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六章 化路為田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3      字數:2143
  八月五日,在空軍偵查張獻忠主力已向西而去後,天策軍開始南下進攻長沙,其前鋒為第二師和兩個治安軍旅。

  八月六日,天策軍舟橋部隊開始在新牆河搭建浮橋,以供大軍通過,後勤主要物資由改裝後的機動帆船運輸後續跟進。

  此時,大西軍一部按照李定國的既定戰略開始攔截騷擾天策軍南渡新強河。

  鬥篷山,位於新開鎮九龍村,新牆河北岸,距新牆河天策軍渡口一點五公裏,李定國在此安排了近一千伏兵,該部計有八磅炮四門,虎蹲炮十門,臼炮若幹,他們的任務是於天策軍渡河時側擊天策軍後方。

  為了拔除這顆位於側後方的釘子,天策軍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向鬥篷山發起了進攻。

  長沙之戰就此拉開了帷幕,同時打響的還有九馬咀。

  九馬咀位於鹿角鎮濱湖村,新牆河進入洞庭湖入口處,曾是南宋農民起義領袖鍾相、楊麽率兵徙居洞庭湖的一個據點。

  進攻九馬咀的是海軍陸戰隊一營,該營乘坐八艘巡邏執法艇和若幹條機動帆船,在九馬咀、鹿角兩處登陸。

  打的最激烈的是鬥篷山戰鬥,鬥篷山怪石嶙峋,山路難行,進攻鬥篷山的天策軍營裝備有迫擊炮十二門,無後坐力炮兩門。

  還是老套路,迫擊炮轟擊過後,天策軍開始強攻鬥篷山,事實證明守衛鬥篷山的大西軍占了地利的優勢。

  雖然天策軍的迫擊炮打的山響,由於沒有精確定位,守軍的傷亡並不大。

  大西軍守軍利用簡陋的火炮、火銃、弓箭等武器迎頭痛擊進攻的天策軍。

  由於射程和命中率的關係,進攻的天策軍並沒有造成大的傷亡,而大西軍守軍卻吃了天策軍步槍精準射擊的虧,大西軍守軍很快傷亡了一百多人,而天策軍零陣亡,傷七人。

  意外發生在天策軍攻至半山腰之時,一直處於弱勢的大西軍守軍突然祭出了大殺器,無數的巨石從山頭滾落而下,天策軍猝不及防,不及躲避的近百人被山石砸中,麵對滾滾而下的山石,天策軍緊急後撤下山,第一**勢宣告失敗。

  撤下來後,經過初步統計,該營竟然陣亡了二十七人,重傷八人,另外還有近五十人身上帶傷。

  天策軍是一支很少出現傷亡的部隊,任何傷亡都被極度重視。

  “混蛋,他劉建元是怎麽打仗的?一個小小的山頭竟然出現了這麽大的傷亡。”收到消息的第二師師長周延不禁火冒三丈。

  天策軍的確有不少重武器,但是如果每進攻一個山頭都要動用飛機大炮,天策軍的資源也有限呀,何況許多重武器正在隨軍運動中,停下來攻擊鬥篷山也耽誤事不是?

  鬥篷山方向再次傳來槍聲,劉建元營向鬥篷山發動了第二輪進攻,這次天策軍小心多了,士兵們逐層推進,嚴加提防,山上砸下來的巨石雖然能延緩天策軍的進攻,但很難致命。

  天策軍在又付出了一名士兵陣亡的代價,終於攻到了山頭附近,卻傻眼了。

  原來這鬥篷山地勢雖然不高,但山前隻有一條路,而且路途狹窄,又在山頂處地勢徒然陡峭,左右都無法通行,隻有那一條山道可通山頂。

  大西軍守軍在山口處嚴防死守,各型小炮布置在這裏,集中火力,將天策軍堵在了半山腰。

  鬥篷山是由幕阜山脈延伸過來的,後麵是延綿的大山,天策軍初來乍到,對地形不熟,根本不知道從哪裏還能繞過,所以隻能強攻。

  “轟,轟,轟!”

  “噠,噠噠,噠噠噠!”

  天策軍以迫擊炮轟擊和步槍精確射擊,與大西軍守軍僵持在山頂處。

  雖然天策軍武器優勢巨大,可山上地勢狹窄,無法展開兵力從而發揮火力,大西軍雖然傷亡不斷,但地利明顯,再以山石火器對攻,一時間竟然打的有聲有色。

  戰鬥一直持續到天黑,天策軍激戰一天,竟然沒有拿下鬥篷山,大大出乎了天策軍參謀部的意料。

  “明天派特戰大隊空降鬥篷山,支援攻山部隊的戰鬥。”

  王越聽說此事後,從士兵們的生命角度出發,拍板道。

  天策軍有嚴格的條例,非特殊情況,不得以士兵們的生命為附注換取勝利。

  攻山部隊如果不計傷亡,鬥篷山並非拿不下,但天策軍還沒到必須犧牲的地步。

  七日,三架直十八運輸機搭載了特戰大隊約一個連,飛臨鬥篷山,在繞山觀察一周後,終於發現了山後的道路。

  隨即劉建元營以一個連的兵力吸引住守軍,另外兩個連從山後繞道攻山。

  空中和山後同時對山頂的大西軍守軍發動了攻擊,守軍立刻崩潰,殘部向東潰逃。

  天策軍士兵與特戰大隊隊員們在直升機的配合下,於崇山峻嶺中追殺大西軍潰兵。

  除被打死的外,大西軍投降的有四百多人,在天策軍如此強大的攻勢下,仍有五十多人逃入山中。

  在空地一體的打擊下,竟然沒有全殲守軍,這並不是意外。其實守軍早已提前規劃好了退路,而且山上林木眾多,也幹擾了天策軍的視線。

  鬥篷山戰鬥僅僅是長沙會戰的一個縮影,也預示著天策軍要長驅直入長沙,並不是如想象中的那麽容易。

  在炮聲隆隆中,天策軍前鋒順利跨過了新牆河,之後便見識到了什麽叫“化路為田”。

  自新牆河往南,從長沙往北,所有的道路都已被大西軍破壞。

  大西政權征調了四十萬民夫,用時三個月使嶽州至長沙再無道路可行,非但如此原先的道路也已變成了水田。

  對於改造水田,湖南的勞動人民真是太熟悉了,根本就是輕車熟路。

  這樣的地形隻適合步兵通行,要走也隻能走寬僅一尺的田埂。

  天策軍別說機動車輛,馬車也不好使,車輪很容易就會陷入淤泥。

  當然這樣的地形很難擋住騎兵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定國對天策軍做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