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一章 逼宮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2      字數:2276
  時機未到這句話其實用的比較準確,但是大明朝廷的時機可能永遠也到不了。

  因起點城固如金湯的軍事實力,朝廷官員們雖然叫囂的凶,崇禎卻無法做出出兵的決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崇禎真的擔心五年前的一幕再次上演。

  江南一千多萬兩銀子的捐款,成為崇禎的希望,這些錢如果到位,新軍的實力又將得到加強。

  再者,流寇張獻忠部還沒有被剿滅,一旦流寇被清剿完畢,朝廷將能完全騰出手來處理起點城問題。

  因為崇禎態度的變化,朝廷叫囂著要軍事解決起點城的動議被崇禎擱置。

  南京,求救無援的勳貴們已經放棄了武力對抗的想法,行政執法大隊在天策軍的支持下開進了勳貴們的農莊和田地。

  崇禎要解決起點城問題,其實與王越的土改運動關聯並不大。

  對於王越的土改,崇禎是投讚同票的。所以崇禎順水推舟,對江南土改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既賣了個人情給王越,也把黑鍋甩給了王越。

  皇帝裝聾作啞,可急壞了以田唯嘉為首的一幫大臣們。江南的土改如火如荼,一封封求救的電報依然如雪片般飛向北京,飛向內閣,飛向各大臣們的府上。

  “諸位同僚,都想想對策呀,再這樣下去,王賊就要把個大好的江南毀掉了呀!”年過六旬的都察院右都禦史賴名成,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訴道。

  賴名成祖籍常州,正是江南土改的核心區域,這些天家裏的電報不斷發來,控訴行政執法大隊的強製土改行為。

  “賴大人,您言過其實了吧。”朝房內,都察院一把手,左都禦史陳新甲不以為然地道:“忠貞侯不過是在江南推行新政,實行清理田畝,減租等惠民之政,何來毀掉江南之說。”

  “祖宗之法,怎容王賊肆意踐踏?”賴名成氣急敗壞道:“陳大人是四川人,所以才站著說話不腰疼吧?”

  陳新甲也大聲反駁道:“江南隻不過是變法罷了,四川卻連連遭受流寇的襲擾,百姓困苦,百倍於江南。流寇何來?忠貞侯在《明報》上說的沒錯,正是大明的土地弊端積重難返,真的到了不得不變,也必須變的時候了。”

  “現在都火燒眉毛了,兩位大人就莫要爭吵了。”

  “是呀,都別吵了,還是想想怎麽辦吧。”

  這樣的爭論每天都在大臣們之間發生,陳新甲是王越的鐵杆支持者,他也完成了從被動支持到主動支持的轉換。

  通過這些年來的觀察,陳新甲逐漸醒悟,如果王越當政,或許會成為一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盛世明君,起點城極度興旺的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朝廷裏官員們看待江南的新政和評判王越的作為,並非一邊倒的反對,頭腦清醒者有之,受到《明報》言論影響者有之,但支持王越的仍然是小部分,而不是主流。@…愛奇文學 .iqiwx. …*最快更新

  田唯嘉突然大聲道:”諸位,皇上已經三天沒有上朝了,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

  “田大人,可有了對策?”眾官員紛紛問道。

  田唯嘉點點頭道:“如今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跪宮門!”

  “對,對,我們跪宮門去!”

  “走,跪宮門…!

  十二月二十三日,京師氣溫已降至五度到零下八、九度之間,寒風中兩百多名朝廷命官跪於皇宮宮門外,一陣陣北風吹來,許多人不禁瑟瑟發抖。

  “諸位大人,你們,你們這是幹什麽?”

  聞訊匆匆趕來的大內總管王承恩,被百官們的舉動嚇到了。

  群臣跪宮門這樣的事件,在崇禎朝還是第一次。

  “請誅王賊!”下麵不知是哪位官員,帶頭嘶吼道。

  “請誅王賊,請誅王賊!”眾百官齊聲喊道,隨後不少人痛哭流涕起來。

  “混賬,都是些混賬東西!”

  崇禎得到王承恩的稟報,不禁勃然大怒,大手一揮,將禦案上的筆墨紙硯等物品掃落地下,做工精美的崇禎禦用青花瓷茶壺哐一聲摔在了地上,碎了。茶壺裏的茶水灑了一地,和黑色的墨汁混合在一起,讓禦書房內裏一片狼藉。

  禦書房外的宦官宮女們見皇帝發這麽大的火,深恐殃及池魚,沒有一個敢進去收拾碎瓷,撲通撲通全跪在了外麵的地上。

  王承恩看著崇禎的臉色發白,也趕緊低頭匍匐在地,大氣不敢出。

  “王越逼朕,你們也來逼朕,一個個的不讓朕省心,真是豈有此理!”崇禎氣的在禦書房內來回走動轉圈,卻想不到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

  他是一個個性很強的皇帝,即使現在決心發兵攻打起點城,他也要改變主意了,他不是一個可以讓人隨意脅迫的皇帝。

  跟群臣理論,估計也是浪費口舌,那幫榆木疙瘩根本無法領會自己的良苦用心,那幫人現在最關心的是自家的土地正在被王越糟蹋,心火正大著呢。

  “嗚嗚嗚!”崇禎在禦書房內轉了幾圈,聽到禦書房外傳來北風吹動樹梢,發出的呼嘯聲,心情莫名的輕快了些。

  “王大伴。”崇禎道。

  “奴婢在!”王承恩立刻道。

  “隨他們去,朕倒要看看他們能跪到幾時。”崇禎吩咐道:“你去盯著點,若是有人支持不住昏倒,要及時救助,以防出了人命。”

  “奴婢遵旨!”

  萬一出了人命,崇禎的臉麵也不好看,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是朝廷的支柱,崇禎還需要他們。

  第一天,群臣長跪宮門外,根本沒有得到崇禎的回應,寒冷的天氣中,當天下午就有兩三個年老體弱的大臣昏倒於宮門外,隨即被王承恩安排的太監們緊急抬走送至太醫院。

  第二天,百官們依舊沒有得到回應,這些人從早跪到晚,一日三餐就由各府的下人們送來露天而食。

  第三天,病倒的大臣人數超過了十人,大明朝廷各部除工部外,大都處於半癱瘓狀態。

  百官跪宮門,影響甚大,這起事件也驚動了另一批人。

  《大明釘子戶》無錯章節將持續在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

  喜歡大明釘子戶請大家收藏:大明釘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