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囂張的左良玉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8      字數:2137
  “不如這樣。”王越想了想道:“如是小姐先和報社簽了聘用協議,那你就說明報的雇員了。”

  “明報總社那邊也缺編輯,你就調到總社做編輯。你既然是報社的雇員,那行程費用等等應該都由報社來安排,就乘我們腳下這種船隻北上,可保安全無憂。到了起點城之後,也有了一份工作收入,可供你日常開銷。”

  柳如是由衷地謝道:“如是多謝王大人!”

  王越的安排事無巨細,甚合柳如是的心意。她當然不會把王越當做人販子,王越有身份有地位,又富可敵國,還能缺了女人?這也是柳如是首次見麵就如此信任的原因。

  柳如是也是個有理想的人,從侯方域和陳立的隻言片語,她知道王越所描述的應該不假。

  以柳如是的才華,明報能把她招到旗下,這點費用投入的太值了。人家可是這個時代的頂級明星,想想後世那些明星的身價,嘖嘖!

  這個時代出遠門安全是一件大事,費用也不小,現在王越都給解決了,還給柳如是解決了今後的日常開銷問題。

  其實柳如是要是操持起老本行,來錢也很快,不過還是編輯工作更體麵,畢竟是玩筆杆子的。

  起點城對於有文化的人還是非常優待的,起點城學校的老師月薪最低的都達到了十兩,這是王越學習民國的做法。

  另一艘滾裝輪會在安慶卸下物資後返回天津,柳如是就是乘坐這艘船北上。王越已經給張獻忠安排好了,滾裝輪底層將會裝俘虜。

  這些編輯們就都丟給楊允厚了,柳如是準備北上可是要收拾一番的,古玩字畫,金銀細軟,還是有些家當的,最後她將在上海縣等候北上的船隻。

  天策軍海軍分艦隊拔錨起航,向蘇州方向駛去,此時走陸路的第四團已經接近徐州,行程近半。

  王越即將到達蘇州府,吳直已經派人提前乘快船打了招呼,這次不像在上海縣那麽毫無準備了,所以應天府本地的官員出城十裏迎接。

  蘇州雖然有水上威尼斯之稱,河流遍布,水網縱橫,但天策軍海軍艦隊的巨輪卻無法到達城市附近。

  由於此地河流密布,艦隊停靠在太倉附近長江江麵,王越率領海軍陸戰隊一個營,乘坐船塢登陸艦內的四十六輛兩棲突擊車前往蘇州。該營這次隨軍,也是一次實戰練兵,營長就是剛剛升上來的陳再明。

  兩棲突擊車在水上的行駛速度是四十公裏每小時,因此幾乎走的是直線,遇水漂行,遇路陸行,遇農田繞過,很快就到達蘇州城外,還好有向導,否則沒有衛星定位,也要迷路。

  張國維率領應天府大小官員已經等候多時了,隨著隆隆的轟鳴聲,終於等到了王越的車隊。雖然吳直的人已經提前打好了招呼,張國維等官員依然是瞠目結舌。

  士兵打開車門,王越由後門下車。還好蘇州這裏多水路,一路還不算顛簸。

  “來的可是張國維張大人?”王越從官袍補子上判斷道,因為這位站在前排第一位。

  張國維這才好似如夢初醒,問道:“您就是王越王思華大人?”

  因為王越還是一身軍裝打扮,簡直有點不倫不類。

  王越點頭道:“正是。”隨即拿出自己的告身文書遞給張國維道:“請張大人查閱!”沒有這東西,那就是騙子了。

  張國維不用看也知道是王越來了,這樣的奇裝異服也隻有起點城才有,還有那種無牛馬就能行走的車子,也隻有起點城才有,這樣的稀奇事傳的很快,張國維也有耳聞。

  他看了看王越的告身文書,雖然心裏暗自腹誹王越不著官袍,毫無當官的樣子,但麵子上的事情要維護著,不能破壞官場上的規則。

  王越也很給張國維麵子,這張國維可是明末少有的能吏,雖然被張獻忠折騰的夠嗆,但人家可是水利專家。

  一番虛禮之後,一行人往蘇州去,王越禮貌地請張國維上了兩棲突擊車。馬車太慢了,總不能讓兩棲突擊車跟在馬車後麵走吧,其他官員就算了,反正他們自己都有交通工具呢。

  驚異完這車子的神奇,張國維道:“本憲這些時日來,一直坐鎮南京督促剿匪,調度糧草,聽聞王大人即將赴任,所以這才趕回蘇州……!”

  在回城的路上,張國維向王越介紹一下應天府的情況,和當前剿匪的局勢。

  前段時間應天府轄內,有多地沒有完成國庫賦稅的繳納,蘇州知府陳洪謐,揚州知府韓文鏡,淮安知府周光夏,被奪官視事(撤職留任看表現),勒限完複。

  應天府屬於大明的財賦重地,卻連賦稅都交不齊,可見朝廷的財務狀況有多麽糟糕。

  二月,老回回諸賊趨江北,張獻忠、羅汝才自襄陽犯安慶,南京大震。

  三月,“平賊”將軍左良玉,和僉都禦史、安慶巡撫史可法敗張獻忠、羅汝才之於楓香驛,斬敵五千人。流寇隨即撤到潛山的天王古寨休整。左良玉不肯賣力搜山,流寇抓住機會向北進入英山。在這裏占據險要,開始種起田來。

  五月,在英山種田的流寇衝出山區,把官軍騙進大王穀,大敗官軍。副將程龍及參將陳於王等四十多名軍官突圍時被毆死,流寇殲滅八千明軍,取得了大勝。

  此後“曹操”羅汝才陷淅川,張獻忠、羅汝才一起東下襲擊六合,並攻占天長、打下儀征,兵鋒直指揚州。

  六月,朝廷令五省軍務總理王家楨坐鎮河南,調派軍馬錢糧。張國維、史可法、黃得功、牟文綬、馬爌、劉良佐統帥的鎮兵、南京京營和蘇州兵紛紛趕赴前線救火,這才遏製住了諸賊的勢頭。

  可是擁兵最雄厚的“平賊”將軍左良玉,卻消極怠工。五省軍務總理王家楨也對“左大帥”軟硬兼施,一邊談交情說利害,一邊拿出聖命和上方寶劍來公事公辦,卻一點作用也沒有。人家左良玉該幹嘛幹嘛,該禍害地方繼續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