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海防營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7      字數:2372
  把李光恒打發了之後,王越道:“現在我宣布,海軍支隊正式升級為團級。海軍司令員由韋小亮擔任,教導員為朱友學,參謀長為李國昌。由朱友學組建海軍政訓處,李國昌組建海軍參謀處,由你們三人組成海軍司令部。”

  按那六艘戰艦的噸位和規模,海軍最少也是個師一級編製了。不過海軍初生,不可能什麽都一步到位,人員隻能逐步擴充。

  韋小亮等人熱烈鼓掌,這是海軍支隊人人升官了呀。

  王越在內部已經打破了朝廷給他們天策軍的官職安排。自李子雄和六個團長以下,又設置了這麽多部門,都和朝廷軍隊的編製不對口,完全亂了套。不過在天策軍內部卻一點也不亂,軍銜和級別簡單明了。

  “海軍的日常訓練由參謀長做計劃,海軍司令員和教導員批準後方可執行。如果有天策軍司令部下達軍事行動時,由參謀長做出計劃,交給司令員和教導員共同批準,經批準通過的軍事計劃,由司令員領導執行,教導員協助。遇有突發敵情,海軍司令員有臨機處置之權。如果時間允許,你司令部三人可協商決定。”

  這是個類似後世的組織構架,海軍以後將長期獨立行動,為了防止出現軍閥傾向,所以王越拿來借鑒。

  不過海軍很難形成這種情況,海軍更依賴後勤。

  他接著道:“海軍當前的任務有三個,一是兩艦一組輪流出海訓練。二是保護周圍我軍的所有艦船,防止其他船隻闖入。三是保障我們港口建設工作的安全。遇到敵對我軍的行為,你們可以果斷打擊。”

  這個打擊的範圍,王越不用說,他們也是明白的。從家丁隊開始,洗腦工作就一直在進行。

  “海軍兵力還會繼續補充,近期將會增加一個營。我們的漁船將要為起點城提供魚肉,為了保障漁船的安全,所有漁船都要派兵保衛。”

  說是保衛,實際上是看押那些新招收的船工,總不能讓他們放了羊,畢竟這麽先進的漁船,太讓人心動了。

  第二天,王越開始教授他們海監船的駕駛。行駛,左右轉舵和倒車,與開車的原理差不多,隻是操作上有所區別而已。

  茫茫大海空曠無際,可以任他們馳騁,一切隻能靠孰能生巧了。海監船上先進的儀器設備多不不勝數,首先要掌握的是雷達係統和通訊係統,其他的設備隻能以後再熟悉了。

  王越給其中最大的一艘,排水量一千八百噸,帶有三十毫米近防炮的海監船起名定遠號。韋小亮等人問起這個名字的典故,王越隻是沉默不語。

  浮筒碼頭已經修建完畢,從艦隊停船位置行駛到大沽口約二十五公裏。王越駕駛著客滾輪向浮筒碼頭而去,其巨大的身軀終於呈現在世人麵前,遠處的海防營官兵一個個目瞪口呆。

  此地距離大沽口炮台兩公裏,又有天策軍迫擊炮負責監視。以那火炮年久失修的射程,王越還不擔心有誰頭腦發熱給他一炮。

  船隻靠岸是個技術活,王越用了老鼻子勁才停對位置。還好是浮筒碼頭,船隻和碼頭之間的碰撞還能接受。

  客滾輪搭板放下之後,自有民政處等單位將船艙內的物資車輛上岸。

  在警衛排的護衛下,王越驅車來到海防營駐地。

  海防營守備劉本深及其官兵們,從昨天開始就在看稀奇。首先是天策軍的裝束太怪異了,以前沒見過,直到李子雄登岸說明,才知道是駐紮在京師的天策軍。

  天策軍的威名他們是聽說過的,關於戰績,說實話,真沒有幾個信的,姑妄聽之吧。

  韃子是幾十年打出來的名聲,他們是海防營,沒有和韃子交戰過。雖然他們沒見過,但是聽說過啊。天策軍那麽容易就擊敗了韃子,戰績還那麽離譜,太不真實了。

  不過李子雄是朝廷任命的遊擊將軍,職位高於守備劉本深,該給的麵子是要給的。

  今天聽說順天府兵備道,天策軍統帥王越要來,海防營官兵紛紛出來迎接,都想見識見識那位以團練起家的傳奇人物。

  然後他們從看見客滾輪以後都懵逼了,這船尼瑪也太大了吧?而且還無風自動。

  直到王越的車子到達營門口,他們才反應過來。

  劉本深是位三十多歲的漢子,卻已經麵有風霜了,可以看的出日子過得並不滋潤。

  朝廷的政策是海禁,隻有南方開了三處市舶司,天津這裏理論上是不能海貿的。所以這些海防營的官兵,也沒有什麽油水可撈,附近的長蘆鹽場也和他們沒關係。

  “我等見過王大人!”劉本深及手下的十來個把總紛紛抱拳行禮。

  王越畢竟不是他們的上官,用不著單膝跪禮。

  這些海防營官兵之中,隻有幾個人著皮甲,其他人都衣著破舊,甚至很多人都是補丁摞著補丁,也許隻有手中的紅纓槍才能代表他們官兵的身份。

  和天策軍比,尤其是和天策軍的海軍比,這些人和叫花子沒什麽兩樣。

  王越今天也入鄉隨俗,穿了官服來的。他也拱手回禮道:“王越見過各位。”

  劉本深道:“王大人客氣了,請!”

  在他的指引下,王越等人進了海防營水寨。

  該水寨在王越看來更像土圍子,而且圍牆都有點年久失修了。海防營的營房磚瓦結構很少,大部分都是土坯房,大大小小一百多棟。海防營的碼頭也停了幾十艘船隻,最大的也就是沙船規模。

  眾人一起進了海防營的官廳,說是官廳,隻不過是一個大一點的磚瓦房而已,四周竟然還有土炕,看來冬天這些軍官議事就是在土炕上進行的。

  王越落座之後,自有親兵奉上茶碗。還真是茶碗,不是那種帶托盤的茶盅。他看了看茶碗裏的茶葉和幾近褐色的茶水顏色,就能判斷出這是陳茶,可以看的出茶葉放了很久了。

  劉本深見王越看了看茶碗,並沒有喝,有些難為情地道:“此地貧苦,又很少有上官光臨,所以沒有備好茶,請王大人見諒!”

  王越暗暗歎了口氣,古今真是沒法兒比啊。在朝廷那些官員的概念裏,海邊就跟邊疆差不多了。既無商貿,土地也大多是鹽堿,又不是交通要道,自從海禁以來更是人煙稀少。除了那些灶戶,就沒什麽人了,就連打漁都是犯法的。

  天津這裏隻繁華了天津衛,那裏是漕運樞紐,大沽口這裏自從沒了倭寇,已經無人問津。

  王越擺擺手道:“無妨,可以看的出你們過的也很清苦啊!”

  (感謝釣魚呢和書友150803112246433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