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戰略目的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8      字數:2120
  起點城近在咫尺,明軍可以抬腳就至,既然天策軍的防範如此嚴密,盧象升也講什麽計謀了,所以他選擇了大軍平推。

  雖然得不到天策軍完整的消息,但從各方麵的消息匯總,天策軍各地團練沒有集結,密雲的那個營也沒有調動的跡象,天策軍的一團仍然在朝鮮,天津方向也沒有天策軍的援軍抵達。天策軍第二團仍然駐紮通州,沒有異動,那麽起點城地區的天策軍兵力已經很好估算了。

  王越也在召開軍事會議,出席會議的有第三、四、五團的連以上軍官和第六團教導員張樂等軍官,以及司令部的成員,保定總兵董用文和副將陳德勇等人。

  保定軍已經完成更換軍裝,武器無法一步到位,這需要一定時間的訓練,而且是在天策軍派出軍官的訓練之下。當然思想政治工作同樣要跟進,不合格的要剔除出軍隊。

  這次保定軍除了更換軍裝之外,還得到了兩千副板甲。原來的保定軍著甲率極低,隻有少數的高級將官才有鐵甲,低級將官隻有皮甲和棉甲。

  兩千副鋼板衝壓的板甲,相對於其他明軍,保定軍可謂武裝到了牙齒,奢華到沒邊了。而且王越承諾,保定軍最終人人著甲。

  董用文等人在欣喜的同時,也疑惑天策軍的士兵怎麽沒有一個著甲的,就連王越王卓也同樣不著甲。

  王越向他做了解釋,他才恍然大悟,擁有自動武器的天策軍講究的是機動靈活,能攜帶更多的彈藥。天策軍是半裝甲部隊,也不能說完全沒有著甲。

  保定軍最終被武裝之後,在戰爭中通常情況下發生白刃格鬥的幾率大大降低了。為他們裝備板甲是為了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對戰大批騎兵時的能力,畢竟保定軍是不會裝備機槍的。

  “各位,據偵查得來的消息,朝廷大軍已經到達,隨時有可能對我發動進攻。”王越用指揮棒指了指牆上的京師地形圖道:“明軍大部現在聚集在阜成門外,距離我起點城約十三公裏處,總兵力約十萬人,算上糧草輜重等輔助兵力,接近十五萬人。”

  雖然保定軍缺席,但明軍的戰鬥總兵力依然有十萬人,這其中山東總兵劉澤請做了比較大的貢獻。

  明軍不同於清兵,清兵是遊牧民族組成的軍隊,他們是一支以搶劫為主的軍隊,所以對後勤依賴比較低。明軍是封建時代的軍隊,對後勤的依賴較高。

  “司令,你就分配任務吧,看我不把他們的狗腦子打出來。”

  馮源山早就憋著一股勁了,再不打都有可能憋出內傷了。

  這次軍事會議,天策軍首次應用了電話會議的形式。雖然第二團仍然駐紮通州,但第二團連以上軍官依然能夠同步通過電話參與會議,第一團的一個營同樣如此。

  遠在天津的海軍,甚至更遠在朝鮮的第一團,依然能夠通過廣播的加密頻道收聽這次軍事會議。

  軍事廣播電台的廣播設備是天策軍獨有的,並不向民用開放,軍隊所使用的收音機是帶有卡槽的接收機,裏麵有解密密碼。

  起點城已經架設了廣播塔,理論傳輸距離在兩千五百公裏以上,本時空可能更遠。

  王越已經康複,遠在天津的海軍司令部軍官們,和更遠的朝鮮第一團團部的軍官們,聽到了王越的聲音,一個個不禁喜氣洋洋,隻要他們的主心骨還在,他們的心就是安定的。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王越緩緩道:“我們天策軍此戰要達到幾個目的。”

  他伸出手指道:“第一,徹底擊敗所有明軍。從我軍裝備上來看,明軍與清軍的戰鬥力沒有什麽差別。但是明軍不同於清軍,畢竟明軍是由和我們同樣民族的百姓組成的。所以能夠減少殺傷時必須減少,對於那些放下武器繳械投降的,我們接受他們的投降,任何人不得無故殺害。”

  他看了看大家接著道:“第二,朝廷派兵圍剿我功勳卓著的天策軍,我認為朝廷裏一定是出了奸臣,皇上是受了奸臣的蠱惑,所以我天策軍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清君側,還朝廷一個清寧。”

  馮源山卻不同意王越的看法道:“司令,這明明就是皇帝老兒幹的好事,何必替他遮掩?”

  “馮團長,王大人的意思是要慢慢來,不用急於一時。”

  董用文卻覺得王越的提議不錯,保定軍猛一下子背個叛逆的名聲,是有點不好意思,總有個過渡不是?

  馮源山斜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董總兵,你還在戀戀不忘你那個皇上吧?”

  他對董用文是有點看不上眼的,以他馮源山看來,收留保定軍還不如重新編練一軍來的靠譜。原明軍們長期以來所養成陋習,是很難改掉的。

  他文化不高,所以沒有看出王越收編保定軍的真實意圖。

  收編保定軍是給其他明軍做榜樣,讓他們看到跟著天策軍能得到的好處。不僅是保定軍,保定地區的百姓也會因此得利,這是起點城政治聲望影響的擴大。

  大明不同於滿清,不一定要用殺戮來解決所有問題,尤其是起點城製度和觀念逐漸與本時代相差越來越遠的情況下。

  董用文連連擺手道:“馮團長,在下絕無此意,絕無此意!從來到起點城起,我保定軍已經決心以王大人馬首是瞻了。”

  馮源山是老資格的天策軍團長,所以董用文客氣地稱在下。

  李子軒在一旁道:“源山,別胡鬧了,一切聽司令的。”

  見李子軒這個造反急先鋒都如此說,馮源山這才不言。在這幾個團長裏,李子軒是造反的積極分子,經常有類似的言論。

  “看來子軒已經明白了我的用意。”王越笑了笑道:“朝廷最近給我們委任的一些官職,我覺得就很好嘛。我們天策軍清理了朝廷的一些蛀蟲之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向這些地方進軍了。這就是我們的第三個戰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