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二章 養老問題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0      字數:2140
  .,

  造成目前這種山西人,尤其是太原府人占據了起點城大部分高級崗位的局麵,主要是起點城的起步階段就是以他們為骨幹。

  所以山西人在起點城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國人講究同鄉之宜,所以同為山西人,在起點城或多或少都會得到一些照顧,這是習慣使然。

  王越當然明白這一點,因此總是用潛移默化的手段,淡化這種地域觀念。

  其中天津人韋小亮能成為海軍司令員,就是他的措施之一。將來的空軍司令員薛錦華也不是山西人,而是山東人。引入複社一幫人,參與報社和江南的政務,也是同樣考量,力圖起點城上層結構多元化。

  不過地域觀念即使到二十一世紀都難以避免,所以郭老漢這樣的百姓總會覺得山西人尤其是崞縣,可能會得到更多的資源和照顧,其實郭老漢更多的是對王越的感恩,覺得崞縣人更親近而已。

  新媳婦馮秀玲終於忙完了廚房裏的工作,大盤小碗的菜擺了滿滿一大桌子。

  郭家人口不多,所以不講究女人不能上桌,而且是今天還是過年。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響起,起點城講究吃年夜飯前放炮,這是郭小寶在陽台上放的炮仗。

  放完炮仗,郭小寶回到餐桌前,舉杯敬道:“爹,娘,祝您二老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馮秀玲也趕緊舉杯敬道:“祝二老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好,好,好!”郭老漢和小寶娘笑的見牙不見眼,郭老漢喝的是白酒,小寶娘喝的是果汁,這是起點城出產的飲料。

  老兩口這年過的舒心呀,兒子娶了媳婦,這才有了家的樣子,就等著來年抱孫子了。

  郭老漢從懷裏取出一個大紅包,裏麵裝的是十兩銀圓券,遞給馮秀玲道:“過年了,大吉大利,這是我和你娘給你準備的一點心意。”

  馮秀玲措手不及地道:“爹,這是咋了?我都多大的人了,還要壓歲錢?”

  “哈哈哈!”郭老漢笑著道:“你是我們兒子的新媳婦,頭一年在我們家過年,討個喜慶,拿著!”

  說著他豪氣地將紅包塞給馮秀玲,大有一家之主的風範。

  十兩銀子,郭老漢在過去一輩子也沒攢過這麽多錢。可如今郭家不一樣了,家裏人人都有工作,四口人掙錢,真不差乎這點銀子。

  過年給新媳婦包大紅包,其實也是一種風俗,而郭老漢給的爽快,給的滿意。馮秀玲沒過門的時候是護士,算上夜班費,每個月收入二兩三錢。如今馮秀玲通過兩年多的學習,已經是見習醫生了,月薪已經是四兩。

  醫生可是個很吃香的職業,主治醫師的月薪超過了十兩,馮秀玲的發展還是很有前途的。

  不能掃了兩位老人的興,馮秀玲隻好接過紅包。

  小寶娘見馮秀玲收了紅包,笑咪咪地道:“秀玲呀,為娘年前準備的那些禮物,你初二回門的時候給親家公親家母帶回去。”

  “哎,謝謝娘。”馮秀玲道。

  “自家人謝啥!”小寶娘不滿地道。

  一家人其樂融融,小日子紅紅火火,郭老漢舒心呀,這小酒喝的別提多順溜了。

  小寶娘卻道:“孩他爹,我們都是奔五十的人了,也不知道還能做幾年工,我尋思著明年是不是買塊地,留著養老。”

  起點城的百姓生活已經走向正軌,原先的各洗衣房大部分都撤了,不過還有少部分保留。這部分保留洗衣房因為擁有洗衣機,閑置了是個浪費,所以這些保留的洗衣房成了收費洗衣房,以解決閑散勞動力。

  大部分原先洗衣房的大娘大媽們走向了新的崗位。小寶娘因為來起點城早,資格老,運氣不錯,現在在起點城第五區居委會工作。通過近四年的掃盲教育,起點城的人幾乎人人識字,所以小寶娘還能勝任。

  郭老漢啞然失笑道:“咱們起點城附近哪裏有地賣給你?要想種地呀,起碼要到保定那地界還有可能,我們能跑那麽遠嗎?”

  起點城周邊基本都是工業用地和商業用地,順天府地區的地大多都歸起點城農業部門規模化種植,其他都屬於京城大戶人家的地。

  國人有很重的土地情節,一旦有了閑錢首先想的就是買地。

  郭老漢又道:“如果考慮養老的話,不如再過些年攢點錢買處門麵房,靠門麵房養老。”

  “啊呀,那門麵房可不便宜。”小寶娘驚呼道:“靠我們的薪水,還不知道要攢到什麽時候才能買得起,而且那門麵房可是年年在漲呢。”

  郭老漢滋溜喝了一口酒,一邊夾菜一邊道:“起點城這邊的買不起,石景山那邊的門麵房還買不起?”

  郭小寶插言道:“爹,娘,你們說什麽呢?俗話說養兒防老,兒子以後養你們,天經地義的事啊!”

  郭老漢一擺手道:“你娘的想法也沒錯,我們老兩口以後不能成了你們的拖累。再說,以後你和秀玲有了孩子,那就上有老下有小的,兩口子養五六口人,負擔可不小。”

  郭老漢夫妻討論的這個話題,在現在的起點城是個普遍的話題。以後世的一個名詞來定義,起點城的各工廠的工人、事業單位人員以及普通的公務員,就是無產階級。

  這些人一旦年老或者失去工作能力,就會斷了生活來源。雖然起點城各方麵都照顧的很到位,但是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誰也有年老的那一天。

  就比如郭老漢一家,老兩口一旦失去工作能力,郭家的收入就會減半,加上孫子輩的出世,必然會分薄生活開支,生活水平就會隨之下降。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起點城百姓的生活水平仍然在年年提高。

  如果按照後世GDP增長速度來計算,起點城每年的GDP增長率肯定超過了百分之三十,因為起點城是跳躍式發展,這一點從起點城百姓的收入增長中也能體現出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國人總會考慮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