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章 罷市罷課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9      字數:2148
  待到戍時,所有人都進去後,李掌櫃這才這才率先走了進去,在他身後兩名夥計各自拉住了一扇門的把手,用力往裏麵拉,沉重的鐵木做的大門發出了一陣咯吱咯吱的響聲,最後轟然一聲的關上,就這樣和外麵的世界隔絕了。

  此時,在太白樓的四樓,這裏擺放了十多張桌子,這些桌子周圍現在都坐滿了人,一名年約五十歲,坐在靠東邊,身穿素色長袍的看著眾人微笑著站了起來,對眾人一拱手道:“諸位,老夫周正林這廂有禮了。”

  眾人紛紛起身回禮,“周老爺有禮了!”

  周正林乃是蘇州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天啟年間還中了舉人,他除了在蘇州附近擁有十幾萬畝良田,還經營著糧油、布匹、當鋪、鹽、茶等諸多生意,規模最大的莫過於他家的幾大絲織作坊,雇工達五六千人。

  周家祖上世代為官,江南之地也有不少親眷在職,如今的蘇州府通判周本深就是他的本家侄子。他也很會為人,憑著舉人的身份,但凡文人們辦的詩會,他都會參與助興,所以頗有文名,即使蘇州知府陳洪謐見了他也要尊稱一聲“周公”。

  周正林銳利的雙目緩緩掃過各人,說道:“今日高會,想必諸位都明白來意。從八月起巡撫衙門設立了一個城管局,開始向蘇州的商家收取所謂的管理費,如今已有不少商家苦不堪言,因此老夫召大家來,商議對策……!”

  他的話音剛落,幾名激動的商人站起來大聲道:“什麽狗屁的管理費?這分明是在收稅,是在收商業稅!”

  “一成半呀,簡直是駭人聽聞!太祖曾經定的商業稅才三十稅一,這城管竟然如此肆無忌憚!”

  “朝廷從未設立過什麽城市管理局,這是誰給他們的權利?”

  “不公平,咱們絕不能忍受這樣的欺壓!”

  眼看場麵有些失控,周正林雙手虛按到道:“諸位,請聽老夫一言!”

  等大家靜下來後,周正林朗聲道:“這次召集各位前來不是聽你們報怨之詞的,而是需要商議個對策,如何對付這個城管局。”

  說完後,周正林穩坐位上喝茶,一雙眼睛似閉非閉,隻是窺探各人的神情。

  下麵各商人交頭接耳一陣,這個錢沒有一個人願意交的,雖然他們日進鬥金,但要從他們腰包中掏出一兩銀子,都沒有一個人舍得。

  下麵各商人相互交換眼神後,一個長像頗為文雅的商人站起來,卻是昆山知縣常登峰的堂弟常寧。常登峰就任昆山縣知縣後,立時雞犬升天,家族子弟紛紛趕來,購買田地,開店設鋪,諸多賺錢“潮流”他們同樣不甘落後。

  常寧搖頭晃腦道:“中丞此舉是與民爭利,豈不聞萬曆朝商稅之禍乎?征榷之使,急於星火,括之令,密如牛毛。無賴亡命,附翼虎狼。我蘇州府本為江南富裕之地,各位掌櫃做點買賣也是不易,若中丞大人開征商稅,隻恐得隴望蜀,今日征十文,明日征百文,後日征百兩,到時諸位家破人亡就在當日,此舉萬萬不可。”

  下麵商人紛紛讚同,見得到眾人肯定,常寧略為謙遜狀地停下來,對眾人示意,然後眼中閃過一絲陰冷之色:“中丞大人少年得誌,難免輕狂,處事有欠思慮,竟以閹黨餘孽阮大铖為城管之首,做下此等民怨沸騰之舉。我提議各商家集體罷市,以示我等憤慨聲討之意。見民情洶湧,中丞大人定然幡然醒悟,以後眾掌櫃又能安心經營了。”

  “對,罷市!”

  “對頭,要給官府看看。咱們也不是任人隨意戳捏的軟柿子,咱們要罷市……!”

  眾人紛紛叫好,皆言常掌櫃果然老成謀略,對他們言,商人聯合罷市,這可是一個大殺器。

  嘉靖年時,朝廷曾禁止各處鑄私錢,結果各處商人聯合罷市,貨物飛漲,朝廷無奈,其禁遂廢。萬曆年,眼下的崇禎年,官府每每要從商人手上收稅時,隻要商人一罷市,官府便無可奈何。

  明末的工商業階層己經極為驕橫,地方經濟完全不受中央控製,朝廷內部也充滿他們的利益代言人。可說明末的中央『政府』,己經對地方經濟沒有絲毫的財政控製權。

  周正林再次站起來道:“好,常大掌櫃此言甚是有理,我等便選個時日集體罷市,眾商家需同心協力,共度難關。期間任何人不得私自營業,否則將受行會嚴懲。望罷市後中丞大人聞聽萬民心聲,能回頭是岸。”

  罷市的提議幾乎是集體通過,之後眾商家協商的是罷市的細節。

  大部分商家走後,周正林留下幾家大絲織作坊主一同來見知府陳洪謐。

  “周公,商議的怎麽樣了?”陳洪謐問道。

  “回大人的話。”周正林向陳洪謐拱手道:“我們決定近日內開始罷市。”

  陳洪謐手捋長髯微笑道:“也隻能如此了,這次不但有你們這些士紳商賈罷市,而且還有飽讀士子們一起罷課,相信巡撫大人一定會體諒地方上的難處,關掉城管局。”

  看來陳洪謐已經通知蘇州府學一起行動了,周正林做感激狀道:“多謝陳大人鼎力相助。”

  接著他壓低聲音,目露凶光道:“大人,阮大铖和那些城管都該死呀,我們幾家已經聯合了兩千名機工,到時趁亂打殺了他們,燒了他們的城管局。”

  其他幾個機戶老板紛紛點頭道:“這些人確實該死,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陳洪謐一點也不覺得意外,因為萬曆年間和天啟年間都是這麽對付稅監的。

  他提醒道:“當年的稅監不是阮圓海他們可比的,阮圓海的背後可是有天策軍,你們可有對策?”

  周正林嗬嗬一笑道:“這可是活不下去的機工們自發的行為,我就不信他王越敢殺這些手無寸鐵的機工。”

  陳洪謐點點頭道:“這些機工若有傷亡,這撫恤銀子可不能短缺了他們。”

  周正林伸出五指道:“大人放心,一條人命五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