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四章 爭論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1      字數:2139
  “好,太好了!”

  “駱都督,這個消息可靠嗎?”

  紫禁城皇極殿內,參加早朝的眾官員們都欣喜異常,因為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突然爆了個驚天新聞:天策軍在遼東大敗!

  這都多少年了?天策軍從來都是無往而不利,一直都是勝利頻傳,現在竟然在遼東敗了,真是太驚喜太意外了。

  這王越、起點城和天策軍給京師,給大明帶來的益處其實數不勝數,但是絕大多數朝廷官員卻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不提天策軍反叛過朝廷,也不提王越的跋扈。

  首先起點城內實行的那麽多離經叛道的規定,就是廣大封建衛道士們深惡痛絕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天策軍這麽強大的軍隊卻不在朝廷手裏,最不能容忍的是王越屢次觸動了它們的利益,尤其是在江南地區的商業稅。

  “確實如此!”駱養性麵帶微笑緩緩道:“五月中旬,天津總兵李子軒部,也就是天策軍所謂的第三師,在進攻建奴蓋州防線時大敗而回。”

  “據我錦衣衛在旅順、大連、天津和起點城的眼線證實,天津總兵李子軒部兵力折損過半,其中陣亡人數接近三千人,受傷無數。”

  “近日,天策軍大舉調動增援旅順,忠貞伯王思華大人也親臨大連,天津總兵李子軒已經受到懲處,被忠貞伯降為天策軍營長之職,也就是朝廷的守備。”

  天策軍敗了也是駱養性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一得到消息,立刻便在朝堂上向崇禎匯報。錦衣衛指揮同知孫晉勇的後台就是王越,駱養性這個老大的位置越來越有被架空的危險。

  自王越與朝廷和解之後,錦衣衛在起點城區域內的活動也算是合法化了。當然一切特權在起點城範圍內全部失效,所有的錦衣衛人員隻不過被當做流動人口來對待而已,因此他們的主要工作也隻是打探消息。

  得益於起點城電報局在各地的設立,無論是朝廷官方還是錦衣衛都是與時俱進,這信息傳遞的速度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這不對呀。”兵部右侍郎李繼真道:“天津總兵李子軒被忠貞伯降為守備,這並不符合朝廷規製,我們兵部也沒有收到朝廷的行文。”

  確實如此,大明總兵的升降程序曆來都是由內閣討論決定,再由皇帝簽署用印的。畢竟總兵是大明武職最高的常駐統兵官,所以任免權在最高層,再由兵部報備。

  所以王越一句話就把李子軒的天津總兵免去了,其實不符合朝廷的程序,因此做不得數。

  按照正常的程序是王越向皇帝行文彈劾李子軒,然後由朝廷決定任免,通常情況下,朝廷都會尊重方麵大員的意見,按彈劾的意見處理。

  禮部尚書黃士俊哈哈一笑道:“這有何難?再由朝廷補一道行文就是了。聽說這李子軒乃天策軍的一員猛將,拿了他的天津總兵之職,降為守備,再由朝廷重新任命一名天津總兵,等於斷那王思華一臂。”

  內閣首輔周延儒輕咳一聲道:“我卻覺得此策不妥。”

  黃士俊麵色變的有些難看道:“周閣老為何如此說?”

  周延儒微微一笑道:“我認為朝廷應該力挺天津總兵李子軒。這位李總兵能夠為國出力,強攻由建奴重兵把守的蓋州,雖遭敗績,然勇氣可嘉,朝廷應該重賞這樣的忠貞之士。天策軍內缺少的不就是這樣勇士嗎!”

  “對呀!”吏部尚書田唯嘉一擊雙掌道:“周閣老此言大善!”

  “天策軍要是多幾個像李總兵這樣的勇士,再打幾次蓋州之戰,朝廷還有必要再顧慮那王思華始終擁兵自重嗎?再者,那王思華對李子軒進行打壓,而朝廷力挺,之後再行拉攏,不愁這李子軒不對朝廷感恩戴德。要知道,堡壘總是在內部被攻克的,要知道這李子軒的堂弟可正是那李子雄。”

  “田大人此言有理呀!”

  “周閣老不愧為老成謀國之言。”

  “善,大善!天策軍不攻自亂,相互傾軋,朝廷幸甚!”

  一幫子朝廷官員們聽明白之後,都為這一離間計紛紛叫好。

  “胡言,真是一派胡言!”東閣大學士工部尚書範景文實在聽不下去了,怒聲道:“東虜建奴奪我遼東,殺我子民,肆掠我邊陲與內地,已數十年矣!幸有天策軍異軍突起,忠貞伯王思華挺身而出,屢敗建奴,致使朝廷現在竟然有了蒸蒸日上之勢,建奴覆滅可期,遼東收複指日可待!”

  “而你們!”範景文氣的嘴唇哆嗦,指著那些幸災樂禍的官員們道:“你們卻在這裏為天策軍之敗叫好,為建奴之勝呐喊助威!不思對天策軍勞軍慰問,卻行離間之計,欲毀我大明長城,簡直罪不容誅!”

  “皇上!”範景文向崇禎一拱手道:“臣懇請皇上降旨,治首輔周延儒、禮部尚書黃士俊和吏部尚書田唯嘉等人賣國之罪。”

  工部尚書範景文是曆史上明亡時自殺殉國主要官員之一。魏忠賢當權時,他在任吏部文選郎中,卻既不依魏忠賢,亦不附東林黨,嚐言:“天地人才,當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當為朝廷守之。天下萬世是非公論,當與天下萬世共之。”以病辭去。

  因此可以看出範景文是一位不依附權勢,剛正不阿的朝廷官員。王越給朝廷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因與起點城合作材料公司,工部與起點城的來往非常頻繁,與前任工部尚書劉遵憲一樣,範景文對王越的看法是不同的。

  “範大人,你……!”

  範景文的一通狂噴,立刻挑起了朝堂上的罵戰,一時間喧嘩聲起,好不熱鬧。

  啪啪啪,崇禎重重地拍了拍龍椅,王承恩立刻很有眼色地用尖銳的嗓子喊道:“肅靜,都請肅靜!”

  朝堂上的聲音逐漸小了下來,眾官員們都看向坐在龍椅上的崇禎。

  崇禎目光炯炯地看著朝堂上的一眾衣冠禽獸,每次朝會下麵各個官員大打口水戰,他已經算是見慣不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