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七章 告海外國民書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0      字數:2112
  .,

  投降這種事情,在西方國家很常見。戰爭嘛,失敗的一方看不到堅持戰鬥的意義,那就投降唄。

  真正迫使荷蘭人投降的原因是揆一艦隊的覆滅,這是對荷蘭人打擊最大的因素,而巴達維亞也已經失去了海上屏障。當然,巴達維亞港口外的明國艦隊戰艦那巨大的身軀,讓人望而生畏,不明覺厲。

  彼得森神父再次出現,城外已經到處是天策軍士兵,來來往往的各種車輛,不斷有士兵從身邊走過,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喊著一二一,步履穩健整齊,士兵的臉上充滿了自信,渾身的裝備也讓彼得森神父根本就看不明白都是做啥的。

  這支軍隊看不到一頭牲口牛馬,這在本時空是個很奇怪的現象,卻到處都是那種輕便的兩輪車,後座上擺放著包裹,步槍背著,輕輕鬆鬆的在道路上行動。陣地裏到處都是歡聲笑語,一看就是一支士氣高昂的軍隊。最令他驚奇的是那些無牛無馬,行動自如的戰車,看車轍印記的深度,就知道分量不輕,這真是一個奇怪而由可怕的軍隊。

  王越終於走過來了,還算禮貌的點點頭,語氣中很不耐煩地問:“神父,我的耐心是有限的,你們到底什麽時候投降,如果得不到準確的答複,我軍將發動進攻,由此造成的後果,將由你們荷蘭人承擔。”

  彼得森神父很無奈的上前鞠躬道:“是的,閣下。羅本總督和他的部下們經過商議,決定投降。但是,需要您出具一份保證書,確保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保證書?”王越失聲笑了起來,不過他又想起來了,歐洲人講究契約精神,沒有白紙黑字的東西,他們可能不會安心:“好吧,看在仁慈的上帝麵上,本官同意出具保證書。”

  說完他看看手上的表道:“現在是上午十點三十分,下午一點之前,城內的守軍出城繳械,百姓在廣場擊中等待安置。這是給你的一點小禮物,方便你看時間。”王越說完,從手腕上摘下一塊機械表,套在彼得森神父的手腕上道:“知道怎麽看時間吧?趕緊回去吧,我的士兵們等的不耐煩了,戰功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搶劫是他們重要的致富之路。該死,我真是個心軟的人。”

  彼得森神父拿著王越寫好的保證書稀裏糊塗的出了軍營,回到自己出城的馬車上,看看手腕上的表,露出驚訝的表情。這麽貴重的東西,隨手就給了自己。這個大明的少保大人,到底是如何的富有?印象中,幾乎每一個軍官,都有這麽一塊表。大明真是個富裕的國家,完全不像那些巴達維亞的華人說的那樣悲慘,看來他們應該是在國內受到了迫害才跑出來的。

  當當當的鍾聲在下午一點準時響了,彼得森神父從裏麵第一個走出來,手裏舉著一麵白旗,與彼得森神父並排而行的是羅本總督麵色鐵青的大步走出來。

  對麵的敵人就站在那裏,但是他卻不得不回頭,指揮他的士兵放下手裏的武器,堆在一起,然後赤手空拳的列隊。城內的士兵全部出城後,王越一揮手,一隊士兵小跑上前,站在門的兩邊,執行站崗任務。

  王越站在原地,等著羅本和他的手下走到麵前,鞠躬致意,摘下手裏的戰刀,雙手奉上。

  雙手接過戰刀的王越,轉身遞給身後的參謀李學文,淡淡地道:“羅本閣下,對於軍人來說,投降是恥辱的。但是你回頭看看那些如釋重負的士兵和百姓,就會發現這個決定是正確的。戰死對一個標準的軍人來說,不是什麽太難做到的事情,平靜的接受投降才是最難過的事情。”

  “感謝閣下的理解,現在您的軍隊可以進城接管要塞了,我希望我的部下們和上帝的子民們,能得到應有的待遇。”羅本還是有點擔心的,要是這貨反悔呢?殖民者從來都是看利益,反複無常真不算什麽。

  王越當然不會反悔,他沒有興趣將所有的荷蘭人洗劫一空,變成窮光蛋。現在這樣,挺好的。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東印度群島荷蘭人的大本營,其他地方自然是傳檄而定。

  城門之後就是一個巨大的廣場,廣場邊上就是教堂。

  荷蘭的百姓這個時候都站在教堂附近,眼神呆滯,默默的看著這些走進城的身著怪異軍裝的軍人。

  首先進城的是裝甲車輛,隆隆的發動機聲首次在巴達維亞城內回響,讓第一次聽到這個聲音的人們內心驚懼,緊隨其後的是大隊步兵。

  本地的華人尤其是那些時代居住於此的華僑們,則顯得格外興奮,他們都站在路邊,看著這支屬於大明帝國的軍隊,英氣勃發的邁進這個城市,接管這裏的一切。從今後,不再是三等人了,華人將是這裏的主宰。每每想到這裏,長期忍氣吞聲的華人,忍不住就有揚眉吐氣之感。

  王越進城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劈裏啪啦的鞭炮聲,廣場對麵的街道內,走出來一群華人,敲鑼打鼓,身著明人服飾,臉上泛著紅光,激動的走上來。

  走在前麵的一個老者,上前來拱手道:“大明海外餘孽李永福,拜見老父母。”

  王越微笑著拱手回禮道:“大明朝太子少保、兵部侍郎、遼東經略、應天巡撫王越,見過各位海外父老,王越有禮了。”

  說完王越四下拱手一圈,大聲又道:“荷蘭王國屢屢犯禁,朝廷震怒。今我天策軍至此,日後此處便是我大明的海外疆域,凡我華夏苗裔,皆受天策軍之保護。任何人受了任何委屈,都可以到軍管委員會申訴,隻要證據確鑿,查有實據,天策軍會為各位父老兄弟,阿姨姐妹們做主。”

  崇禎十二年初冬,太子少保王越引王師至,巴城父老簞食壺漿,淚迎王師。同時發告諸民書,凡華夏苗裔,不論身處何地,非外夷所能辱也。凡華夏者,雖萬裏之外,亦必誅之……《帝國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