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三章 日本民族抵抗運動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1      字數:2119
  幕府聯軍大潰逃,天策軍繼續追擊作戰,追著日軍的尾巴掩殺。

  地上是坦克、裝甲車、油罐車和天策軍士兵的飛毛腿,天上是直十八運輸機和武直九直升機不斷地掃射和轟炸。

  日軍的逃亡之路怎麽一個淒慘了得,天策軍一直追殺到一百多公裏外的靜岡,這才停止追擊,收兵而回。

  “經過三天的作戰,我軍共殲滅幕府聯軍約二十二萬八千人,俘虜三千多人,繳獲白銀九十三萬兩,黃金三千五百兩。據粗略統計,德川家光的家軍在此戰中損失不大,大概有一萬人戰死和被俘虜。”李子雄做著戰後總結。

  王越道:“剩下的幕府聯軍都跟著德川家光跑回江戶了嗎?”

  德川家其實也是大名,隻不過是日本最大的大名而已。

  李子雄道:“從空中偵查來看,跟隨德川家光進入江戶的大約有三萬兵力,所以卑職推測江戶現在的總兵力應該不到五萬人。”

  王越笑了笑道:“德川家光這下要吐血了。”

  與會的其他軍官也跟著笑了起來,李子雄又道:“司令,大阪方麵的周延剛剛發回來的空中偵查匯報,與義軍和平戶藩對峙的幕府軍,抽調了一支由六萬人組成的軍隊向名古屋方向運動,可能是收到了幕府聯軍在桶狹間大敗的消息,又縮了回去,這些人我們打不打?”

  王越擺擺手道:“這些人不用管他們,幕府經此一敗,元氣已經大傷。我們這些天就地休整,做進軍江戶的準備。”

  “是!”

  天策軍的就地休整當然不是閑著,畢竟對幕府聯軍的作戰行動中,因為武器代差太大,自身的損失約等於零。

  所謂的休整就是搜刮附近周圍各城市的財富,實際上就是打劫。

  幕府聯軍主力被消滅,周邊城市幾乎成了不設防的城市,名古屋城及周邊的鳴海城、大高城、遝懸城、池鯉鮒城、鴨原城等城堡群被搜刮一空,津市、奈良、京都、神戶這些大城也被天策軍掃蕩。

  從三月底到四月底,整整四十多天,天策軍都沒有向江戶地區發動進攻,卻異常忙碌。

  從大阪和名古屋港口出發的機動貨船隊載滿貨物向大明駛去,由天津、上海、仁川出發的船隊又陸續抵達。

  糧食、牲畜、藥材、生絲、金銀等物都是重點搜刮的物資,事後統計運回大明的糧食達八十多萬噸、各類牲畜九萬多頭隻,藥材六千多噸,白銀約三千萬兩,黃金兩萬六千兩,生絲二十萬擔。

  日本學習中國,是十七世紀世界第二大生絲出口國,雖然生絲產量僅為大明的十分之一,也是相當可觀的。日本生絲產業在明治維新後逐步追平中國,

  由於工業化的發展,一九零三年,開天辟地以來第一次:日本生絲出口超過了中國,躍居世界第一。

  這次出兵日本,隻是這一個多月的忙活,就已經收獲豐碩了。

  德川家光真的被天策軍嚇壞了,而且他也無力再次征討盤踞在大阪和名古屋附近的天策軍,聽聞大阪、名古屋、京都等地遭此浩劫隻能偷偷地抹淚。

  倒是在大掃蕩的過程中,日本平民們自發的抵抗運動卻是從未間斷過。

  日本國承平太久了,關原之戰已經過去四十年,後來各藩大名武備廢黜,幕府又不斷打壓諸藩,諸多遭受改易的武士淪為浪人流落到民間,所以日本民間存在著幾十萬武士浪人。

  這些武士浪人是義軍崛起的主力,為了平定國內叛亂,幕府這兩年擴充軍備又招回了眾多武士,但是民間仍然有大量的存留,這些武士浪人正是襲擊天策軍的先鋒。

  在此期間規模超過五十人以上的襲擊事件就達到了上千起,人數超過一千人的襲擊事件也達到了三十起。

  大阪和名古屋周邊每天都在上演著小規模戰鬥,槍聲和炮聲就沒有停止過。手持簡陋武器的日本平民,哪裏是天策軍的對手。

  據統計在長達四十多天的衝突中,有近五萬日本平民死亡,他們的表現不可謂不英勇,但是在各類自動武器的打擊下,一切都是徒勞的。這還是天策軍搜刮重點隻放在那些富戶身上,否則平民傷亡會更大。

  不過天策軍唯一沒有進犯的一個地方就是京都的皇宮,這裏居住著日本的傀儡——天皇。

  天皇雖然沒有實權,卻是日本的精神領袖。

  戰爭和衝突中直接傷亡的數字,在結束的一兩年後進一步擴大,因天策軍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和糧食,這些地區又持續了近三年的動蕩和饑荒,造成了大量的平民流離失所,餓死街頭。

  大明崇禎十三年,一六四零年四月六日,天策軍集合主力由海路到達江戶外海,大阪、名古屋兩個占領區,各留下一個營的治安軍率領朝鮮軍和平戶藩雇傭軍鎮守。

  江戶後來在明治元年(一八六八年)改名為東京,此時的江戶城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建設,於四年前完工,成為日本的第一大城市。

  江戶城東西約五點五公裏,南北約三公裏,四周圍有內壕和外壕,外壕周長約十六公裏.有城廓兩重,內廓的總麵積兩百六十四萬平方米。城內建築宏偉,有望樓二十座、城門三十六個,還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等宮殿。

  從麵積上看,江戶城大約相當於明北京城的一半大小,人口近百萬,但是城牆高度根本無法與北京城相比,而江戶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外的城下町。

  江戶城內民居多采用木製,所以江戶亦為全球曆史上知名的火災城市,江戶幕府統治的二百六十七年間,包括一六零一年的焚毀全城的大火共四十九次,大小火災一千七百九十八次。

  因為首都的地位,江戶的港口也是一座大港,船舶眾多,炮台林立,計有炮台七座,大炮二十一門。

  天策軍到達後,首先開始炮擊港口炮台,宣示自己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