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一章 左良玉被圍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2      字數:2209
  >

  !

  革左五營兩次依附張獻忠,又曾依附過李自成,相互之間合作對付官軍。

  而革左五營的幾位主要反王都沒有稱雄爭霸的野心,曆史上李自成在北京失敗後,革左五營殘部最終歸了張獻忠,成為大西軍骨幹,又與清軍周旋了二十年。

  自前幾年張獻忠敗於天策軍後,最年長的義子孫可望戰死,年輕的李定國開始嶄露頭角,鑒於安慶地區慘敗的深痛教訓,李定國提出了精兵強軍的建軍方略,張獻忠遂采納。

  因此,張獻忠再次反叛朝廷後,一改以往裹挾饑兵的做法,而是挑選青壯組成了相對精幹的軍隊。

  這一方針使張獻忠部的實力得到大大加強,機動性和流動性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為粉碎楊嗣昌布置的包圍圈計劃打下了基礎。

  所以張獻忠部才能與官軍周旋於四川、河南、湖北等省份山區,屢屢取勝的根本原因。

  吸收了革左五營後,張獻忠部的實力再次膨脹,總兵力接近二十八萬人,其中多為戰兵,輔兵隻有一到兩成,輔兵不是以前的饑兵,而是負責輜重和運輸的兵種。

  五月,崇禎皇帝連番下旨催促,在五省總督丁啟睿的主持下,朝廷匯合三邊總督孫傳庭、陝西巡撫汪喬年的陝西兵,左良玉的湖廣兵,孔貞會、秦翼明的四川兵,河南巡撫高名衡的河南兵,以及南京京營的部分兵馬,共四十多萬官軍,對張獻忠部展了開會剿。

  官軍的主力是左良玉的近三十萬兵馬,也是距離荊襄地區最近的官軍。

  接到朝廷發出的旨意和五省總督下達的命令,左良玉拖拖拉拉,直到其他各部官軍將到指定區域後,這才率領其主力部隊二十萬人西進。

  五月十二日,左良玉部於仙桃地區遭遇張獻忠部的阻擊,就此停滯不前。

  五月十八日,官兵與張獻忠部激戰於襄陽城下,時原屬陝西的賀人龍部、白廣恩部、牛成虎部已歸孫傳庭節製,大戰襄陽的正是陝西的兵馬。

  為盡快拿下襄陽,丁啟睿多次下令左良玉往援,左良玉都置之不理,言:“賊鋒銳,未可擊也。”

  五月二十九日,張獻忠采納了李定國的誘敵深入各個擊破之計,東麵的義軍開始向西收縮,之後奔襲一百多公裏,擊襄陽城下官軍側翼,襄陽城下的陝西軍被迫後撤。

  六月二日,左良玉見有機可乘,於是繼續東進順勢拿下了無人防守的潛江縣城,同時向朝廷請功,稱殲滅獻匪三萬人,收複潛江。

  誰知正中了李定國誘敵深入之計,小小的潛江縣城無法容納這麽多的軍隊,左良玉部遂分駐於城內城外。

  這時張獻忠部兩萬多騎兵突然殺出,截斷了左良玉落在後方輜重部隊,隨即義軍四起向左軍殺來。

  左良玉措手不及,損失慘重,經一日鏖戰,堪堪穩住了陣腳,此時左軍已傷亡了三萬多兵馬,又被義軍圍困在以潛江縣城為中心的丘陵和湖泊河流之間。

  潛江地區河流湖泊眾多,為丘陵地帶,不利於大兵團行進和迂回,正是李定國圍困左良玉所選定的地點。

  打掉其輜重部隊,就是為了讓左軍後繼乏力,最終崩潰。

  左軍畢竟有二十萬人馬,義軍根本沒有能力一口吃掉,所以隻能選擇圍困戰術。

  圍困左軍的主力正是以革左五營為首的約二十萬義軍,兩方兵力基本相當,而義軍先期占了地利,左軍突受打擊,士氣低落。

  隨後側擊襄陽官軍的約五萬義軍再次連夜長途奔襲,徹底堵住了左軍的去路,此時包圍左軍的義軍已達二十五萬眾。

  打掉左良玉,官軍將會全部崩潰,張獻忠進行了一場豪賭。

  他的自信心正是來自於有十多萬跟他轉戰千裏,鍛煉出來的精銳部隊,這些人都有一雙鐵腳板,長途行軍不在話下,所以義軍能在局部形成兵力優勢。

  李定國之所以選擇左良玉,是因為拿下左良玉就等於拿下了武昌,武昌乃大明中部最大的城市,其中的資源和財富可想而知。

  而且左良玉的兵馬別看是最多的,其實成分不比義軍好多少,說是土匪也不為過,這樣的軍隊意誌並不堅定,一旦失利,很容易崩潰。

  左良玉被困,可嚇壞了丁啟睿,這樣的責任是他承擔不起的。

  而三邊總督孫傳庭卻看到了其中的機會:“此正是官軍一舉剿滅獻匪主力的最佳時機也。”

  他為什麽這樣說呢?

  義軍給官軍造成的最大麻煩就是流動性大,很少留給官軍決戰的機會,所以一旦左良玉拖住了張獻忠,就給雙方的決戰創造了機會。

  於是丁啟睿采納孫傳庭的策略,傳令各部官軍於外圍對義軍反包圍,另外給左良玉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堅守到援軍的到來,之後由中心開花,夾擊和殲滅張獻忠部。

  李定國定下的圍困之計,當然做了周密的應對措施。

  於是整個六月,義軍阻援部隊與官軍交戰於天門、鍾祥、枝江、鬆滋等地。

  但是李定國低估了左良玉求生的**,在左良玉的鐵血鎮壓下,彈盡糧絕二十多天的左軍並沒有崩潰。

  同時年輕的李定國還沒有具備掌控如此大區域,大規模的戰事,也低估了官軍救援的決心。

  六月二十七是,義軍防守的天門防線被陝西巡撫汪喬年率領的陝西兵馬攻破。

  張獻忠收到消息後大驚,一旦官軍連成一片,裏應外合,局麵將不可收拾。

  張獻忠主張立刻撤圍,保住現有的成果,而李定國認為撤圍將前功盡棄,他願親率三萬機動部隊前去伏擊陝西官軍,張獻忠一咬牙:準!

  然而時局的變化是李定國始料未及的,在陝西巡撫汪喬年的急聲令色的催促下,陝西兵再接再勵,一路急行軍繼續向西進攻,擴大被打開的缺口。

  隨後汪喬年派人與左良玉聯係,要求其立刻分兵出擊,向義軍橫掃。

  眼看著左軍即將蛟龍入海,整個義軍都有四麵受敵的危險。

  大明釘子戶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釘子戶》,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