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五章 殺戮太重有傷人和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0      字數:2114
  按說知府一般是四品,起碼也是從四品,誰叫台灣在朝廷的眼裏是荒蠻之地呢?當然是按下府對待了。

  台灣知府其實事情並不多,主要的事務還是起點城在做,何斌才是台灣地區民政的主要話事人。

  何斌是民政部調派來的,台灣的經濟、商業、農業、工業,各項規劃都是起點城做的,資金也是起點城投入的,台灣府還真沒有多少插手的餘地。

  直升機的停靠點距離台灣政府大樓不遠,這是一棟五層高的辦公大樓,加上附屬的裙樓和後院,占地麵積很大。該樓有兩個行政班子入駐,一個是台灣府知府衙門,規模較小,卻是該樓的門臉和象征;另一個是起點城台灣民政事務辦,規模很大,各部門劃分很細。

  “程大人,最近可好?我看您可比從前胖了不少。”台灣府知府大堂內,王越笑著對程明浩道。

  台灣知府衙門占據了政府大樓主樓的一層大廳,加上主樓的二樓,就是台灣知府衙門的全部辦公場所。該衙門內部陳設與大明的其他知府衙門差不多,但是區別卻很大,因為都是由燒製地磚鋪地,還有玻璃門窗,所以更加顯得寬敞明亮。

  政府大樓的其他樓層和附屬裙樓,都屬於起點城台灣民政事務辦,從產權上講,台灣知府衙門也屬於起點城。

  程明浩笑的有些勉強道:“承蒙少保大人關心,下官現在吃得好,睡的好,操心少,能不胖嗎?”

  王越當然聽出了程明浩的不滿,卻並不在意道:“程大人,台灣是新歸附的地區,一切要遵循特例。不過我敢保證,你一定能在任期內學習到更多的民政經驗,而且台灣的快速發展,也是程大人實打實的政績。”

  台灣知府衙門隻是一個象征性的存在,程明浩這個知府更像是起點城台灣政務方麵的附屬部門,因為台灣使用的法律章程是起點城頒布的,而不是大明律,斷案也不是台灣知府衙門的工作,因為台灣有法院。

  程明浩已經來台灣大半年了,早就看清了形勢,因為台灣控製在起點城手裏已經是既成事實,他是一點手也插不進去。

  要知道台灣的基礎民眾差不多都是起點城移民過來的,都是靠起點城吃飯的。而且現在台灣暫時劃歸應天巡撫管轄,應天巡撫正是王越,所以他這個台灣知府存在感很低。台灣也有廣播和報紙,那是起點城的喉舌,與台灣知府衙門一點關係都沒有。

  台灣知府雖然是個擺設,並不代表程明浩是個選擇沉默的人,否則他也不是那位冒死堅守密雲的程縣令了。起點城在台灣的施政方式與大明傳統有著許多不同,因此他與何斌經常發生爭執。程明浩畢竟是名義上的台灣知府,而且是王越邀請來的,所以何斌還算是給麵子。可是即便如此,起點城的既定方針仍然不會改變。

  “少保大人,台灣百姓多數都是一無所有的流民,現在他們在少保的治下能做到耕者有其田,豐衣足食,下官無話可說。”程明浩道:“但是,我大明從來都講究外聖內王,對待夷人當以懷柔教化為主,軍事為輔,殺戮太重,恐傷人和呀!”

  王越愣了一下,隨即就明白了,他轉頭問台灣警備區負責人治安軍第二旅旅長謝林道:“謝旅長,台灣島上的土著還安分嗎?”

  謝林道:“報告司令,一年多來,台灣島上的土著向我居民發動襲擊共四十二次,殺害我民眾一百一十六人,傷二百多人。我軍發動了大小掃蕩七十餘次,平均每月四到五次,共滅絕食人生番部落三十五個,攻破不服王化的土著部落二十七個。到目前為止,總共擊斃土著兩萬三千二百零八人,俘虜兩千一百二十二人。”

  據後世統計,到二十一世紀,台灣土著人口有四十八萬人。這個時代有多少?沒有準確的數字,七八萬人應該是有的,這才殺了多少?

  王越點點頭道:“你們做的很好,對待這些蒙昧的野人不必心慈手軟。”

  “是!”謝林立正道。還是司令痛快,不像那位程大人嘰嘰歪歪的跟個婆娘似的。

  程明浩聞言難以置信地道:“少保大人,這,這...!”這與他所學的儒家理念差異太大。

  “程大人,如果教化有用,還要軍隊幹什麽?靠教化我們能讓偽清臣服,收複遼東嗎?”

  王越不再理程明浩,又問何斌道:“何主任,現在台灣有多少大陸移民?”

  何斌道:“少保大人,原先台灣有漢移民七萬多人,我起點城去年集中移民三十四萬人,與鄭家一戰俘虜約一萬人。近一年來因為台灣劃入大明版圖,人民生活提高很快,所以福建沿海自發移民有一萬多人。經過我起點城登記和統計,台灣現有大陸移民五十五萬一千兩百一十人,其中包括了新生兒童三千零五十三人。”

  台灣的人口已經不少了,起點城不需要繼續往這裏遷移人口,靠自發的移民就能滿足需要。

  “橡膠樹種下了嗎?”王越問道。

  何斌答道:“已經種下了十畝,明年就可以大量育苗。”

  適合種植橡膠樹的地區是海南島和南洋,這也是這次收複南洋的一個主要目的,橡膠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不過橡膠不能直接用果實種植,否則很悲慘,因為種植前需要育苗。

  台北現在是台灣人口最集中的地區,有三十多萬人生活在這裏,其中農業人口隻有不到十萬人。這也是起點城的特色,因為生產力比較發達,耕地所需的人力用不了那麽多。

  第二天一早,王越便裝出行參觀當地民情。

  由於起點城薪資較高,繁榮了當地經濟,台北的街麵已經變成了一個熱鬧的城鎮,各行各業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街麵上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自行車擁有量最大的是當地駐軍,這是他們在此地快速行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