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六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0      字數:2143
  .,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對著大陸,因年久失修,已有數字剝落,這還引起了對岸的不滿。

  某次金門縣ZF官員接到對岸領導電話,抱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字掉了也不維修一下。金門官員反問:“關你們什麽事?”對岸領導說:“觀光客來我們這邊,看到你們那邊字不齊全,會跟我們抱怨啊!”

  這是馬英O九某次談話時的打趣之言,由此可見廈門島與金門島有多麽近。

  天策軍戰艦利用雷達的優勢,避過了料羅灣附近的巡邏船。

  但是天策軍海軍艦隊這麽龐大的艦隊,行駛到廈門島與金門島之間後,想不被發現都難,首先發現天策軍身影的是金門守軍。

  悠長的海螺號角被吹響,平靜的料羅灣內終於騷動了起來,港灣內的鄭家戰船上開始有人頭攢動,有些船隻已經開始升帆,很有點反應迅速的樣子。

  料羅灣內的動靜被無人機看的清清楚楚,兩艘海監戰艦隨後脫離了艦隊本陣,在海麵上劃出優美的弧線,向金門方向駛去,它們的任務是攔截料羅灣內的鄭家戰船。

  天策軍海軍艦隊繼續向廈門島衝去,航速也加大到二十五節,隨後金門方向的炮聲傳來,這是兩艘海監戰艦上的十二門八十五毫米高炮在向料羅灣內的鄭家戰船發動的炮擊。

  天上月明星稀,此時正是黎明前的最後一刻黑暗,兩艘海監戰艦上連續噴吐著橘黃色的火焰,火光過後數道光跡撲向五公裏外港灣內正在升帆的鄭家戰船。

  爆炸聲在港灣內響起,密集停靠的數艘帆船立刻中彈,爆炸的火光不斷響起,火光過後連接有帆船變成了火團,風帆像席子一樣朝天空卷了起來,一些碎片從火光上飛過,鑽進不可知的暗夜之中。有的戰船甚至連中數彈,木質的船身抵擋不住猛烈的爆炸,立刻斷成兩截並沒入水下,浮在水麵的火焰也迅速的熄滅變暗了。

  海監戰艦的炮擊立刻將鄭家兵丁們打懵了,如此猛烈的炮擊是他們從未有過的經曆,所以炮擊使他們揚帆迎敵的打算顯得更加慌亂。

  金門島是鄭家船隊駐軍最多的地區,因為這是廈門和安平的第一道防線。僅千噸排水量的三桅大福船的數量就高達二十八艘,基本占了鄭家現有大福船的半數。

  其餘四百噸到八百多噸的戰船有三百多艘,兩桅福船、廣船、蒼山船甚至沙船就更加多了。

  甚至還有懸掛著荷蘭東印度公司旗幟的歐式戰船,這是荷蘭駐福建的商務專員所有,這樣的商戰船有三艘,一艘在金門,兩艘在廈門。鄭家與荷蘭人的商務往來十分密切,由於通訊落後,巴達維亞的情況,福建的商務專員還不了解,隻是從鄭家人的口中得知已經被天策軍占領。

  兩艘海監戰艦的打擊,當然不可能完全攔住幾百艘風帆船的升帆出海的打算。但是以海監戰艦的航速和火炮射速,它們的迎敵打算當然倍加艱難。

  金門方向傳來的炮聲立刻驚動了廈門島,在炮聲響起的第一時間,鄭芝龍就被親兵叫醒了。

  這些天鄭芝龍一直待在廈門,與天策軍的一戰讓他痛感與天策軍在技術上的差距太遠,如果沒有堅船利炮,鄭家的隻有逐漸沉淪,所以鄭芝龍迫切的需要重整軍備。

  在修築防禦工事,為了防備天策軍可能得進攻同時,一座軍火工廠在鼓浪嶼的造船廠附近建立起來。

  這座軍工廠的技術人員大多都是從澳門聘請的,目的是要建造所謂的“新型紅夷大炮”,這是葡萄牙人吹噓出來的名詞。

  隆隆的炮聲金門方向傳來,鄭芝龍第一個反應就是天策軍打過來了,因為王越限定的期限已到。

  “王越欺人太甚,我乃福建海防遊擊將軍,與你同為朝廷命官,進攻福建如同謀反,我看你如何向朝廷解釋。”鄭芝龍隻著內衣,向著金門方向怒吼道。

  這時鄭芝豹和鄭芝鳳匆匆趕來,聽到鄭芝龍咆哮,鄭芝豹嘿然道:“嗨,大哥,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他王越連皇上都不放在眼裏,還理什麽朝廷?您現在速回中左所掌控全局,我鄭家還有十多萬陸上兵力,他天策軍的戰艦再強大,也上不了陸地。”

  鄭芝鳳也道:“三哥說的對,強龍還不壓地頭蛇。他天策軍跨海而來,兵力肯定有限,我們就與他周旋一番,讓他知難而退。”

  鄭芝龍定了定神,開始由下人穿衣,一邊穿一邊道:“速速傳令,讓同安的駐軍馬上向中左所集結,胡裏山炮台也加強守衛,再令安平加強戒備,以防天策軍的目標不僅僅是廈門。”

  鄭芝鳳道:“大哥,讓兄弟我帶著廈門的船隊去救援金門吧。”

  “不了。”鄭芝龍斷然道:“老四,你指揮船隊退入北麵的五緣灣,保住廈門的退路,如果天策軍強行闖入,這個地方適合火攻。”

  五緣灣位於廈門島與大陸之間,寬約五百米,灣道狹長,水位地,不適合大型現代艦船通行,卻是廈門北返大陸的必經之地。

  “至於金門的船隊,隻能靠他們自己了。”想起與天策軍海軍的海戰,就令鄭芝龍不寒而栗,他知道海戰沒有任何勝算,還不如依靠地形在陸地上與天策軍較量。

  鄭芝龍沒有和天策軍進行過陸上較量,所以他沒有立刻撤離,而是選擇堅守廈門。

  經過鄭氏多年經營,廈門如今已經非常繁華,鄭氏的許多產業遍布島內,這是他們無法舍棄的。

  島上的鄭家駐軍有三萬五千多人,島對岸的同安卻駐軍六萬,家鄉安平附近的駐軍有五萬多人。鄭家以海起家,龐大的戰船隊令鄭家對來自海上的威脅具備足夠的信心,所以海岸防備部隊並不雄厚。

  鄭家的陸軍主要防備的對象卻是來自大陸,目的就是防著朝廷突然和他翻臉。但是同安的五萬大軍要通過五百米寬的海峽上島,並不是一天半日的事情,現在的五緣灣是沒有跨海大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