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五章 蓋州防線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1      字數:2150
  清軍副帥,鑲藍旗主、鄭親王濟爾哈朗陰沉著臉看向甲喇章京紮顏道:“紮顏,怎麽就回來這麽點人?托克托人呢?”

  負責騷擾誘敵作戰的正是濟爾哈朗一手操作的,這次出兵兩個甲喇三千騎兵,如今回來的隻有稀稀拉拉幾十個人,濟爾哈朗當然非常窩火。

  甲喇章京紮顏哭訴道:“啟稟鄭親王,托克托已經為國捐軀了。天策軍突然大舉出動,攻勢凶猛,我們猝不及防,要不是分散突圍,鑽了山林子才逃走,奴才等人也趕不回來報信了。”

  一旁的多爾袞歎了口氣,揮揮手道:“紮顏,下去吧。”

  紮顏連連拜謝道:“多謝大帥,多謝大帥!”之後退了出去。

  清軍與明軍交戰以來,損失個千把人,就是了不得的事情了。但是和天策軍交手以來,損失個數萬人都是家常便飯的事,多爾袞好像有點麻木了。

  多爾袞手下的親衛戈什哈道:“速速趕回盛京回報皇上,就說旅順的天策軍動了,即將到達我蓋州防線。”

  “遮!”一隊戈什哈打馬出城,向盛京方向飛奔而去。

  “報,稟報睿親王,天策軍已距我蓋州防線不到三十裏,目測兵力約一萬多人馬。”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匆匆來報。

  “來的好快!”多爾袞心中一凜,對濟爾哈朗道:“鄭親王,我們要盡快趕到前線觀戰了。”

  由複州天策軍控製區域到達蓋州的距離大約八十公裏,即一百六十公裏。

  以本時代其他軍隊的行軍速度,即使是急行軍也要走一天一一夜,騎兵的速度略快,但是要保持馬力隨時應戰,也要走半天,而天策軍隻用了不到六個小時。

  ……。

  每小時約十五公裏的行軍速度,已經達到了步兵常規行軍一天的路程,但是對於天策軍來說已經很慢了。

  第三師此次出兵蓋州出動了大量的機動車輛,其中有大巴車、泥沙自卸車、推土機、挖掘機等工程和民用車輛,從這些車輛來看,第三師就是奔著暴力拆遷而來的。

  另外還有軍用車輛六十四輛裝甲車、五十輛油罐車、三十二輛自行榴彈炮和四輛九九式坦克。

  第三師算的上是一支純機械化部隊了,因此九千餘兵力都不需要徒步行進。除卻民用及工程車輛,各類軍用車輛外部都可以搭載步兵,所以進軍速度當然快的多。

  受製於路況,也要保持車輛的最佳狀態,第三師的行軍速度其實並不快。

  複州至蓋州之間還沒有修建公路,這裏是一片戰略緩衝區。

  天策軍隻是沿官道休整擴寬過原先的道路,並用壓路機壓實,但是這段官道依然是土質路麵,不方便高速行駛。

  畢竟有不少士兵是坐在裝甲車和坦克頂上的,劇烈的顛簸,可能會摔下來。

  第三師的總兵力其實是九千人,因為車輛眾多,清軍誤認為有一萬多人。

  五月十八日,下午四點多,天策軍第三師陸續到達清軍蓋州防線外。

  第三師師部的裝甲指揮車靠近防線停下,李子軒、吳正春和孫勝傑紛紛下車,用望遠鏡觀察對麵。

  對於清軍蓋州防線,李子軒等人並不陌生,因為這條防線長期擔當著天策軍的炮擊訓練場。空軍偵查和無人機偵查也是天策軍定期的日常工作,各類圖片和影像資料第三師師部和天策軍司令部都有大量存檔。

  不過現場觀察之後,李子軒等人還是不由得佩服清軍不屈不撓的建設毅力,畢竟這條防線可是在天策軍的炮火下建成的,每天都在死人。

  這條防線也被王越嗤笑為十七世紀的馬其諾防線,因為堡壘防線是死的,一旦在一點被突破,其他地段的防禦工事都會成為了擺設。

  黃太吉也是無奈之下學習大明的關寧防線,搞了這麽一個大工程。清軍對戰明軍的優勢一直都是機動能力,但是對戰天策軍卻反過來了,平原作戰更有利於天策軍的火力發揮。

  遼東半島整體為平原地形,沒有高大的山脈,唯一的山脈就是千山山脈。

  千山山脈東北接中朝邊境的長白山,西南至大連市的老鐵山,東北部海拔在一千米左右,向西南逐漸降到二百米以下。

  所以在蓋州附近沒有較高的山區,用來構置複雜的防線,而且蓋州不像明軍的關寧防線一樣有鬆山、塔山等險地可以屏障。

  清軍在蓋州設置防線也是無奈的選擇,蓋州附近的丘陵山地被清軍充分利用。

  蓋州方向從西向東,清軍經過近兩年的施工,投入了數十萬人力,依次依托板石山、煙囪山、五台山(並非山西的大五台山)、鳳凰山、簸箕山和唐王山等丘陵山區,構築了一條寬三四公裏,長達六十多公裏的環形工事。

  清軍效仿明軍,將山上山下的樹木荒草全部砍光或是拔除燒光。此舉一是增強山上守軍的視野,利於大軍防守,二也是防止明軍用放火燒山之計,將清軍燒成烤鴨。

  除了各山嶺處光禿禿的,順著山嶺丘陵的地形,清軍挖了數不清的淺溝深溝壕溝,築了數不勝數的土牆石牆和土堡。

  這些土牆壕溝,各嶺處陡處緩處均有分布,大體是兩溝三牆式。就是一道牆前兩道壕溝,數座土堡。每道牆離了不到兩百步,便於相互支援。

  很多石牆土牆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塊加黏土砌成各道牆壘,有些石牆,甚至蔓延長達十數裏之多。在清軍的苦心經營下,環繞著蓋州城,形成了一座戰爭要塞。

  蓋州城處於核心位置,外圍被大清河環繞,河麵建有多座浮橋,大清河至蓋州防線外圍之間的區域就是整個防線工事。

  其中煙囪山上明萬曆十一年建築的煙囪山城,成為了清軍蓋州防線指揮部。煙囪山城建在煙筒山西側獨峰下的半山巔平坦處,共有外城、內城、中心城的三級土城。

  “她奶奶的,建奴不要命的搞了個破防線就想擋住我軍?”李子軒放下望遠鏡道:“命令炮兵準備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