉勵,獨獨兩句,“死守,不得出城迎戰!七月援兵至,城在,得封侯;城破,自殉國!”

  公孫不憂反喜,他麾下雖隻有八千鐵騎,但武威城內尚有萬餘漢人監工和近十萬奴隸,加上將將兩萬步卒。

  五月已然過半,離七月隻差月餘,匈奴又尚未進入河西走廊,應能撐得住!

  封侯便在此役!

  隔日,駐紮在河西走廊西側咽喉要地的虎賁校尉馬嶼亦是接到鷂鷹傳訊,卻是比公孫手裏的密旨要詳盡得多。

  馬嶼翻出紅樓夢,自行將暗語全數編譯出來,隨即喚來麾下將官,對著地形圖細細分析,彼此間相互討論,以便研擬策略。

  待得謀劃妥當,他沒有半分拖遝,即刻下令道:“依先前議定的計策,十位軍候率各自部曲每隔半日逐一出發,沿弱水北上,注意保持戰馬體力,作勢阻擊匈奴先鋒騎營,稍作遲滯後便即後撤。十隊部曲輪番交替上陣,疲敵擾敵即可,不得戀戰!”

  “諾!”

  十位虎賁軍候便即領命而去,他們曾在此地征戰經年,對地形頗為熟識,尤是新晉的軍候秦立,更曾多次前往居延海描繪地形。

  “你們四個率各自部曲即刻出發,不管用甚麽手段,務必將弱水沿岸二十裏內的牧民和牲畜盡數清理幹淨,遇著匈奴騎兵便即回返!”

  “諾!”

  又是四位軍候領命出帳,召集部曲即刻出發。

  李當戶看著快是走光的將官,端是心焦如焚。

  虎賁校的編製雖為八千,但校尉馬嶼的親衛部曲加上諸曹軍吏足有千人,如今已派出十四部曲,恰好七千人。

  虎賁右監由軍法官擔任,隻管軍紀,不涉軍務,故而並無異議,可他李當戶這虎賁左監可是實實在在的武將啊,想要軍功必得上陣殺敵的。

  “校尉,我……”

  李當戶剛要出言請戰,卻被馬嶼抬手製止,重重在他肩膀拍了拍。

  “別急,正如太子所言,先行以逸待勞,再來關門捉賊,待他們深入河西走廊,便是你大顯身手的時候!”

  馬嶼出言寬慰,複又喃喃道:“居延海距此地不下千裏,十個部曲,將之拖上十天半月的,應是足矣。”

  出河西走廊,繞過祁連山西端的山口,順著其南麓往東南行數百裏,有個遼闊無垠的湖泊,漢人稱之西海,羌人則稱之為卑禾羌海,即為後世的青海湖。

  從地形圖上看,西海和武威城分處焉支山的南北兩側,距離不算太遠,但因綿延近兩千裏的祁連山係乃是褶皺斷塊的山形,故而羌人除非長了翅膀,否則想進入河西走廊,還得乖乖繞道而行。

  卑禾候瓦素各站在湖畔,望著浩瀚無邊的湖麵,不禁感慨萬千。

  正因他們卑禾羌長年駐牧於此,方才有了卑禾羌海之名,曾是屬於他們部族的海啊!

  三年前,他領著族中精銳進攻大漢邊郡,卻終是兵敗被俘。

  少了勇士的庇護,剩餘的族人非但沒能保住牲畜和財物,便連性命都難以保全,不是被擄為奴隸,便是被屠戮殆盡。

  待他成為大漢的卑禾候,領著同樣獲釋的族中精銳歸來時,卑禾部族已然從諸羌除名了!

  一年多來,他領著萬餘族人瘋狂的報複著諸羌和月氏各部,不斷燒殺擄掠,將他們殺得血流成河。

  “瓦素各沒有死,卑禾部族沒有亡!”

  他張開雙臂,對著湖麵大聲的嘶吼。

  如今他麾下的羌騎已超過五萬,且都是最精壯的男子,最彪悍的勇士,實力遠比昔年的卑禾部族更為強大。遊牧民族便是如此,向來隻依附和投靠最強者,他瓦素各如今就是諸羌中最強的部族首領。

  瓦素各知曉匈奴右賢王已親率五萬騎射抵達了居延海,明擺著是想要進攻漢人正在興建的武威城。

  瓦素各喃喃自語道:“也許,能借此脫離漢人的擺布,並迫使大漢將跋子放回來。”

  他真不甘心做大漢皇帝的傀儡,做甚麽卑禾候。

  他要做卑禾王,羌人的王!

  “卑禾候,陛下頒下密旨!”

  一位少年將官領著六名身形魁梧的男子疾步而來,躬身將手中帛書雙手呈上。

  瓦素各淡淡看了他一眼,這少年和他的兩個同伴,皆能通過鷂鷹用密語傳訊,據說是大漢太子的親衛。其身後的那些男子則是大漢皇帝派來監視瓦素各的死士,若是他不遵號令,便會出手擊殺。

  瓦素各心中譏笑,他何曾畏懼過這些莽夫,若非顧忌長安城中的獨女跋子,他豈會任由漢人擺布。

  他接過帛書,心想大漢皇帝若真是急了,要讓他出兵馳援武威城裏的安夷將軍公孫,那不妨來個陽奉陰違,按兵不動,待漢人放了跋子,又給足好處,再談不遲!

  然而待他閱看過帛書,臉上再不複先前的自得之色,而是寫滿了訝異和驚疑。

  大漢皇帝非但沒讓他馳援武威,反是命他全力征討諸羌!

  瓦素各皺著眉頭,出言試探道:“陛下這是要同時與諸羌和匈奴開戰麽?”

  “陛下旨意如此,卑禾候奉旨行事便是。”

  那少年將官目光清冷的看著他,複又道:“太子殿下亦吩咐末將勸侯爺一句,切莫自誤!”

  說罷,不等瓦素各反應過來,他便是轉身離去,六名死士卻是留了下來,目不斜視的站在瓦素各身側。

  瓦素各強抑心中怒火,複又再度細細閱看帛書,終是確認自個未曾會錯意,大漢皇帝是真的下旨讓他全力征討諸羌。

  莫非大漢此番真的勝券在握,不需我卑禾部族出兵增援便能守住武威城?

  瓦素各想到和大漢太子的初次見麵,那少年雖是笑聲不斷,但那微微眯起的雙眼,以及眸子深處蘊著的陰戾森冷,便似那蜷在草叢裏的毒蛇,耐心尋找著一擊致命的最佳時機。

  以那少年的城府,應不是會輕敵之人,何況大漢近年對匈奴連戰連捷,皆是以弱勝強,以寡擊眾的大勝,想來必是有所依仗的。

  譬如那傳聞中的神雷,能將匈奴人劈得灰飛煙滅,死後亦不得回歸長生天。

  想到先前那少年將官傳達的警醒之語,瓦素各隻覺脊背微涼,雙腿盡是發軟。

  是夜,卑禾部族精銳盡出,殺向離此最近的諸羌某部駐牧地。

  瓦素各,尚是大漢的卑禾候,而非羌人的卑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