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回國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7      字數:2122
  朝鮮諸人都沉默了起來,王越又提了一個條件,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良久兵曹判書李勇哲問道:“敢問王大人,仁川港這塊地要租借多久?”

  王越伸出一根指頭道:“租個一百年吧。”

  “什麽?又是一百年?”眾人聽得幾欲暈倒,這和給了王越有什麽區別?

  “王大人,這不可能,如果是別的地方,還有的談!”憤怒的李勇哲再也抑製不住心頭的怒火,大聲咆哮起來。

  仁川港與漢城可謂近在咫尺,那可不是濟州島,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都不低。何況仁川港也是朝鮮八道水師其中之一,京畿道水師的母港。當然,現在京畿道水師已經全軍覆沒了。

  麵對李勇哲的咆哮,王越麵色不變道:“仁川港適合停泊我軍的大型戰艦,方便我軍運輸軍需。你們可以去仁川港看看,我軍的戰艦非常龐大,其他港口無法使用。我軍隻是租借而已,這是有契約的,到期後你們還可以收回嘛。如果這個條件不能達成,那就算了,我軍明日就回國。”

  別說一百年,十年後朝鮮就要被滲透的千倉百孔了。

  李永哲感到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幾欲暈倒,他恨不得對麵前這位無恥的王大人大聲罵道:“你還能再無恥點嗎?怎麽動不動就提撤軍的事,你走了,清軍又來了怎麽辦?”

  王越沒理會臉色一瞬間數變的兵曹書,國與國之間隻有利益,沒有那麽多的溫情。朝鮮答應不答應這個條件,對他都無所謂。雲從島和濟州島離朝鮮都不遠,加上那十幾萬遷移至朝鮮的軍民,和已經到手的那麽多礦山。已經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賢妃也用哀求的聲音對王越說道:“賢婿,仁川港的租期就不能再減少點嗎?”

  看著賢妃哀求的目光和紅腫的美目,王越狠狠心道:“非是小婿不通人情,我們租下仁川港之後肯定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搞建設,租的時間短了,這部分投入都要打水漂了。”

  王越的堅持,讓朝鮮諸人都很無奈地接受了他的條件。

  雙方共同簽署了一份協議。協議上寫著,朝鮮將仁川港及附近十五萬畝土地,以每年三千兩的價格租借給大明起點城一百年。在此期間,起點城在此區域內擁有行政管理和司法管轄權。一百年後該區域的所有權才回歸朝鮮。

  該協議也對大明百姓遷移至朝鮮後,仍然歸大明方麵管理做了詳細說明,協議要求朝鮮方麵安置這些百姓每人分地不少於五畝。

  除了這部分百姓之外,今後凡是持有起點城公民身份證的百姓進入朝鮮經商務工,同樣屬於大明起點城管理。

  天策軍承諾駐軍最少一個團和若幹海軍戰艦,協防朝鮮一百年。

  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該協議很快就通過了雙方的審核,由指揮部用於辦公的一台筆記本電腦和打印機將正式協議打出,由雙方最高領導人過目簽字蓋印,該協議就算正式生效了。

  陳新甲和謝寶清旁觀了整個過程,成了見證人。這是一份匪夷所思的協議,真是史無記載。他們現在才知道,原來還能這麽玩?

  這份協議從大明的角度來講,是非法的,因為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

  簽訂協議的雙方都沒有在意,天策軍是王越私人的軍隊,已經被李倧弄明白了。這支軍隊比大明的正規軍更靠譜,這是他最簡單的認識。所以把女兒嫁給王越,這筆買賣真的很劃算。

  協議簽署完畢後,王越很高興,他讓勤務兵拿出通化葡萄酒和高腳杯以示慶祝。

  他真誠地笑著道:“殿下,王妃。朝鮮的安全今後不用再擔心了,我會盡快部署兵力,絕對讓清軍有來無回。”

  眾朝鮮人都無奈地苦笑起來。通過這件事,他們終於意識到這位王大人真是個利益至上的人,他絕對是一位大明另類的官員,大明文人的謙卑和所謂的溫文爾雅跟他絕對沒有任何交集。

  送走了李倧等人,王越長長出了口氣,這次朝鮮之行也算碩果累累了。

  留守朝鮮的任務,王越又交給了第一團張繼成。從密雲留守開始,張繼成一直做的很好。為人謹慎穩重的他,作為王越的發小和同窗,理所當然的屬於可以放心外放的軍官。

  其實王越對朝鮮君臣也是虛言恐嚇,滿清已經被打的傷筋動骨,短期內根本沒有膽量再次入侵朝鮮。

  不過朝鮮君臣已經被清軍的凶名嚇破了膽,真是談虎色變,所以王越才能穩坐釣魚台。

  公元一六三七年四月十日,大明崇禎十年三月五日。

  除第一團和兩艘海監戰艦留守仁川港外,其他天策軍陸續登船回國,朝鮮郡主李雪珠也隨同王越一起回國成親。

  一同回國的還有登萊水師和保定軍,東江鎮將協同天策軍第一團登記和遷民,按王越的計劃,遷至仁川港的將不少於三萬人,將來基礎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

  通過起點城的電報,由朝廷遊擊將軍李子雄向兵部定期通報消息,所以朝廷提前收到了戰報,俘虜的尚可喜也被早早送回京城。

  這是繼萬曆年間援朝之後,又一次援朝的勝利。上次援朝戰爭打了八年,這次援朝戰爭前後才用了一個月,但從監軍太監都戰死了來看,這場戰爭同樣慘烈。

  高起潛暫時當了烈士,這是王越認為的。就從他陰謀陷害未來的偉大領袖這個黑曆史,將來必定要被翻案。

  這次戰爭不但嚴重挫傷了宿敵滿清,也是一次揚威於域外的勝利,充分體現了天朝上國的威嚴。

  崇禎本來提議朝廷安排天策軍誇功遊街的,也就是進京閱兵宣揚國威。結果被薛國觀等人阻撓,他們彈劾王越目無上官,不尊號令,折損主帥,有功皆有過,這樣桀驁不羈的朝廷命官,不宜過分宣揚,以防百官效仿。

  (感謝書友基巴查比莉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