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六章 奔向新生活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10      字數:2104
  遼東已為建州韃虜占據肆虐多年,有血性,有膽量,敢反抗的漢人好男兒幾乎被屠殺殆盡,凡是能生存下來的,都是些“聰明”人。遇事能不出頭就不出頭,如同一盤散沙般難以聚合——也許這才是他們能活下來的基礎。

  但是在滿清的殘暴統治下,漢人的命運無比淒慘,種族歧視和種族清洗無刻不在。因此遭受重重壓迫的漢人都盼望著能夠逃出虎口,回到大明的治下。

  天策軍登陸旅順,掃蕩複州以南地區,全殲嶽托所部,遼東震動,但凡有渠道獲得一點消息的漢民,無不欣喜若狂,翹首以待。

  尤其是接近複州一線的遼東各城鎮村堡,受到的影響最大。個別有條件的旗民開始向北遷涉,進入蓋州,海州等大城,期望得到滿清大軍的庇護。但是絕大多數旗民沒有這個條件,因為他們的根已經紮在了這裏,為了防備可能到來的天策軍,他們隻好結寨自保。

  旗民們的動靜和透露出來的消息,給了這一帶漢人奴隸新的希望,趁人不備逃跑的漢人奴隸時有發生。

  這些人冒死逃亡,就是不甘心被滿人奴役,在滿人的治下,不但沒有人的尊嚴,生命也是朝不保夕,逃出去還有再做一回人的希望。.

  哪怕地上滿是荊棘也要堅持往前走的——人類向往自由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他們不惜冒著生命的代價。因為滿清對待“逃人”隻有一個態度,那就是殺死。

  這些人隻是臨時聚合,路上稍有個風吹草動就是一哄而散,誰也顧不上誰。

  他們隻是逃亡的路上遇見後湊在了一起,沒有入關前的遼東漢民是基本沒有剃發留辮的,這個很好認。

  能剃發的漢民,那都是主子抬舉你,隻有包衣阿哈或者漢軍旗才有這樣的待遇,其他的沒剃發的漢民,一打眼就知道你是漢人奴隸。

  這些人算是幸運的人,這段時間清軍的搜索也比以往馬虎起來,應該說清軍的表現很是古怪和反常。

  有好幾次聽到隆隆的馬蹄聲,就在他們的附近響過,甚至都能看到騎在馬背上清軍的身影,都沒有發現藏在草叢中的他們。

  有一次,終於有一個人慌不擇路的摔倒在地,被清軍發現了,卻隻是給了他幾鞭子,清軍便揚長而去。如果是在以前,絕對會一刀砍死那人之後再去找其他人,這才使得這支臨時隊伍能夠一路跌跌撞撞的走到到了金州地峽。.

  當他們看到明軍的時候,一個個欣喜萬狀,終於逃出升天了。這些難民一路逃至此處,大都提心吊膽,原先就靠一口氣硬撐著,此時見到大明朝的軍隊,心頭一泄,許多人都坐在地上起不來了。

  這些明軍都是東江鎮的,他們是專門在此協助天策軍接納難民的。

  有個東江鎮的老卒大吼道:“大家夥兒都過來做個登記吧,一會送你們去天策軍那裏,他們給吃的,大米粥和白麵饃饃管飽呀。”

  一聽有大米粥和白麵饃饃,本來已經累趴下的難民都一軲轆從地上爬起來,排著隊報上姓名年齡等信息,由明軍中的一個文書做登記。

  不過他們也是奇怪,這些明軍一個個盔明甲亮,衣著光鮮,完全不是從前見過的明軍那樣破衣爛襖,補丁落著補丁的樣子,竟然不是傳說中的天策軍。

  最近從北麵過來的逃人增多,這些東江鎮明軍是專門放在前麵收攏逃人的,他們那一身鴛鴦戰襖更能使這些已經成驚弓之鳥的逃人們心安。

  保定軍已經換裝,東江鎮是目前和天策軍走的最近的一支明軍,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敵人,王越為他們帶來的巨大福利,王越為他們在朝鮮爭取來的超然地位,這都使得東江鎮與天策軍愈發親近,畢竟是衣食父母嘛!

  東江鎮的軍容軍貌是王越的要求,畢竟他們現在身處朝鮮,代表著的是大國形象,所以全部換裝了新衣,就連盔甲都是新的。這方麵王越提供了一些布匹作為補助,衣服是東江鎮家屬們做的。

  所以東江鎮鴛鴦戰襖的布料是現代產品,染料技術不是這個時代可比的,所以看上去更加光鮮。

  天策軍的軍服以本時代的眼光咋一看,挺古怪,卻越看越精神,尤其是天策軍的戰績如此輝煌,無敵的形象漸入人心,這軍裝就看著更順眼了,這才發現天策軍的軍裝比鴛鴦戰襖更幹淨利落。

  所以沈世魁曾經提出東江鎮換裝的需求,卻被王越婉轉地回絕了,畢竟東江鎮現在是合作關係,還不算依附關係。

  天策軍的關卡距離明軍並不遠,也就一裏多地。由兩個明軍帶路。還沒到地方呢,就聞到了食物的香氣,讓所有的胡思亂想都全部轉變為了一個念頭,那就饑餓。

  這些逃人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天策軍,確實與眾不同。

  兩個明軍熱情地和天策軍士兵們們打著招呼,並遞上了登記的表格,臨走時還拿了幾個大饅頭揣在懷裏,高高興興地走了,還丟下一句話道:

  “我們的任務完成了,以後你們聽他們的,你們的好日子來啦。”

  剛剛熟悉的兵爺走了,一眾難民們有些緊張地看著這些穿著花花綠綠的軍裝,頭戴鋼盔的天策軍,很是不知所措,尤其是旁邊停靠著的古怪戰車。

  比起剛才的明軍,這些天策軍普遍更年輕和朝氣,在他們眼中洋溢著一種傲氣,那是隻有在戰場上擊敗過無數敵人,經常取得勝利的軍人才會有的驕傲,卻又完全不同於韃子兵的殘暴。

  天策軍士兵們的笑容是溫和與友善的:“老鄉們,先歇歇腳,吃點東西,然後我們再說其他的。”

  一說吃東西,眾難民就來了精神,放下了緊張。

  飯菜很簡單,饅頭稀飯鹹菜,這對這些難民來說已經非常滿意了,他們平時都很難吃到白麵饅頭和大米,關鍵這裏還管飽,這就更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