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四章 養寇自重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1      字數:2156
  張獻忠等再叛之後,立刻得到了大批的百姓跟從,左右是沒飯吃,餓死不如搏命去。

  關鍵時刻,左良玉和羅岱這兩個二貨,追擊張獻忠和馬應守,糧食不濟,又中了埋伏,大敗!

  沒這兩支軍隊的威脅,張、馬立刻如魚得水,縱橫湖廣、河南兩省,各地不敢戰之。

  崇禎聞訊大驚,怎麽好好的局麵,瞬間就變成這樣呢?

  張獻忠在造反的同時,還不忘記幽默一下,把他賄賂過的人列出名單來,張榜公告。

  誰誰誰,我送了多少。一個都沒放過啊,這貨太不地道了。

  憤怒的崇禎立刻開會,先定下責任人,熊文燦,抓起來送京師再說別的。然後就是怎麽解決流賊的問題,這時候誰去帶兵呢?

  洪承疇在做薊遼總督,孫傳庭因為和崇禎頂嘴,被下了召獄,陳奇瑜有點能力也在獄中,反正崇禎朝的很多大臣都蹲過大牢,好像沒做過牢的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一樣。

  按理說應該輪到兵部尚書謝寶清去幹這個工作,順便的再把王越忽悠過去,不過崇禎卻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楊嗣昌。

  楊嗣昌因為對付王越失敗,被崇禎當做了替罪羊,免除一切官職,革職回鄉了。

  楊嗣昌是崇禎親手提拔起來的,崇禎把楊嗣昌從小小兵備道提拔為武英殿大學士,入閣封相。多少言官攻擊楊嗣昌,崇禎都一力維護他,無條件支持楊嗣昌的種種讚畫。

  不管是加兵剿賊,還是增賦加稅,楊嗣昌的政策,崇禎都一律同意。

  曆史上,就連身負天下人望的盧象升,崇禎都是聽楊嗣昌的,將他逼死了,可見崇禎對楊嗣昌的寵信。

  楊嗣昌所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麵之網”之策,崇禎深表讚同,認為是根絕流寇的絕妙好計。

  天策軍也不一定會出兵,而且崇禎也不想將五省總督輕易交給王越,王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了,難道還要讓起點城蔓延到全國?

  關鍵是各地官軍必須要幹出點成績來,不可能萬事都交給天策軍,隻有剿滅了流寇,朝廷才能整合各地力量,堵住王越勢力的蔓延。崇禎最期望天策軍的,還是搞定滿清,那才是正事。

  這是崇禎內心的想法,也是大多數朝臣的想法,所以運作楊嗣昌起複,就成了當前朝廷的首要工作。

  督師剿匪這種工作,沒有哪個朝臣願意幹的,因為太多人在這個位置上跌倒過,讓楊嗣昌回來幹這個活,就成了大家的共識。

  崇禎當然不能自己提這個事,而是暗示首輔周延儒,周延儒心領神會又老奸巨猾,派了個小蝦米挑起話頭。

  “賊遲遲不能靖,非文弱(楊嗣昌字)先生不可竟全功。為長久計,臣推薦文弱先生任督師一職。”吏部給侍中奏道。

  “臣附議!”

  “臣附議!”

  ……。

  崇禎大手一揮:“準!”

  在家閑賦的楊嗣昌沒的選擇,他的功名心極重,雖然知道這個工作不好幹,也隻能硬著頭皮上了,這是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王越收到楊嗣昌起複的消息,隻是笑了笑,楊嗣昌去剿匪隻能是另一個馬謖,那裏隻會是他的墳墓。

  中原再次亂起的時候,就得提一個人了。這個人自然是下崗工人李自成。

  去年十月的時候,李自成被洪承疇和孫傳庭聯手上課,被打的剩下幾十個人跑路,妻妾被衝散。

  李自成跑到穀城,張獻忠想讓他跟著自己幹,李自成拒絕了。帶著各家首領接濟的人馬,回到山裏去過野生的日子。

  就這樣,他還讀書學習,夜觀天象。很神棍的跟下屬說:“根據我夜觀天象,得出一個結論,隻要渡過六月的艱難,我就能當皇帝。”

  小舅子高一功竊笑之。

  李自成說:“劉邦知道麽?敗了那麽多次,最後還是得了天下。”

  這話說這麽呢?用褒獎的語氣來說,就是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用貶義的話來說呢,雖然現在很diao絲,但是總覺得自己是下一個劉邦。不管怎麽說,李自成確實是個很牛叉的家夥,都混成這樣了,還惦記著要當皇帝。

  問題是,曆史上這哥們幹成了,不能不說他真是猛人。

  張獻忠複叛,李自成也跟著再舉反旗,陝西總督鄭崇儉一點都不客氣,直接圍上這貨。

  李自成率部突圍,投奔張獻忠,這一次張獻忠容不下他了,上一次讓他跟著哥幹不答應,這一次,你還是自謀生路吧。李自成也硬氣,真的就帶著人走了,從此開始了他的傳奇人生!

  崇禎賜尚方寶劍於楊嗣昌,加兵部尚書銜督師剿匪,他上任總督後,先開會,批鬥會什麽的肯定是必須要開的。殺頭的殺頭,撤職的撤職,處理了一大批打仗不賣力的人。

  但是左良玉沒有被處理,非但沒有被處理,還升官了。

  為什麽要善待左良玉,很簡單,手裏沒有能打的人。左良玉各種混蛋,軍紀敗壞,但是他在剿賊戰場上,真的還算一個能打的。

  手裏沒牌,隻能用他。左良玉也夠意思,帶著軍隊追擊張獻忠,找他玩命去了。張獻忠一看左良玉來玩命,掉過屁股就跑。

  不過跑路這個事情呢,要看追擊的對手的水平的。

  張獻忠就沒跑過左良玉,被人在四川追上了,一頓猛錘,傷亡一萬多人。

  好家夥,老婆孩子加上軍師潘獨鼇,都被抓了。

  左良玉把這些戰功送到了襄陽,楊嗣昌很開心,上報京師,舉國歡騰,似乎張獻忠完蛋不遠了。

  但是過了十幾天,左良玉匯報,張獻忠跑了。

  這是很滑稽的一件事情,楊嗣昌很生氣,但是沒法子,下令繼續追擊。

  那麽,張獻忠為何跑路了呢?很簡單,四個字“養賊自重”。

  明朝這麽幹的人,不是左良玉一個,很早以前,有個人叫李成梁,手下八千家丁,都是騎兵,能打的一塌糊塗。他就這麽幹過,而且還弄出一個爵位來,更是養出個野豬皮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