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零章 軒然大波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1      字數:2177
  王越嗬嗬一笑道:“本少保當然是認真的,在我向義軍和鬆浦家提供武器的時候,這份文件就已經在起草了。”

  “不,我們幕府不會同意,大將軍更加不會同意,除非是戰爭!”土井勝雄咆哮道。

  土井勝雄帶著滿腔怒火離開了起點城,當然,那份文件他也帶走了,他要讓德川家光知道那個家夥有多麽無恥。

  王越隻是大明朝廷的官員,在土井勝雄看來,這王越分明是越俎代庖,超越了朝廷的權限,提出這麽不切實際的要求。所以他帶著這份文件再次麵見崇禎,要求給個說法。

  這個說法當然不會有,崇禎耍了一套太極拳,說的話都是是似而非,土井勝雄根本沒有得到想要的答複。

  土井勝雄不甘心就這樣回歸東瀛,經過一段時間的打探,他才弄明白王越與朝廷的關係。原來王越是大明最大的軍閥,崇禎對他的約束力很小,等同於日本國內強大的大名,怪不得崇禎模棱兩可。

  接回了遍體鱗傷的黑田,土井勝雄踏上了回國之路。

  ——————

  當天晚上,王越接到了坤興公主的電話。

  “王大哥,父皇要和你通話。”坤興公主在電話裏甜甜地道。

  自從與王越訂婚後,坤興公主由難為情到逐漸適應,再到每天心裏甜甜的,她對王越這個未來的夫婿,是一萬個滿意的。

  崇禎接過坤興公主遞過來的電話,對著話筒道:“是王愛卿嗎?”

  王越對著電話道:“臣王越參見皇上,祝皇上萬歲,萬萬歲。”

  “嗯!”王越表麵功夫做的還是很到位,崇禎還是受用:“日本使者土井勝雄來朕這裏哭訴,朕也為難呀。王愛卿弄的那個什麽《明日友好條約》,朕看過了,愛卿到底是怎麽想的?是認真的嗎?”

  在崇禎和朝廷的大臣們看來,王越弄出來的這個東西太過匪夷所思。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大明朝臣任何一個人敢跟其他國家簽訂這樣一個不平等條約,妥妥的漢奸一枚,那是要遺臭萬年的。日本這樣一個小強國家,怎麽會答應?

  王越道:“臣當然是認真的。日本與我國隔海相望,並不遙遠,萬曆年間的事情,充分的說明了日本這個國家的狼子野心,為我中華萬世和平計,臣要一勞永逸的將此隱患解除。”

  “好,朕明白了。”崇禎道:“朝廷的情況王愛卿也清楚,現在是外有東虜,內有流寇。如果與日本起了衝突,朝廷可是無力應對。”

  王越笑著道:“臣不會勞煩皇上費心,天策軍自會處理妥當。”

  崇禎又道:“大明之患唯東虜流寇,王愛卿要多關注東虜呀。”

  王越道:“皇上,明年就該是滿清的死期了。”

  崇禎精神一振道:“朕恭候王愛卿的佳音。”接著他看了看手裏的電話,欲言又止道:“這個叫小靈通的物件…!”

  王越立刻接話道:“臣明日會安排人進獻一部小靈通給皇上。”

  “愛卿忠心,朕心甚慰。”崇禎龍顏大悅道。

  這個小靈通確實太方便了,自從坤興公主有了一部後,崇禎眼饞呀,礙著身份麵子一直沒好意思提,今天正好逮到了機會。

  ……。

  《明日友好條約》被鬧到了朝堂之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首先這份條約與儒家思想有著嚴重的衝突,大部分朝臣對此嗤之以鼻,大罵王越有如強盜,丟了大明的臉麵。

  不過有一部分人從中看到了機會,這份蠻不講理的條約無疑是天策軍對日本的宣戰書,天策軍與日本終有一戰。

  攻打日本,那可不是小事。日本雖然是彈丸小國,但國力頗強。萬曆年間日本跨海進攻朝鮮,萬曆顯皇帝動用了全國力量,耗費巨資才把日本趕回去。那時正是明朝兵強馬壯的時代,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大明對上日本這樣的國家,算得上是國戰,不出動十幾萬兵馬耗資千萬,是根本分不出勝負的,萬曆三大征可是把國庫打空了,才把日本人趕出朝鮮。

  由天策軍獨立對抗日本,無論勝負,對天策軍的消耗必然巨大,要知道萬曆三大征那算的上是半本土作戰,如果天策軍跨海征伐日本,後勤保障之難,將數倍於萬曆三大征。

  工部尚書範景文出班道:“倭國雖小,卻是海東強國,我大明內憂外患尚未根絕,臣以為不宜再招此強敵。王少保年輕氣盛,有欠考慮,若是事敗,恐損我大明國威,引四方蠻夷恥笑,請皇上下旨勸阻。”

  原工部尚書劉遵憲因年紀老邁,於去年請求致仕,崇禎恩準,由東閣大學士範景文任工部尚書。工部左侍郎劉宗周任左都禦史,工部右侍郎傅明遠任工部左侍郎。

  因為和工部合辦的材料公司,工部的官員都與王越交好,範景文這番話也是好意。

  其他官員卻不這麽想,禮部尚書黃士俊上前一步道:“臣卻以為,王越此人素來野心勃勃,又擁兵自重,既然他不自量力要與倭國為敵,那就讓他去,若是天策軍於倭國折戟成沙,對朝廷反而是好事。”

  範景文反駁道:“黃大人此言差矣,若不是天策軍,遼東這幾年怎會如此平靜?天策軍是韃虜克星,怎能輕易折損?”

  吏部尚書田唯嘉卻出來道:“範大人,難道你忘記了兩年前京師的危局了嗎?”

  他說著向龍椅上的崇禎一拱手道:“皇上,那王越桀驁不羈,天策軍向來跋扈,正如黃大人所言,天策軍有了折損,反而對朝廷有利。想那王越多年未逢一敗,如今目高於頂,要以一己之力征服倭國,朝廷就不要多此一舉,試圖攔阻了吧。”

  說到征服倭國的時候,有些大臣都跟著哄笑起來,都覺得王越有點不自量力了。

  “臣附議!”

  “臣等附議!”

  田唯嘉說完之後,朝堂上一大半人站出來附和。

  其實崇禎的想法和他們差不多,天策軍被削弱也是好事,再加上平滅滿清的消耗,對朝廷百利而無一害。

  “眾卿所言有理。”崇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