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零章 敲竹杠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7      字數:2116
  坐在李倧身旁的賢妃也嚇得俏臉慘白,伸出小手捂在挺拔的胸前,顫聲道:“王大人,這是真的嗎?清軍還會再來?”

  “這可說不好!”王越沉聲道:“我隻是擔心你們朝鮮如此空虛,所以做善意的提醒,以免再次措手不及。

  王越把話說到這份上,這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一個個麵麵相窺起來,隻有王越和馮源山、李子軒等人在一旁慢慢品嚐著米酒。

  朝鮮文武百官們終於醒悟過來,過不了一會他們的目光便齊齊聚焦在了王越身上。

  “王大人,您先別走,您可不能丟下朝鮮不管啊!”

  “王大人,您還是留在朝鮮吧!”

  “王大人,清軍再來,我們可怎麽辦呀?”

  此時眾人都傻眼了,一想到清軍還會再來,他們就會嚇的心驚膽戰,清軍的殘忍恐怖他們已經領教過了。

  朝鮮文武百官叫嚷紛紛,那勁頭就好像要把王越當保姆的意思。

  王越雙手虛按了一下,讓他們停止叫嚷,做為難狀道:“我身為天朝官員,不能長期滯留朝鮮。何況這次援朝的任務,我們已經完成了,也要回朝交令啊!”

  剛才一心希望王越趕快離開的金日光,隻好把目光看向了坐在前麵自家老板。朝鮮的三千裏江山可是你的,總不能啥事都讓我們幹了吧,現在也該輪到你出馬了。

  李倧無奈之下隻好堆起了笑臉對王越說道:“賢婿,你要趕回去交令,再和雪珠完婚,我也不阻止,隻希望你能在朝鮮多待一段時間,可好?”

  為了拉近關係,李倧提前稱王越為女婿了。

  王越皺著眉頭道:“殿下,非是小婿不通人情!我那起點城還有幾十萬人要管理,清軍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再打過來。這天長日久的,真不是個辦法啊!”

  “那怎麽辦?”李倧也慌了神,總不能等清軍再打過來,在去請王越吧?那時候朝鮮又要死多少人?

  “賢婿,看在雪珠的份上你就救救我們朝鮮吧。”一旁的賢妃看到丈夫這麽為難,也開口哀求起來。

  看到眾人都眼巴巴看著自己,王越也感到前戲已經演足,再演下去就過火了。他裝做為難的想了想,才皺眉道:“這樣吧,我倒是有一個辦法,大家看看能不能行,如果你們認為不可行呢,那就當我什麽都沒說,你們看怎麽樣?”

  “王大人,請盡管說,到底是什麽辦法?”眾人都眼巴巴地看著王越。

  看到眾人都看向自己,王越微微一笑道:“剛才已經說過了,本官身為朝廷命官,還有起點城偌大的基業,不能長期滯留朝鮮。”

  聽到這裏,眾人心情都暗淡了下來。是啊,人家是大明的官,沒有理由也沒有義務長期駐紮在朝鮮當你們的保姆吧,雖然你們搭上了一個公主。

  不過王越接下來的話,又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但事情無絕對,想要幫你們也不是沒有辦法。”說到這裏龐剛的目光還特地在禮曹判書金日光和李倧的臉上打了個轉。

  “賢婿你倒是快說啊!”李倧明顯是急了。

  王越慢條斯理地道:“東江鎮的十幾萬軍民長期擠在幾座小島上,生活非常不便,我打算將他們遷移至朝鮮。這些畢竟是我大明百姓,這樣我就有理由留下一些兵力幫你們朝鮮防守滿清了。”

  “不過這些軍民上岸後還是要解決生活問題,所以希望你們朝鮮方麵能夠給他們分配一些土地耕種,其他的生活物資由我來想辦法。”

  十幾萬軍民人數確實不少,不過人口的增加朝鮮方麵當然不會拒絕了,這次清軍入寇,朝鮮損失了幾十萬人,不少土地都要麵臨荒蕪。

  李倧麵露喜色道:“沒問題,沒問題,我會讓戶曹統計哪些地方的土地缺人耕種,就分給他們。”

  人口的增加就意味著稅收的增加,他當然滿口應承。

  不過王越卻道:“這些百姓都是我大明百姓,他們屬於東江鎮,所以這些百姓的稅收理應歸於東江鎮,他們的管理也該由東江鎮管理,我們天策軍也會協同東江鎮管理這些百姓。”

  “所以這些百姓中如果有觸犯法律的,將依照我起點城管理條例判罰,朝鮮方麵無權處置。”

  東江鎮的稅收主要就是農稅,起點城看不上,對這些人的稅收還是東江鎮更名正言順,先從法理上與當地的朝鮮人區分開來。法律依照起點城,為今後接納這些人打下基礎。

  王越一說完,大廳裏的人已經轟然大嘩起來。

  年過六旬的禮曹判書金日光,屁股下仿佛安了彈簧似的,一下子就跳了起來,他站在原地,頜下的胡須氣得一顫一顫的,指著王越大聲喝道:“王大人,此事斷無可能,這是有史以來從無先例之事!”

  大廳裏的朝鮮官員們也齊齊望向了王越,目光中帶著懷疑和氣憤。哦,我朝鮮的土地你們耕種著,你一毛錢也不出,犯了事兒,還能自己管自己,沒我們朝鮮什麽事兒啊?

  王越哼了一聲道:“難道這些百姓不是我大明百姓嗎?朝鮮作為番邦,難道要吞並母國的人口?再者,我天策軍留下的兵力不需要軍費嗎,這些稅收隻不過是用於衝抵軍費。如果你們朝鮮能夠出的起我天策軍的軍費,這些賦稅我們不要也罷。”

  天策軍的裝備,這些朝鮮人也觀察過。這是一支鐵軍,鋼鐵之軍,雖然看不懂,也知道價值不菲。

  就因為看不懂,那還不是王越說多少軍費就多少軍費?估計把朝鮮賣了都承擔不起,這可是一支輕易打敗十二萬清軍的部隊。

  按十二萬傳統軍隊的軍費算,也是一筆天文數字,十幾萬百姓的賦稅根本不夠看。

  朝鮮的文武大臣們都麵麵相覷,不言語了,王越把他們的表情都看在眼裏,搖頭道:“不要為難了,就當我沒提這回事兒吧,來!繼續吃,繼續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