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章 亡國可期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8      字數:2139
  崇禎心急呀,自登基以來,自己可謂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但是天下卻越來越亂,國勢每況愈下。

  如果不是突然有了起點城和天策軍,大明都快成了滿清的菜園子了,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可是治國的良方在哪裏?崇禎很茫然。

  王越皺著眉頭道:“起點城的製度也許隻能適合起點城,很難套用在整個大明。”

  崇禎有些失望,如果整個大明能夠都像起點城,那該多好,還會有人為了吃不飽飯造反嗎?起點城不承認人身依附關係,官司最後都打到朝堂之上,還是自己和稀泥解決的。關於其製度方麵的情況,崇禎所知甚少。

  王越接著道:“大明是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將天下的臣民分為三六九等,士農工商,工和商排在社會的最底層。事實也證明儒家看不起一切工匠和手工業者,所有的技術進步,都被稱為奇技淫巧。在大明,匠戶幾乎就是低賤的代名詞。”

  “大明是農業社會,農耕是國家的根本。而起點城實行的是工業社會,將來會是商業社會,工和商將會成為起點城的基石。這是起點城與大明其他地區最大的不同之處。”

  他知道崇禎對起點城肯定是霧裏看花,所以向崇禎分析一下起點城的與眾不同。

  崇禎難以理解道:“不發展農耕,糧食從何而來?那不是要饑民遍地了嗎?”

  其實有一點崇禎心裏明白,卻沒說,即小農經濟社會是將農民緊緊束縛在土地上,有利於社會的安定。

  王越道:“陛下,首先說這個工,在大明稱工匠,在起點城要擴大到稱為工業。起點城不是不發展農業,農業是工業的基礎,而工業能給農業提供越來越先進的生產器械,使農業生產更加便利,甚至增產增收。”

  工業和農業之間的關係是個大課題,真要細究起來,一時半會兒是說不完的,所以王越隻好簡明扼要的說。

  “比如這兩年幹旱,到處都缺水,起點城去年能夠豐收,全部都是工業之功。首先起點城所有的田間地頭總共打井上萬口,這是因為有了打井機。由於京師虜亂耽誤了一點農時,起點城采用的是拖拉機耕地,一台拖拉機的效率最少超過一百人力。這打井機和拖拉機正是工業的產物,以儒家子弟來看這就是奇技淫巧了。”

  “起點城能夠農業大豐收,畝產是本地區的數倍,還有一位功臣就是化肥。化肥也是在工廠裏生產的,同樣是工業的產物,由此可以看出,工作對農業的促進作用有多大。”

  崇禎對此倒是有直觀的認識,去年起點城上繳巨額糧稅的時候,他仔細詢問過原因。

  “那天策軍器械之精良,也是工業之功了?”崇禎大有深意地問道。

  王越笑著道:“皇上聖明,正是如此!”

  工匠的作用崇禎當然知道,他是做過信王的,對社會底層的情況不是一無所知。工匠所發揮的作用,在起點城得到了最直觀的體現,十萬大軍被不到一萬裝備精良的天策軍輕鬆擊敗,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要想在大明將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國家根本的高度,無疑是辦不到的。因為這要將大明的社會打亂了重新排序,那幫儒家子弟肯定要跟他玩命。

  崇禎沒有體會過百年恥辱,也不是光緒,沒有體會過動不動就被列強胖揍的感受,所以他也沒有光緒想變法那麽迫切。

  他隻是歎了口氣,對王越道:“那王愛卿說說,為何要重商?”

  王越道:“工業和農業所產出的物資,都可以作為商品,商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促進商品的流通,起到生產和消費之間的橋梁作用。如果沒有商人,京師的百姓如何能夠買到日常所需的油鹽醬醋茶?又怎能買到江南的絲綢和棉布?”

  “商業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就是吸納勞動力,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讓更多的人有事可做。”

  “商業還有一個巨大的作用就是提高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人都是趨利的,如果自己生產的物品能夠換來銀錢,都不需要別人去強迫,他都要拚命生產。”

  “所以商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宋朝正是因為重商,所以才被稱為富宋。”

  崇禎也是讀史的,宋朝如何的富有,他當然清楚。明朝走到了明末,其實商業還是很活躍的,而且商人的地位已經不像明初那麽低下了,否則也不會產生出一批晉商那樣的大商賈。

  但是商業的活躍,並沒有給朝廷帶來多少財政收入,因為明朝不收商業稅。

  崇禎問道:“王愛卿的意思是要在起點城收商業稅?”

  王越點頭道:“當然要收,為了不和大明其他地區發生歧義,起點城的商業稅目前稱做管理費。看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首先看的是財政。天下事,離不開利益二字,朝廷現在最大最緊迫的問題就是沒有銀子。陛下,臣以為,南宋憑借半壁江山支撐一百多年,財政上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

  崇禎聞言臉就黑了,啥意思?什麽叫南宋的方法值得借鑒?

  他陰著臉道:“莫非你是說,現在的大明到了王朝末世了嗎?

  王越麵不改色地道:“臣沒有妄言,現在的大明內憂外患,流民四起,財政枯竭。一著不慎,亡國可期也。”

  崇禎死死的盯著王越看了好一會都沒說話,王越的表情一直很鎮定,絲毫沒有躲避崇禎陰冷的眼神。也許整個大明沒有幾個明白人,誰能想的到偌大的國家幾年後就亡了!作為皇帝的崇禎,現在的他當然更不相信。

  終於,崇禎平緩了心頭的怒氣,緩緩開口道:“你那起點城的工、商之法無法完全應用在整個大明。不過你那起點城確實好生興旺,剛才朕聽你分析工、商之言,頗有幾分道理。看來王愛卿對於治國之道,也有獨到的見解。你說說,大明現在的根本症狀何在?可有解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