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紅毛夷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7      字數:2131
  晴空萬裏碧浪波濤之中,船艙內卻感覺不到顛簸。

  經過三十個小時的航行,正在前甲板吃午餐的王越,從艦首方向的遠處,隱隱可見西側灰藍色海岸輪廓。

  他拿起對講機問道:“報告一下我們的航速、方向和位置。”

  隨即對講機內傳來韋小亮的聲音:“報告司令,我艦隊目前航速二十點二節,方向二百八十點六度,我們已進入朝鮮海峽,西側是朝鮮半島,東側是濟州島。”

  王越放下對講機,覺得比較滿意。他一路上不斷測試海軍官兵的觀察和操作水平,希望他們能在航行中盡快提高。海監船自動化程度很高,所有數據非常直觀,並不難操作。

  因為第一次遠程航行,所以艦隊都是采用近海航行,因為近海風浪較小。

  他從和張翰的聊天中了解到,此時日本由德川家族建立的第三代幕府控製,因為是在三十多年前,由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在日本江戶所建,因此稱江戶幕府。雖然日本名義上天皇才是最高統治者,但實際上卻是由征夷大將軍和幕府統治日本。

  此時江戶幕府已經傳到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手裏,德川家光今年大概三十六歲,是二代將軍德川秀忠長子,他如今奉行的是鎖國政策,隻開放長崎和平戶做為外貿商港,而且禁止葡萄牙、西班牙等信天主教國商人貿易,隻許信新教的荷蘭和中國商人前來貿易,以防止一些藩國因與外國貿易而乘機壯大實力,挑戰幕府權威。

  德川幕府並不像明朝政府那樣中央集權管理國家,德川幕府下麵更有許多分封諸侯。這些日本諸侯被稱為“大名”,在地方上高度自治儼如小國,擁有軍事、司法和行政權力。

  名義上這些大名都是聽命於德川幕府的,受製於德川幕府的種種製度安排。平戶番也是大名之一,算是這些大名中控製麵積比較小的大名,但因為是日本唯一的通商口岸,所以海貿昌盛。

  下午時分,韋小亮突然報告道:”報告司令,右前方一百二十五度,距離我艦隊九點二公裏處有兩艘大船。預計二十分鍾左右就能

  這一路上也遇見了一些船,以漁船居多,船隻的大小從雷達上就能看出對比。

  這裏已經是日本海,距離平戶已經很近了,南來北往的船隻都要經過,算是黃金要道。

  聽說是大船,王越來了興趣吩咐道:“靠過去看一看。”同時命令放飛無人機過去觀察,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士兵們已經學會了操作。

  這是一款多旋翼警用無人機,起飛方式為彈射式,裝有三十倍變焦攝像頭,最高升限兩千米,滯空時間一百二分鍾,飛行半徑三十五公裏,自重五點五公斤。

  隨著無人機升空,艦隊在首艦定遠號的率領下,偏離原航向,向那兩艘大船駛去。

  船速當然比不了無人機的飛行速度,很快飛臨那兩艘大船的上空。

  王越接過士兵遞過來的平板顯示器,從顯示器上可以清楚的看出,這是兩艘歐洲船隻。確實是西洋船,船頭低矮而尾樓高大,巨大的船首帆和橫帆,再加上兩側船舷上好幾排的炮窗。

  他將張翰叫過來,把平板湊到他麵前問道:“老張,你看看這是哪一國的船隻?這是戰艦嗎?”

  這幾天張翰也從無數的震驚中適應過來一點了,這樣的顯示器船上到處都是。

  “王大人,這是紅毛夷,也就是荷蘭人的武裝商船。”張翰道。

  王越問道:“這樣的武裝商船有多少門大炮?”

  從視頻看,荷蘭人的商船側舷窗戶不少,但都是關著的,難以判定有多少火炮,隻能看到船首有炮。

  張翰道:“這是紅毛夷的中型武裝商船,排水量大概一千噸出頭,通常在兩側布置三十六門火炮,船頭和船尾各布置一門,共三十八門火炮。這樣一艘武裝商船,通常都有三四百名水手,三百多名炮手和火槍兵。”

  接著他善意地提醒王越道:“王大人,我們還是繞道吧,我們的船快,他們一定追不上。”

  王越覺得好笑,問道:“我們為何要跑?”

  張翰道:“王大人,您別看他們是商船,可一旦遇見值得他們打劫的船隻,這些紅毛夷跟海盜沒什麽兩樣。我們的船沒有大炮,非其敵手,還是遠避更妥當。”

  他在海監船上好幾天了,除了幾門看上去很精巧的小炮之外,沒看到一門大炮。海監船的先進設施,他雖然不懂,但也知道很值錢,肯定是紅毛夷人眼裏的肥肉。

  即使是接舷戰這邊也要吃虧,一艘海監船上還不到六十人,也和紅毛夷的武裝商船沒有可比性,還好這船雖然沒有帆,卻跑的飛快。

  韋小亮在旁邊哼了一聲道:“要跑的應該是紅毛人,我們的船撞也撞沉它了。”

  王越對韋小亮道:“小亮,這是我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西洋艦船的機會,一會兒做好錄像準備。”

  韋小亮道:“是!”

  王越知道這個時代,正是荷蘭人最為輝煌的時代,他們被歐洲人稱為海上馬車夫。

  現在荷蘭的造船業位於世界第一位,商船總噸數占全歐商船總噸數的四分之三,歐洲的商船大部分由荷蘭製造,荷蘭所以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從十六世紀末起,荷蘭開始對外進行大規模殖民擴張,主要方向是滲透東方,排擠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國的勢力。荷蘭勢力同時也侵入了日本,成為十七到十九世紀初進入日本的唯一西方勢力。

  荷蘭的興盛在十七世紀中葉達到了頂點,也就是說現在正是荷蘭國力最強盛的時候。

  三年前因爭奪澎湖,大明與荷蘭之間發生了一場料羅灣海戰,荷蘭至今還賴在台灣不走,所以王越對於這個國家也沒有好感。

  不過他對這個時代,最強大的西式戰船是什麽模樣很感興趣,因此命令艦隊繼續靠近觀察錄像,作為艦隊官兵們熟悉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