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九章 大腦當機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2      字數:2223
  “嘟嘟,嘟嘟嘟!”這時俄軍方向卻響起了嘹亮的軍號聲。

  聽到後方傳來的軍號聲,哥薩克騎兵指揮官約瑟夫大喝一聲道:“撤,快撤,快點撤!”

  在治安軍發動炮擊後,耶可夫上校迅速做出判斷,這仗沒法兒打了,或許這根本就是一個陷阱。莫非敵人摸清了自己的行軍路線,集中了全國一半的火炮來對付自己?

  於是耶可夫果斷下令哥薩克騎兵停止進攻,準備一起跑路吧,再遲一步,可能就要陷入敵人預設好的包圍圈中了。

  耶可夫的反應算是很快了,但是哥薩克騎兵的進攻速度也很快。聽到撤退號角時,他們已經進入了治安軍的步槍射程,這也造成了俄軍的預判失誤,在通常情況下,這應該是火槍射擊的安全距離。

  “咚,咚咚,咚咚咚!”追魂奪命的子彈無情地向哥薩克們激射而來。

  “劈裏啪啦!”哥薩克騎兵時不時有人中彈,跌落馬下。

  “該死的,他們的火槍怎麽打這麽遠?”約瑟夫已經無力吐槽了。

  陷阱,這絕對是個陷阱,約瑟夫也和耶可夫抱有類似的想法,否則敵人怎麽會集中如此多的火炮來對付自己。

  哥薩克們丟下一地的人屍和馬屍,沒命地向來路逃去。

  “撤,全軍立刻後隊變前隊,我們必須馬上走。”不等哥薩克們回歸本陣,耶可夫已經開始連聲催促士兵們準備跑路,

  俄軍的動態被空中的直升機看的清清楚楚,治安軍也迅速進行了戰術調整。

  “嗚,嗚,嗚!”

  炮彈高速劃過空氣的呼嘯聲,在耶可夫等人的頭頂響起。

  “散開,快散開,是炮擊!”

  不愧為正規軍,俄軍老兵聽到呼嘯聲後,立刻大喊道。

  本世紀的歐洲戰爭中,火炮得到了大量運用,由於使用的是實心彈,躲避炮擊的方式通常是疏散隊形,而不是臥倒。

  隨著火器的發展,雙方火槍對射中采取臥倒戰術,還要等到後膛槍時代,本時空流行的還是排隊槍斃戰術。

  一聽是炮擊,俄軍立刻亂了起來,還沒等他們形成疏散隊形,炮彈已經連續落地。

  “轟,轟,轟!”巨大的爆炸聲在四周響起,泥土,雪塊與殘肢斷臂被拋入半空,再散落下來。

  俄軍再次預判失誤,他們所在的範圍,其實正在治安軍火炮的射程之內。

  被爆炸的衝擊波掀翻出兩三米外的耶可夫上校,抖了抖頭上的沙土和白雪,看了看周圍硝煙瀰漫,一片狼藉的場麵,大腦短暫的當機了。

  還沒等他整理好思路,“轟,轟轟!”又一批炮彈接連落地,沙土、雪水、破碎的樹枝如雨點般從半空落下。

  “嗖,嗖,嗖!”彈片飛舞,伴隨著俄軍臨死前的慘叫,這是耶可夫從未經曆過的戰爭畫麵。

  “上校先生,上校先生!”

  炮火聲中,被彈片削破了頭皮,滿臉是血驚慌失色的哈巴羅夫少校,連滾帶爬地靠近耶可夫道:“快跑吧,上校先生,我們失敗了,徹底失敗了。”

  “走,快走,這裏是地獄,我們不能待在這裏。”耶可夫終於反應過來,他一把扶住哈巴羅夫,向四周張望道:“馬呢?我的馬呢?”

  “死了,如果不是那匹戰馬擋著,我們早就被炸死了。”哈巴羅夫道:“我們隻有靠雙腿走路了。”

  “好吧,趕快離開這裏。”

  俄軍被突如其來的炮火炸的暈頭轉向,反應過來的俄軍開始在炮火中潰逃。

  “嗡嗡嗡!”

  這時空中的八架武直十直升機,卻在俄軍的後路上降低了懸停高度,“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

  武直十直升機突然在機首處噴出了一道道火舌,二十三毫米機炮開始向潰逃的俄軍掃射,武直十終於亮出了獠牙。

  “轟轟轟轟轟轟轟轟轟!”

  密如雨點般的小炮彈在逃跑的俄軍中,打出了八道彈幕,成片成片的俄軍被打翻在地。

  俄軍終於震驚了,耶可夫也傻了:“這,這…!”他喃喃自語地道,甚至忘記了繼續逃竄。

  空中的怪鳥竟然打起了炮,這完全顛覆了俄軍的認知,俄軍同樣迷信,他們信的是東正教,但是聖經上從來沒有類似的描寫。

  “轟隆隆,轟隆隆!”俄軍被打的頭暈轉向的時候,第二十八旅官兵已經登車向俄軍圍了過來。

  此時炮擊已逐漸停止,俄軍已傷亡大半,全須全尾沒有受傷的最多還剩六七百人。

  “下麵的人聽著,你們被包圍了,放下武器投降,或可免你們一死!”

  半空中,武直十直升機上傳來高音喇叭的勸降聲,語言竟然是俄語。

  為了應對可能與俄國發生的衝突,天策軍在遠東地區招募了一些俄語翻譯。

  把這些俄軍全部幹掉,其實很容易。

  但是天策軍司令部需要了解一下俄國國內的情況,普通的俄軍也許知道的不多,所以需要抓獲高級軍官,尤其是來自莫斯科的人,因此治安軍停止了殺戮。

  “投降,我們投降!”耶可夫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

  歐洲人有打不過就投降的傳統,而治安軍所表現的戰鬥力真的太彪悍了,尤其是來自空中的打擊,讓他們生出無力抗拒的感覺。

  俄軍在治安軍的包圍下放下武器投降,一架武直十直升機從空中落下,機上的副駕駛走了下來。

  “報告司令員,抓獲羅刹軍隊帶隊指揮官上校一名,中校兩名,少校五名,上尉以下軍官二十多人。”二十八旅旅長向親自前來的馮源山彙報道。

  “嗯,把那個指揮官和來自莫斯科的兩名中校押送到漠河,隨後我會讓空軍送到瀋陽進行審問。”馮源山道。

  “是!”

  馮源山向北方眺望了一會,暗歎道:可惜沒有大仗打呀。

  三月十日,治安軍第二十九旅奔襲五百公裏,拿下了阿爾丹斯基城堡,城堡中的一百多名俄羅斯人被打死,五十多人被俘虜,三百多名達斡汗族奴隸被解放。

  為便於國人記憶,阿爾丹斯基城堡被更名為阿丹堡。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釘子戶》,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小說,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