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八章 無所遁形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1      字數:2112
  多爾袞卻道:“本王認為不妥,太子殿下留在盛京一日,就多了一份危險,必須馬上撤離,時間就定在明日。“

  他也不征求葉布舒和範文程的意見,而是對博洛道:“固山郡王,你立刻去召集盛京城所有甲喇章京以上的將領到我府中議事,本王要安排太子殿下北狩之後的軍事部署。”

  “是,謹遵攝政王之命。”固山郡王博洛幾乎快掩飾不住自己的失望神色,剛剛到手的軍權,轉眼間就飛了,自己可是好不容易才擺平了幾支部隊呀。

  多爾袞又對範文程道:“範大人,你準備一下,草擬一份太子的令諭,由太子用印,送給遼陽的禮親王,讓他拖住天策軍,為太子殿下安然北狩爭取時間。”

  多爾袞這就行使起攝政王的權利了,一個是軍權一個是政權,幾句話之間就從葉布舒和範文程剛剛組建的草台班子手裏易了勢,在場的眾人卻沒人敢反駁的。

  一旨太子令諭,就將禮親王代善捆在了遼陽,更加方便多爾袞大權獨攬。

  範文程陪著小心地試探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不知攝政王打算將登基大典安排在哪一日?朝中眾臣也好有個準備。”

  葉布舒能不能順利稱帝,對範文程非常重要,由於首先倡議,又帶頭擁戴,葉布舒對自己既感謝又依賴,假以時日,一番運作之下,範文程也想品嚐一下權傾朝野的滋味。

  多爾袞斷然道:“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撤離盛京,等局勢緩和,我們安定下來之後,太子的登基大典將立刻隆重舉行。”

  “就依攝政王的安排行事。”範文程暫時吃了一顆定心丸,暫時放下了心事。

  自始至終,太子葉布舒都沒有插言的機會,畢竟才十四歲,對軍國大事還很懵懂,這兩天他全聽範文程的,現在也隻能聽多爾袞的。

  監國太子率領滿清朝廷倉皇北狩,為了瞞住全城百姓,除了相關的將領和官員們,其他人還蒙在鼓裏,那些兵丁們更不知道是怎麽回事,隻知道跟著將軍大人們忙亂著收拾東西。

  多爾袞真是意氣風發,蓋州戰敗後,原本隻收攏到八千餘兵馬,誰知風雲突變,皇帝被俘虜,自己匹馬進京,以攝政王之姿閃亮登場,一舉奪過朝政大權,得兵馬三萬五千人眾。

  為了迷惑天策軍,多爾袞又命人裹挾城中百姓五萬餘人,隨軍出動。

  次日淩晨,多爾袞一聲令下,兵馬陸續出城,分做三路向鐵嶺、康平、彰武三個方向而去。

  之所以分成三個方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天策軍的空中偵查已經被清軍所理解。兵馬加上被裹挾百姓,還有王公大臣們的家眷,官員家屬們,出逃總人數達到近九萬人。

  中午,盛京城幾乎快成了一座空城之時,身在遼陽的禮親王代善也收到了監國太子葉布舒所發來的令諭。

  剛剛為黃太吉被俘,又哭過一次的老代善看完令諭後搖頭苦笑,多爾袞呀,多爾袞,你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別看令諭是太子葉布舒發來的,代善卻清楚的知道,這都是多爾袞的手腳。

  蓋州戰敗、鬆錦戰敗、皇帝被俘、海州淪陷,如今的大清已經風雨飄搖,顯現出了亡國之兆。

  這才幾天呀?從天策軍同時發動蓋州戰役和鬆錦戰役才不過四天時間,清軍已經一潰千裏。這樣的戰爭效率,讓清軍根本跟不上節奏,以此等規模的戰爭,如果換做傳統的明軍來打,周期是要以年來計算的。

  從此也能看的出,大清滅亡可期了。

  然而多爾袞這小子卻不放過一切爭權奪利的機會,讓老代善嗤之以鼻。自己年齡大了,根本沒必要爭,也沒意義爭,這把老骨頭看來是要交代在遼陽了。

  六月十日,在特戰大隊突襲盛京皇宮之後,天策軍第一師攻破了耀州,清軍戰死五千餘人,被俘兩千人。

  十一日,天策軍第五師出海州向南,第一、三、六師出耀州向北,在廣闊的區域內對滿清的遊騎兵部隊,展開了拉網式圍剿。

  從蓋州至遼陽方圓數萬平方公裏內,活躍著十幾支清軍騎兵部隊,總兵力五六萬人。為了肅清這些隱患,天策軍四個師在二百一十架直十八運輸機、十五架武直九、二十四架無人偵察機的配合下,進行了為期三天的掃蕩。

  清軍騎兵部隊機動能力很強,其作戰意圖是不和天策軍硬碰硬的正麵作戰,而是采用偷襲、騷擾、遊擊、迂回等戰術,以達到遲滯天策軍行動,襲擊補給線的目的,從外圍策應遼陽防禦戰。

  從傳統作戰方式看,清軍以此等規模的遊騎兵放置在外圍,如果換做明軍去進攻遼陽的話,將會是一個危險的舉動,即使是明軍占據了主動,將會是一個以年來計算的,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而天策軍的技術優勢使清軍期望的拉鋸戰或者持久戰成為了泡影。

  十五架武直九直升機作為無人偵察機的補充,分區域對清軍騎兵展開偵查,發現敵蹤後迅速將信息反饋回後方,並尾隨跟蹤。半個小時內,大規模的空襲就會接憧而至。

  天策軍四個師共二十四個團,分為二十四個作戰單位,以坦克和裝甲車輛為前導,各種工程和民用車輛為代步工具,以無線電為通信手段,對清軍騎兵展開了絞殺和圍堵。

  方圓數萬平方公裏內,成了天策軍的狩獵場,團屬無人機、陸航和海航直升機不斷升空和降落,成建製的清軍騎兵部隊一個個被打散和消滅。

  清軍騎兵部隊依仗的內線作戰優勢,在天策軍的技術優勢下破產了。

  天時地利人和,清軍的補給和消息來源大多都是來自當地的百姓,這一區域算是滿清的核心區域,經過二十多年的經營,這裏多數的農莊和村落都是由滿族為主導,所以算是主場作戰,然而事實卻完全顛倒,清軍猶如過街老鼠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