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五章 眼中釘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0      字數:2171
  .,

  “來來來,各位掌櫃吃點黃糕。”範永鬥招呼道。

  範永鬥又顫巍巍的招呼,還補上了一句:“這些齋料,可是純陽宮大師們事先消災降福過的。

  商人都發出一陣奉承:“範老真是交遊廣闊,純陽宮的大師,可是很難請動。”

  吃了幾個黃糕,廳內安靜下來。眾人知道,範永鬥花大力氣,將他們這些山西名聞遐邇的商人們請來,可不單單隻是吃黃糕。

  範永鬥掃視眾人,一雙渾濁的水泡眼中,發出毒蛇似的寒光,他陰惻惻地道:“各位掌櫃的,我山西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呀,如今又出了個不世出的人傑,真是可喜可賀呀!”

  他說可喜可賀,語氣中卻沒有一點可喜之處。

  “是啊,我山西確實是個出人才的地方。”

  ”那位王思華大人說起來還是太原府人呢。”

  廳內眾人,都發出一陣喧嘩,不過他們語中,卻沒有多少歡喜之意,有些人甚至是咬牙切齒。

  “如今這位王大人做的好大局麵,才沒幾年的工夫就被封為太子少保,又官拜兵部侍郎、應天巡撫、遼東經略,真是年輕有為呀。”

  範永鬥嗬嗬笑道,隻是眼中,卻沒有一絲笑意。

  接著他又說道:“如今這位王大人的手又伸進了山西,長此以往,我們這些人還有活路嗎?”

  兩年前,隨同大同總兵王樸和山西總兵王總的回歸,起點城相繼在太原和大同兩地設置了辦事處,山西的能源布局已經展開,隨同辦事處一起湧入山西的是各類商品,隨即兩地的銀行也在去年開始設立。

  他笑吟吟地看著下首眾人,廳內都是沉默,半響,左下方一商人道:“範老是不是言重了?某觀察與起點城合作的商人大多盈利頗豐,他們可活得很滋潤呐,我等未必不能與之合作,一同發財。”

  他的話,也引起一陣附合。

  範永鬥漸老,己經很少走到幕前,族內生意,大多由其長子子範敦掌理,不言範永鬥的年紀,便是他的財貨之數,在眾商人中,也是一等一的。

  他還交遊廣闊,在朝中與地方都有支持者,本身又擔任各商行會首多年,威望素著,這也是他隱隱居於晉商之首的原因,他說出的話,可謂一言九鼎,少有敢反駁之人。

  此時他親自出馬,自是應者如潮,不過下麵發話之人也非等閑之輩,卻是八大家之一的王家家主王登庫。

  這人長得肥胖,兩手的大拇指之上,套著兩個翠綠的大板指,一身濃濃的富貴之氣。

  他們王家,經營生絲、綢緞、棉花、糧食、糖、茶、藥材等產業,家資數百萬。

  與大同邊將世家王樸家,同樣有著密切的聯係,算起來是族親,王樸得任大同鎮總兵官,沒有他們的鼎力支持,那是不可能的。說起來,王登庫還是王樸的三叔。

  而前任山西鎮總兵王忠,同樣與他們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這等的身份,自然可以從容質疑範永鬥的話語。

  範永鬥也不生氣,嘿嘿一笑。拾起銀筷,夾起一個黃糕慢慢咀嚼。

  他身邊的長子範敦微笑起身,團團一揖,又衝王家家主王登庫拱了拱手:“王大家。”

  王登庫大大咧咧道:“嗯,說。”

  範敦在他眼中隻是小輩,自然不需對範永鬥那樣謹慎。

  範敦從容地道:“諸位長輩,諸位大掌櫃,有句話叫未雨綢繆。在座的有些人家因著販賣起點城的貨物,這一年來也有所收獲,我們範家也一樣獲利不菲。”

  他看了看在座的臉色接著道:“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起點城的貨物湧入我山西,又有多少商家因此破產呢?”

  他這話引起了不少共鳴,立時廳中一些小商人開始哭訴,其中一個骨瘦如柴的商人哭的尤其傷心。原來這名商人是做皮衣鋪子的,起點城的各類禦寒衣物湧入山西,他那款式古板的皮衣就不好賣了,眼看就要瀕臨倒閉,因為起點城也有了皮衣銷售,而且色澤多樣,款式新穎。

  哭的比皮衣商人更加大聲的是一位鹽商,這位鹽商幹脆關門大吉了。山西也有鹽商,經營的不是海鹽,這位是經營青鹽生意的,結果低廉的起點城精鹽入侵後,這位鹽商已經破產。

  起點城商品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衝擊,晉商這一大商賈群體都感同身受。以起點城商品的競爭力來看,本時空的許多製造業都要麵臨重新洗牌,這是一些守舊的人不願意看到的。

  範敦觀察眾人神情,微微一笑,又繼續道:“這隻是其一,其二,王越在江南實行的商業稅,大家應該也聽說了吧?一成五的稅呀,敢問在座的諸位,你們有誰願意出這個錢?”

  這時,連王家家主王登庫臉色都變了,他家的生意做的很大,王越的觸角已經伸到太原大同兩地,萬一哪天王越要是掌控了山西的話,要是讓他納稅,算起來額數可不少,王家家主可不願意掏這個錢。

  “其三,就是起點城辦的銀行。”說起這個,範敦都開始咬牙切齒了,可見他對銀行有多麽痛恨。“這個銀行要是一直這麽開下去,我們各家的票號遲早要全部關門了,各家的進項每年要少了多少,你們可以自己算。”

  靳家家主靳良玉也道:“起點城的銀圓券不得了呀,簡直所向披靡,大小通吃,百姓們覺得便利,很多人已經開始使用,長此以往,我們的票號是真的沒法兒開了。”

  銀行是暴利行業,錢莊票號更加暴利!

  所以八大蝗商幾乎每家都有票號,百姓們在票號存錢是要倒給錢莊利益的,使用票號的銀票也是要被抽點的,異地匯兌也要繳費,還有就是放貸了,票號的放貸就是高利貸。

  這樣的錢莊票號如何與起點城銀行競爭?銀行和銀圓券才是範永鬥等人最大的眼中釘肉中刺,也是八大蝗商最痛恨的東西。

  從某種程度上說,大明的經濟是控製在晉商財團和江南財團手中的,而銀行和銀圓券就是他們最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