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螳臂當車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9      字數:2141
  “啪啪啪……!”

  連續幾聲槍響,這名管家的上半身同時中了三槍,血霧彌漫中整個上半身被打成了篩子,一聲不吭的就倒在了地,仰天倒在地上的他臨死時還滿臉不可置信之色。

  “噠噠噠…!”

  槍聲沒有停止,血霧激射,那些來助威的家丁們有如風吹麥穗般片片倒下。

  “殺人啦!”剩餘的家丁們再也堅持不住了,他們紛紛扔下了刀槍木棒,驚呼著紛紛朝後麵奔逃。

  在一片鬼哭狼嚎中,周正林在幾個下人攙扶走出來,看到眼前的情形,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隨即須發皆張地咆哮道:“你們,你們還有沒有王法了……!”

  “啪……!”

  一個槍托砸到了他的臉上,將周正林的兩顆門牙給砸飛了,周正林五十多歲的人了哪受得起這般打擊,立即一聲不吭的暈了過去……!

  看著如同一個破麻袋般倒在地上的周正林,陳再明把手一揮道:“把這個老家夥銬起來,所有人都帶走,周府立刻查封!”

  蘇州知府衙門,外麵陸續傳來的消息,讓陳洪謐如坐針氈,他正在和通判周本深商量對策。

  天策軍第五團第三營卻很快將這裏包圍,大隊天策軍士兵破門而入。

  “經查,蘇州知府陳洪謐,蘇州通判周本深竄通士紳周正林資敵,應天巡撫王大人有令立刻予以捉拿歸案。”

  陳洪謐先是驚駭,隨後大聲道:“我乃四品知府,不經有司傳訊,王大人無權拿我。”

  通判周本深也義正言辭地道:“知府大人所言有理,你們無權拿人。”

  確實如此,從二品巡撫無權捉拿四品知府和五品通判,甚至縣令也一樣,巡撫隻能對他們做停職聽參處理,就如現代的“雙規”。最後由朝廷做出最終裁定,但上級長官的麵子朝廷一般肯定會給的。

  即使是欽差大臣,沒有“便宜行事”的聖旨,也是不能隨便罷免官員的,必須先上報中央。巡撫也類似於欽差,王越這個巡撫當然是沒有“便宜行事”的權利的,這樣的是權利崇禎也不會給。

  五團三營長餘如虎向前揮一揮手,“啪,啪,啪!”槍聲連續響起,聞訊而來的知府親兵立刻被打倒一大片,慘烈的場景把陳洪謐嚇的腿一軟坐到了地上,周本深雙腿直打顫。

  餘如虎一揮手道:“拿下!”

  王越不動則已,一動驚人,當日不但蘇州城內的反對勢力被一掃而空,天策軍隨後趕至昆山縣抓捕知縣常登峰及其家人,常熟縣守備黃善義負隅頑抗,其部短短一刻鍾之內被擊潰,黃善義當場被密集的子彈打成蜂窩。

  長洲縣知縣突然翻臉,命人將縣丞盛貿衝扭送至蘇州。

  天策軍的雷霆出擊,震得人目瞪口呆,震得蘇州府鴉雀無聲。沒想到王越如此肆無忌憚,血淋淋的屠刀同時揮向商人、士人、武人,甚至抓捕各地官員如風卷殘雲,所有的陰謀,所有反對勢力皆煙消雲散。

  這幾天中,不知多少人心驚肉跳,特別那些罷市的商賈,罷課的學生。

  對罷課的士人學生而言,他們是惶恐萬狀,王越鎮壓他們的名義是通虜,通奴。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一旦戴上這樣的帽子,他們的名譽就毀了,讀書人最重的是名譽。

  或許以後他們自問是清白的,但世人猜疑的目光中,他們有可能戴著奸細的帽子過一輩子,這比殺了他們令之痛不欲生。

  己經無所謂反抗商稅的“義舉”了,他們擔憂自己的前途與性命,當日,不知道多少人害怕得無法入眠。

  在抓獲了這些人之後,按照王越的要求,李傳新的江南分局立刻行動起來,連夜審訊相關人員,很快就掌握了大量的罪證。

  大明朝這些官員一個個道貌岸然,其實底子都不幹淨,隻要認真查,很容易就能得到需要的罪證。

  “陳知府,周通判,你二人可知罪了嗎?”

  經過幾天的審訊,知府陳洪謐和通判周本深被押到王越麵前。

  陳洪謐已經沒有了先前的骨氣,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以頭搶地道:“中丞大人大量,請饒過卑職,卑職以後定在家中為中丞大人立個長生牌位,日夜供奉!”

  王越冷笑道:“你不是說本憲無權捉拿你嗎?據說這次蘇州罷市罷課,你就是總後台。”

  陳洪謐左右開弓,跪在地上,“啪”“啪”一巴掌又一巴掌打在自己的臉上,說道:“卑職是個蠢才!中丞大人為天下人計,免除田賦,收取商稅,正本清源利國利民,卑職螳臂當車,實在昏聵!”

  他看了看王越的臉色還是很不好,暗自琢磨是不是自己的老底子都讓人抖摟幹淨了。

  陳洪謐向前爬了兩步,大聲道:“中丞大人,我要揭發,我要揭發蘇州通判周本深,此次事端全是周本深和其叔叔周正林一手策劃,他們才是罪魁禍首呀!”

  周本深見陳洪謐將責任全推給自己叔侄身上,立刻就急了,臉紅耳赤地喊道:“知府大人血口噴人,讓無賴鬧事,讓士子罷課,讓商賈罷市,沒有你的默許,他們敢鬧的這麽大嗎?”

  陳洪謐把脖子一梗,眼睛一橫,大聲道:“天日昭昭!我若不是被你們蒙蔽,豈能有今日!”

  “你……!”周本深他指著陳洪謐“你”了半天,愣是沒說出一句話出來。

  陳洪謐噗通一聲磕頭在地道:“中丞大人明鑒,周家叔侄罪大惡極,切不可放過。卑職自從任蘇州知府以來,周家叔侄多有掣肘,也是身不由己呀。”

  王越看了看陳洪謐,不由得歎了一口氣。堂堂大明文官,一府的知府如此沒有節操,也怪不得滿清取了北京之後,原先那些自詡忠義無雙的大明文官紛紛投降,甚至出城相迎。

  大明朝的財政已經接近破產,而這些文官卻絲毫不擔心國家滅亡,還在為各自的利益攻訐內鬥不休。

  這些無恥文官,實在是大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