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五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的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13 22:54      字數:2121
  “下國小臣範妥,見過忠貞侯爺。”範妥向王越鞠躬行禮道,他的漢語說的挺不錯,與朝鮮有些類似,安南高層基本都會幾句漢語,“我國皇帝陛下,令下臣前來轉達對您的問候,並帶來了豐盛的禮物,還請笑納。”

  王越滿臉不高興地問道:“這位範大人,本侯在發往貴國的公函中明確提出,讓黎維祐親自前來昆明接受本侯的問責,難道本侯表達的還不夠明確嗎?”

  範妥不卑不亢地道:“侯爺,還請見諒,我國皇帝陛下龍體欠安,不良於行,無法承受旅途顛簸,特令下臣代他麵見侯爺。”

  如果不是當前安南處境艱難,範妥絕對要對王越的異想天開,嗤之以鼻了。

  別看安南是小國,卻是中南半島的傳統軍事強國,曾經的自信心不是朝鮮那樣的國家可比的。

  “嗬嗬,嗬嗬嗬!”王越冷笑數聲,聲音陡然提高連聲發問道:“黎維祐也敢稱皇帝?是誰給他的膽子?據本侯所知,黎維祐乃我大明冊封的安南都統使,範大人不會忘記了吧?”

  “安南不敢或忘。”範妥道:“但侯爺有所不知,我安南國情不同於大明,為穩定民心計,我國皇帝之稱乃是對內,從未敢與大明皇帝等同並列。”

  王越哼了一聲道:“既然黎維祐是我大明的安南都統使,秩從二品,這也說明安南乃我大明疆域。為了我大明長治久安計,為了使安南百姓免遭戰亂之苦,本侯認為安南應重新納入大明治下,正所謂合則兩利,大勢所趨。”

  “侯爺,此言差矣!”範妥急道:“我安南地處偏遠,土地貧瘠,瘴厲叢生,百姓刁蠻,雖史上多次入中華版圖,然民心思亂,難服王化,才有如今自治的局麵,已逾二百年矣。今日之安南風俗民情早已迥異於中華,若強行兼並,則非大明之福,也非安南之福啊,請侯爺以史為鑒!”

  “推行王化嘛,這有何難?”王越不以為然道:“自安南自治始,二百年間戰亂不斷,本侯不忍安南百姓置身水火,誠心接納,範大人何必推辭?”

  他大手一揮接著道:“你回去吧,代本侯通稟黎維祐,讓他去除國號帝號,等他病體康複後,親來昆明向本侯進獻安南的山川圖冊。不過本侯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逾期一個月,我將親臨安南,興師問罪!”

  所謂的進獻山川圖冊,就是舉國獻表投降啦。

  “這…這…!”範妥震驚了,這可能是他這輩子見過的最不講理的人了,“侯爺,我安南二百多年來循規蹈矩,奉大明為宗主,從無冒犯,安南何辜?請問侯爺,大明皇帝陛下難道也是此意?”

  一旁的黔國公沐天波也看不下去了,這是什麽和什麽呀?出兵安南那是信口開河的事情嗎,那是國策好不啦?是需要朝廷和皇帝謹慎研究決定的。

  “侯爺…。”

  “國公爺不必摻和此事。”王越擺手打斷了沐天波的發言,他繼續對範妥道:“這是本侯的意思,正是有你們安南的存在,我大明南疆土司才有了走私兵器的渠道,致使叛亂不斷,此乃安南的原罪,要怪隻能怪你們自己了。”

  “我安南無罪,這些隻是正常的買賣,安南罪不至死。”範妥大聲道:“下臣可以向侯爺保證,待回去後一定嚴查此事,以防再犯,請您明鑒。”

  王越笑了:“範大人,難道你犯了殺人罪,一個保證不再殺了,就可以免除法律的製裁嗎?本侯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黎維祐必須在一個月內前來昆明獻表,否則安南就等著本侯的大軍吧!”

  “欺人太甚!”眼看王越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範妥也是氣急道:“下臣這就北上京師拜見崇禎皇帝,我要告禦狀!”

  “去吧,去吧!”王越揮揮手道:“不過範大人不要忘了通知黎維祐,以免本侯大軍壓境的時候,他還蒙在鼓裏。”

  範妥氣呼呼地走了,他當然要通知安南國內做好防範。

  “侯爺,你不是在開玩笑?”範妥走後,沐天波瞪大了眼睛盯著王越問道。

  永樂年間朱棣派大將朱能、張輔南征安南打了多久,答案是一年,那可是耗費了大量國力的戰爭。

  “國公爺看我像在開玩笑嗎?”王越道。

  沐天波勸道:“如今湖廣、四川等地剛剛平定了流寇,百廢待興,事務應當非常繁重,侯爺這是在舍本求末呀。”

  其實他還是覺得惹事生非更加恰當,隻是不好意思用罷了。同樣的,他更希望王越能從雲南盡早滾蛋,所以提醒王越五省總督區才是他的轄地。

  他接著道:“如果剛才侯爺隻是一時激憤,本國公完全可以出麵,代您收回剛才的言論。”

  王越嗬嗬一笑道:“國公爺不必費心了,湖廣、四川等地的事務,本侯自有安排。而安南之事也並非出於一時激憤,如果用蓄謀已久來比喻,或許更加合適。”

  說到蓄謀已久,沐天波也是驚疑不定,難道這王越對雲南也是蓄謀已久?

  由於通信工具的便利,王越脫離轄區依然可以掌控,起點城行政部門在天策軍和治安軍的協助下,於湖廣、四川等地的布局已經展開,這些年下來,可謂輕車熟路。

  五省總督區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大規模的向外移民,由於張獻忠之亂,被牽涉的人口超過百萬。

  圍繞著移民工作,起點城行政部門暫時主導了五省總督區各地的行政事務。

  曆史上元朝三征安南失敗,大明前期對安南北部的統治也是短暫的,後世黴軍二十年的侵越戰爭也告失敗,不是沒有原因的。

  此時的安南已經持續一百多年的內戰,但凡成年男性,哪有沒玩過刀槍的?

  自鄭芝龍拿下安南順化政權後,占領區內的民間反抗陡然興起,加上鎮守新近拿下的真臘地區,從而牽製了鄭軍大部分兵力,以致鄭芝龍短時間內無力北上掃平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