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九章 再起義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3      字數:2165
  “起點號理論上可以載員八十人。”李朝貴道。

  “竟然是直十八運輸機的兩倍,約兩個排的兵力,就是飛行速度慢了點,有些美中不足。”李子雄道。

  王越卻否決了李子雄的想法道:“飛艇暫時不能用來運兵,主要用於運輸物資和對敵轟炸,我希望李經理能夠盡早為我們送來更加可靠穩定的飛艇。”

  李朝貴大聲道:“請侯爺放心,小人保證在一到兩年內完成任務。”

  到目前為止,起點城還沒有開通民航業務。

  起點城已經擁有了大量的飛行員,他們是直升機駕駛員和滑翔機駕駛員,其中滑翔機起點城已經能夠生產,螺旋槳飛機也在加速研製中。

  即使起點城能夠生產螺旋槳飛機,也僅僅能夠達到後世一戰時代的水平,所以無法大量投入民用。

  飛艇是起點城自行生產的一種,依靠機械動力的飛行器,相對於固定翼飛機,其難度係數小,載重量大,安全性更高。

  後世齊柏林飛艇之後,飛艇逐漸消失匿跡,其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飛艇無法抵禦飛機的空中打擊;二是由於充填的是極不穩定的氫氣或者煤氣,一個疏忽就是重大事故。

  起點城在空中沒有敵人,所以要解決的關鍵難題就是惰性氣體(氦氣)的規模性提取。

  為什麽要成規模呢?因為飛艇到達每一個目的地後,都要進行地勤保養,所以每一個機場都應該具備生產或者儲存惰性氣體的能力,隻有解決了這個難題,起點城民用航空將正式開始運營。

  飛艇的優勢還不止這些,由於它超長的滯空時間,飛艇還能用來作為通信中繼平台,大大提高起點城範圍內的通信能力。

  為支援入川作戰,起點城生產的二十艘飛艇陸續抵達陵州。

  張獻忠在蜀中登基稱帝,崇禎的臉被打的啪啪響,屢次下旨催促王越進軍四川。

  王越的理由很充分,湖南的戰事拖住了天策軍,隨後天策軍為入川作戰的準備工作有條不紊,相關的詳細情況除王越的匯報外,孫傳庭、吳直等人也從其他渠道上報給了崇禎,所以崇禎皇帝看到了實質性的進展,才稍稍放心。

  為何要壓後入川?原因有很多。

  首先湖廣新複,包括江西,如此廣闊的地域,起點城必須有時間來消化和介入這些地區,並構架行政體係,一個大範圍的移民行動和公路建設,使起點城的勢力逐漸根植華中。

  入川後,湖廣包括江西,將是天策軍安全可靠的大後方。

  跟在張獻忠後麵一步一個腳印進入大西南,也是王越與五省總督轄下十幾萬明軍磨合的過程。

  馬放南山,鳥盡弓藏。

  國內的流寇一旦被剿滅,天下安定之後,起點城和天策軍將會被完全凸顯出來,朝廷與王越的矛盾,很可能會上升為主要矛盾。

  崇禎以及朝廷如何與王越相處?現在還真不好說,王越也無法預測。

  但是對大明底層的改革,王越一定會持續下去,勢必會與朝廷發生激烈的衝突,如果發生戰爭,王越的本心並不希望殺掉更多的明軍,這些人如果放到北美或者澳洲,不更好嗎?

  所以追殺張獻忠的過程,也是天策軍向十幾萬明軍實戰演練的過程,立威的過程。

  入川的時間放在四五月份,四月到十月正好是長江的豐水期,有利於天策軍通過水運保障後勤,給張獻忠一點時間,禍害夠了四川,天策軍將以解放者的身份入川。

  事實也正是如此,此時的四川人民因為張獻忠的高壓統治,正在對大西政權發動了再起義。

  不要以為,農民就一定擁護農民軍。因為中國的老百姓最現實,誰能給他帶來好處,誰能讓他安居樂業,他就向著誰。

  張獻忠在四川的這些日子,根本看不到大西政權發展生產、改善經濟的任何措施。

  像李自成一樣,大西軍龐大的軍餉消耗,也是完全依靠沒收官府、宗室和官紳的財產。

  然而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不久這些錢花光了,於是解決士兵的吃飯問題,就隻能依靠“打糧”了。

  所謂“打糧”,說白了就是去搶,放縱士兵在自己的“國家”內公然搶劫。

  首要的目標當然是地主富農,而張獻忠的將士並沒有接受過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的學說,當然心中也不會有自覺的階級意識。

  而階級鬥爭的學說,不過是現代人鼓吹革命的工具。

  缺乏理論根基的農民軍戰士,根本辨別不清哪些是友愛的階級兄弟,哪些是罪惡滔天的****。

  因此他們在搶劫時往往皂白不分,見糧就搶,見錢就拿,見豬就殺,見人就綁,不說出藏糧藏寶的地點,就嚴刑拷打,管你****還是階級兄弟!

  沒有給老百姓帶來半點好處,卻期望老百姓俯首帖耳,衷心擁護,天下哪有這樣不合邏輯的事情!

  第一位舉起義旗的是秀才葉大賓,綿州人,大西軍占領成都後,他被授予邛州州牧。

  葉大賓表麵接受了任命,但打心眼裏不看好這個粗暴殘忍的“土匪政權”。

  邛州在成都西南,緊鄰成都府。葉大賓走馬上任後,秘密聯絡當地的鄉紳官民,準備伺機反叛。

  他誑騙鎮守邛州的大西軍守將說:“將軍,聽說咱們南邊的蒲江縣(屬於邛州)有人鬧事,軍情急迫,我們應該派兵支援。”那員武將頭腦簡單,想都沒想就分出一千士兵交給部將趕往蒲江去了。

  過了幾天,葉大賓又對守將說:“咱們北邊的大邑縣也屬於邛州,屬於將軍的防區,就在老萬歲眼皮底下,恐怕要出變亂,也應該調兵防護。”

  州牧的建議,武將想想有道理,就又分出一千士兵前往大邑(今成都市大邑縣)。

  小小的邛州城本來沒多少守軍,此時武將手下的兵卒已經寥寥無幾。

  糊裏糊塗的大西軍守將還沒弄明白過來怎麽回事,就被葉大賓帶人闖進門砍開了腦殼,失去了主帥的大西兵卒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