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二章 撕下偽裝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13 22:54      字數:2153
  王越的長遠打算現在當然無法明說,即使在天策軍內部都沒有傳達,所以當然也不可能通知雲南當局和崇禎皇帝了。

  與王越剛來這個時空時的情況類似,他需要時間來布局。

  如果現在就放出風聲去,王越的最終目的是要強行推動改土歸流,整個大西南的土司們就會被打草驚蛇,將王越當做敵人。

  何況大多數地區都不在他的管轄範圍之內,那會成為笑柄的。

  所以沐天波等人是無法了解王越的真實想法的,但是這九萬大軍是個什麽情況?太嚇人了。

  巡按吳文瀛呼地站了起來,隻聽叮當作響,桌子上的酒杯都被他撞翻,霎時間酒水肆意,他厲聲質問道:“敢問侯爺,天策軍的這次擴軍,可有兵部的行文,是否獲得了朝廷的許可?這些軍隊駐紮在何處?糧餉由誰來提供?”

  王越道:“我軍這次擴軍後,自會向兵部報備。關於糧餉,吳大人不必擔憂,天策軍一直都是由本侯供應糧餉,而護路軍的駐紮地區當然是在雲貴川三省,以保障公路勘探和建設的安全。”

  天策軍曆次擴軍都會向兵部報備的,不過曆來都是先斬後奏,已成慣例,不管怎麽說,該走的程序王越還是做的很到位的。

  但自滿清覆滅之後,天策軍的每次擴軍都會成為崇禎的心病。

  與大明其他軍頭類似,天策軍報備的兵力數字同樣水分很大。不同的是,明軍將領為了吃空餉都是盡量多報,而天策軍則是少報。

  吳文瀛斷然道:“侯爺,下官管不了朝廷的事,但是雲南不需要這麽多軍隊,還請另尋他處駐紮。”

  王越扭頭看向沐天波道:“國公爺,您怎麽看?”

  “哦,本國公這個...那個…嗬嗬,嗬嗬嗬!”沐天波打著哈哈,不置可否道,其實也在婉拒了。

  王越又看向巡撫吳兆元道:“吳撫台,那您呢?”

  吳兆元憋了半天,隻好道:“侯爺,本官當然是以國公爺的意見為準。”

  這也就是天策軍剛剛救了昆明,救了他們這些人,還留著臉麵呢,否則早就大聲跟王越吵起來了。

  整個雲南的明軍也不過兩萬多人,經過昆明事變,可能都不足兩萬人了。

  王越要搞的這個護路隊,兵力龐大,人員眾多,雲南當局肯定擔心王越將來會不會反客為主,鵲巢鳩占。

  江南地區就是前車之鑒呀,沐天波等人不得不防。

  “嗬嗬嗬!”王越也笑了,他轉頭對吳文瀛道:“吳大人,若是本侯強要在雲南駐軍呢?”

  “你敢!”吳文瀛怒不可遏道。

  “怎麽?吳大人是想調動人馬與本侯作對嗎?”王越說到這裏,好似突然想起什麽似的,一拍腦門道:“看我這記性,你隻是巡按,無權調動兵馬。”

  他又看向沐天波道:“國公爺,那您也是這個意思?”

  場麵的氣氛驟然轉冷,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呀,王越終於撕下了偽裝,不跟他們客套了。

  吳文瀛氣的渾身顫抖,吳兆元等人也做震驚狀,而黔國公沐天波的手卻不由自主伸到了桌子下麵。

  王越隻死死盯住沐天波的動作,而他的右手也已握住了腰間的手槍,在座的李子雄和王紅武也是同樣動作,全都盯向沐天波。

  要說雲南官方這些人裏誰最危險,答案絕對出人意料,最危險的人物竟然是沐天波。

  如果認為沐天波貴為國公,養尊處優,毫無戰鬥力,那就大錯特錯了。

  據史料記載,沐天波善使流星錘,工夫了得。

  後世順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一六六一年八月十二日),緬甸王莽白誘騙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攜眾臣過河,同飲咒水盟誓,以結友好。

  緬甸人派遣三千兵力發難偷襲,沐天波見有變故,立即奪刀反抗,於萬馬軍中反殺緬兵九人,但終因寡不敵眾,南明大小官員四十二人全部被殺,史稱“咒水之難”,由此可見沐天波的勇武。

  似乎想到了昆明當前的局勢和天策軍無敵的形象,沐天波的動作一滯。

  沐天波把手收回重重拍在桌子上,怒聲道:“侯爺,你這是何意?你還是不是大明的臣子?”

  王越也鬆了一口氣,現在幹掉沐天波可不是時候呀。

  沐家在雲南經營了兩百多年,在民間的威望很高。

  如果王越直接把沐天波哢嚓了,接下來就要對雲南進行強力的鎮壓,這樣會牽製他的很多精力,何況崇禎是個什麽反應?這個變數就很大了,搞不好崇禎也要和他翻臉,引發全國變局。

  這麽多年來,王越一直奉行的是引而不發的策略,由此帶來的是起點城全方位的布局和王越與日俱增的實力。

  他最理想的結果是和平演變,或是讓所有人投鼠忌器,最終坐以待斃,麵對現實。

  沐天波現在這個樣子就是投鼠忌器,他不敢輕易跟王越撕破臉皮。

  “國公爺,本侯當然是大明的臣子。”王越收回腰間的手,笑著道:“正因為如此,我才為雲南當前的局勢感到擔憂呀。”

  他接著道:“從萬曆年開始,先有緬甸人入侵雲南,後是雲貴川諸土司叛亂接連不斷,致使三省殘破,民生凋敝。為何土司叛亂屢禁不止,以本侯看來原因是多方麵的。

  首先是大明的國策出了問題,加上官府的不作為,和官府曆來對實力強大的土司采取的綏靖策略,從而助長了這些人的野心。

  但是根本原因還是官軍的連年衰敗,以致官府的威信逐年喪失,長此以往,叛亂根本無法杜絕。

  為穩定雲貴川三省計,為大明江山永固計,本侯隻好挺身而出,做此打算,難道還不夠表明忠心嗎?”

  麵對王越的侃侃而談,沐天波等人還真的不好反駁,人家的不是沒有充分的理由的,雲貴川三省的情況也的確如此,還是官軍不夠強大呀,鎮不住場子嘛。

  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是強軍,可是沒錢呀!大明朝廷的財政狀況曆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