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天津巡撫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7      字數:2545
  經過四十多個小時的航行,海軍艦隊終於返回天津。

  當麗莎等人看到停泊在此處的油輪、補給艦、船塢登陸艦之後,全部目瞪口呆,這些巨無霸成了他們眼中的神跡。

  大地殘雪,可見前些天曾經下過大雪。

  王越已經歸心似箭,安排好海軍的工作後,他才和李子雄帶著警衛排,率領著三輛海陸兩棲突擊車趕往天津衛。同行的還有麗莎和她的父親,作為今後的商務人員,了解一下起點城的情況是必須的。

  還是這突擊車好啊,離岸四十公裏外就可以玩搶灘登陸。所以王越選擇此車去天津,再回起點城。

  天津衛離大沽口三十多公裏,路況雖然沒有京師的好,也用不了一個小時。尤其是現在天氣寒冷,路麵已經凍的很硬了。

  車內有空調,所以溫暖如春。麗莎穿著發給她的紅色羽絨服,不停地打量著突擊車內部,時不時地看向車外。王越給她的驚奇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讓她覺得越發神秘。

  斯豪津在另一輛突擊車內,他已經像其他歐洲俘虜一樣,在見到如此多的現代艦艇之後,徹底放棄了任何幻想。他甚至在內心暗暗評估這股勢力,將對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

  海藍色迷彩的兩棲裝甲突擊車,突兀地出現在天津城下,可把守城的兵丁嚇壞了,以為來了什麽怪物。

  突擊車在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前,就已經行駛到了城門口。李子雄下車後,向城門口的兵丁出示了官憑印信,才打消了他們的顧慮。

  三輛車子通過城門,駛入天津市區,直奔天津巡撫衙門。這樣怪異的車子,引起城了內民眾的好奇和驚慌,人們紛紛躲避。

  天津城區和京師是沒法兒比的,要小的多,遠不是後世的那種大都會。

  不過因為是漕糧中轉之地,附近又有長蘆鹽場,所以鹽商和糧商都在此雲集。帶動了此地的繁榮,無數商家聚集於此,他們的經營範圍極廣,因此天津市區也顯的很是熱鬧。

  突擊車的聲響比路虎大多了,畢竟是柴油機,巨大的聲響讓它成了盡街虎,所以幾乎暢通無阻地來到巡撫衙門。

  這倒不是司機士兵認得路,而是城門口已經問過方向了。何況古代的城市建設都有固定樣式的,衙門駐地通常都在城中心,與城門成直線。

  天津巡撫衙門看上去很陳舊破敗,王越知道這是官不修衙的傳統所致,實際上都是麵子工夫。

  三輛突擊車的到來,讓巡撫衙門口的兵丁如臨大敵,一個個拿刀端搶,麵對突擊車不知如何應對。

  王越和李子雄一起下了車,為了這次與天津巡撫見麵,他們都換了傳統的官服,入鄉隨俗嘛。

  這些兵丁見這怪車內,下來兩位年輕的官員,這才稍作鎮定。

  “你們去通知賀大人,就說順天府兵備道王越王思華大人前來拜訪。”李子雄對守門的兵丁道。

  現任天津巡撫賀世壽今年五十多歲,萬曆三十八年進士,以僉都禦史銜巡撫天津。

  對於王越他還是有所耳聞的,聽說他來拜訪,立刻命人將王越迎至後堂。

  落座上茶之後,賀世壽客問道:“王大人突然來此,是有軍務嗎?”

  賀世壽瘦削的臉上一頭的白發白須。不過他身穿正三品官袍,胸前繡著孔雀補子,倒是把消瘦的身子襯得頗為威嚴。

  王越在大沽口搞東搞西好些天了,他確一無所知,主要是王越的動作太快了,分分鍾弄了那麽多現代艦船。

  “賀大人,下官最近接收了一批艦船,所以在直沽買了一片地建設港口停泊。這次來此,是向大人告知此事。”王越客氣地道。

  天津距離京師並不遠,所以賀世壽對王越和起點城的富有當然聽說過的,天津城裏已經有起點城的貨物在販賣。

  “王大人,朝廷對海貿可是一直管理很嚴的,你如此作為,讓本憲很為難啊。”賀世壽皺著眉頭道。

  他還以為王越要搞海上貿易呢,起點城的商品他是見過的,既新奇又價格不菲。

  王越摸出一張五千兩的銀票遞給賀世壽,笑著道:“這是下官的一點敬意,此外還給大人帶了一些禮物。”

  說著轉頭對李子雄道:“拿進來吧。”

  警衛排的士兵搬進來大大小小十幾個包裝盒,這些分別是暖水壺、鏡子、玻璃茶具,這些東西賀世壽都認識,能值多少錢,他心裏都有譜,按市麵價格起碼兩萬兩。

  賀世壽做推辭狀道:“王大人太客氣了,這如何使得。”

  “下官今後可能還要仰仗大人,請勿推辭。”

  王越說著又從一個盒子裏取出一副老花鏡,讓賀世壽試了試度數。這個盒子裏有好幾副,度數都不相同。

  賀世壽對這個老花鏡相當滿意,王越的築港問題說大也不大,睜隻眼閉隻眼而已,在明末的官場,這還真不是個事兒。

  他是官場老油條了,王越算是新貴,據說周國丈組織人彈劾他,都沒把他參倒。

  所以他也不想自己去當這個惡人,他打的算盤就是如實上報,由朝廷看著辦,畢竟錦衣衛又不是瞎子,大沽口那麽大動靜遲早會傳開。

  天津總兵丁成衡那裏,王越也備了禮物送去。

  這些東西不值什麽錢,可在這時代人眼裏都價值不菲的。王越覺得該做的工作還是要做,能用錢擺平的事情就不是事嘛,何況也沒多少錢,還能少了不少麻煩。

  公元一六三七年一月二十五日,崇禎九年農曆十二月二十日。離家二十多天的王越回到了起點城,此時距離新年還有十天。

  三天後,比曆史上推遲了半個多月,丙子虜亂拉開帷幕。

  為了預防大明派遣大軍支援朝鮮,黃太吉派遣濟爾哈朗駐守沈陽。派遣多鐸守住遼河入海口,阻擋明軍的增援。黃太吉親率十二萬大軍親征朝鮮,代善、多爾袞、豪格等人悉數跟隨。

  黃太吉這次是下定決心了,爭取一擊必勝。滿八旗的旗主全部都派遣出去,而且大軍之中,還包含了蒙古左右營和漢軍部分的軍士,征服朝鮮,成為他必須要獲取的勝利。

  黃太吉一生長期征伐,有著絕對的戰術經驗,他親自製定了作戰的方案,從發動進攻的那一刻開始,目標就是朝鮮的王都漢城,沿途的城池根本不予理睬,命令多爾袞和豪格率領左右兩翼大軍,直撲漢城。

  滿八旗和蒙古左右營的大軍,僅僅用了十二天的時間,就抵達了朝鮮王城漢城,而且完全包圍了漢城,讓朝鮮王室陷入完全的慌亂之中。

  這一手的戰術作用很大,朝鮮仁祖李倧猝不及防。漢城內的士大夫和百姓一下就亂套了,所有人不是想著抵抗侵襲的滿八旗和蒙古左右營,而是想著快點逃離漢城。

  李倧知道漢城無法守住,率領文武大臣退守南漢山城,同時將家人悉數送到江華島,派出使者與皇太極談判,期盼著能夠拖延時間。

  黃太吉一麵派遣大軍包圍了南漢山城,一麵派出多爾袞,前去攻打江華島,如此雙管齊下的方式,要徹底斷絕李倧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