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盛京之殤(求票票)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6      字數:2823
  順天府共十九個縣,分五個州管理。

  “因此我們將成立一個天策軍團練司令部,級別為團級,由原一營副營長兼一連長徐良任團練司令。徐良率領原一連全部戰士,下到各縣組建團練部隊。團練部隊裝備的武器,以我們繳獲的韃子武器為主,每個縣組織一個一千人的大隊。團練平時進行隊列訓練,拚刺刀訓練等等,日常維持治安,同時也是我軍的後備力量。”

  “整個天策軍的擴軍工作為時三個月,一定要寧缺毋濫,優中選優。屆時正規軍將達九千多人,團練約兩萬人。希望各部能夠精誠合作,順利完成擴軍工作。”

  下麵掌聲雷動,不管怎樣,這兵力人數聽得挺帶勁。

  天策軍今後的士兵來源,主要由新兵團和團練部隊而來。反正王越又不從朝廷領軍餉,所以擴軍了多少人也沒打算上報朝廷。

  軍事會議之後,王越單獨留下政訓處處長黃博。這黃博也是一位秀才,算是王越始終關注的對象。為了給自己的軍隊物色一個合適的政治主官,王越經過幾個月的觀察,最終確定了他。

  此人文筆不錯,外形端正,有些像趙剛,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正派角色。同時為人嚴謹,思想上對王越所宣傳的那一套與時代格格不入的理論,從不排斥又積極響應。

  黃博今年二十歲,和王越是同鄉,同樣是災民出身。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在起點城工作和學習,爺爺在市規範管理處工作,全家都受了王越的恩惠,所以思想可靠。

  “黃處長對政訓處的工作比較陌生吧?”王越問道。

  黃博點頭道:“是啊,司令能和我說說嗎?”

  王越沉聲道:“一支軍隊的強大,不是有了強大的武器和強健的肌肉就算真正的強大了,同時還需要思想的強大。我軍的骨骼和肌肉已經很強了,現在所需要的就是精神和思想的強大。以前我在軍事會議中經常宣傳的內容,就是為此目的。現在我們軍隊擴大了,所以專門設立一個部門來進行這項工作。”

  “政訓處將是我軍非常重要的部門,它的職能就是要讓全軍官兵,統一在一個思想之下。讓他們知道這是誰領導的軍隊,我們天策軍的目標是什麽?我們天策軍的目標就是打擊一切侵犯中原的外族,打擊一切敵視起點城的團體和個人,保衛我們得來不易的幸福生活,為起點城模式推向全國保駕護航,還要為我們的民族開疆擴土。”

  關於成立政黨,王越覺得現在還不太成熟,土壤是需要培養的。隨著全體士兵的文化和思想覺悟的提高,成立政黨才能水到渠成。

  黃博聽得有些激動地道:“謝謝司令的信任,能將這麽重要的工作交給卑職。那我該怎麽開展工作呢?畢竟沒有先例可尋。”

  王越點頭道:“天策軍將在連以上設立政治主官,政治主官的級別和軍事主官相同,日常的工作就是主抓思想教育。你在天策軍時間不短了,各級軍官也比較熟悉,你物色一些思想覺悟高的軍官,將他們的資料與我批準,讓他們擔任各級政治主官,這些人將是你的直接下屬。”

  “政訓處平時還要抓全軍的文化教育和思想宣傳,利用軍歌和宣傳欄等形式,全方位的宣傳我的治軍思想。你招一些有文化功底的幹事,協助你的日常工作。另外新兵的思想教育要及時跟進,這都是政訓處的工作。”

  黃博立正道:“是!”

  在起點城大搞建設,擴軍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時。遼東大清帝國首都盛京一片愁容慘淡,舉國哀悼。

  盛京本為大明的沈陽,被後金攻占後,作為都城,內中修建了皇宮。明崇禎七年,皇太極將沈陽改稱為“盛京”,到崇禎十七年,清國遷都北京後,沈陽定為陪都,數十年後,盛京易名為“奉天”。

  譚泰和阿山帶著三萬餘殘兵敗將,磨磨蹭蹭六十多天才回到盛京。為什麽去的時候一個月不到,回來卻用這麽久呢?去的時候十萬大軍趾高氣昂,滿懷必勝的信心,當然快了。回來的時候減員近七成,連主副帥都弄沒了,那士氣能高的起來嗎?

  尤其是譚泰和阿山兩位更是害怕擔了責任,現在這支殘軍就是以他們為首,他們一路上猜測著自己的命運。

  黃太吉一聽到這個消息,當時就昏過去了,太監們趕緊把他抬到後宮。

  整個大清人口不到三百萬,其中滿八旗才四十多萬,總兵力加上蒙八旗和漢八旗,才二十多萬。這次入關征明一下損失近七萬,能不叫黃太吉怒火攻心嗎?尤其是還折了一個王爺一個貝勒。

  譚泰和阿山一直跪在大殿,氣都不敢吭一聲,他們也知道這個噩耗太大了。

  過了很久,才把他們叫進去,黃太吉躺在龍塌上虛弱地問道:“說吧,仔細說說,到底是怎麽敗的?”

  譚泰和阿山從阿巴泰之敗說起,到密雲之戰,到起點城之戰,詳細地向黃太吉一一講述,並著重描述了起點城部隊的戰鬥方式和火器特點。

  黃太吉眼睛越瞪越大,竟然坐了起來,厲聲:“你們敢保證不是在欺瞞朕?”

  譚泰和阿山賭咒發誓道:“皇上,我等句句屬實啊!外麵還有三萬多將士,都可以證明。”

  黃太吉仍然難以置信道:“世上哪有如此霸道的火器,如果有這樣犀利的火器,為何大明現在才拿出來?我領兵在山海關佯攻牽製明軍,也沒有見過明軍使用此類火器。這個怎麽解釋?”

  譚泰道:“皇上,那些兵不是大明經製之軍,而是宛平縣團練。”

  大學士範文程進言道:“皇上,微臣以為應該派人去明朝境內,詳細打探其虛實,如果確定隻是宛平縣團練,或許可以加以利用。”

  黃太吉想了想也有道理,不能隻聽這兩個敗軍之將的一麵之詞。再說袁承煥之死,不就是拜範文程的離間計所賜嗎?

  他點點頭道:“那就應範愛卿所言,盡快查明這股敵軍的情況,隨時報朕。”

  “嗻!”範文程道。

  這次大敗瞞是瞞不住的,八旗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陣亡的。盛京城但凡是滿人家庭,很少有不披麻戴孝,哭聲震天的。

  “哼,活該,死的好!”聽到堂屋裏的哭泣聲,馬廄裏的漢人奴隸馬信春恨恨地道。

  他本是遼陽人,是地道的遼東漢人。自從清兵攻破了遼陽,就對遼陽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馬信春的父母妹妹都被清軍殘殺,最後家裏就剩他一個逃脫性命,被清兵抓住後淪為了奴隸,所以他對這些滿人恨之入骨。

  “噓,小聲點,你不要命了?”另一個漢人奴隸陳達安道。

  馬信春悄聲道:“聽說韃子是去京師被打敗的,死了七萬韃子,你說朝廷的軍隊是不是快打過來了?”

  陳達安歎氣小聲道:“我哪裏知道?我也是日盼夜盼呀!”

  盛京皇宮金鑾殿。

  多鐸跪地大哭道:“皇上,您下令發兵吧,我誓定要將那王越小兒碎屍萬段。”

  多爾袞也在一邊暗暗垂淚,阿濟格是他和多鐸的一母同胞。

  黃太吉被多鐸哭的心煩意亂,喝道:“軍國大事豈能輕動?你兄長和阿巴泰陷於敵手,我也痛心啊!”

  和碩貝勒親王代善勸道:“多鐸不要再無理取鬧了,什麽時候出兵報仇,自有聖斷!”

  多鐸哽咽道:“皇上,一定要為臣弟做主啊!”

  黃太吉問範文程道:“範學士,可曾做好安排?”

  範文程出班奏道:“啟奏皇上,微臣不但安排細作前去宛平打探,還委托了範家幫忙打探。”

  黃太吉點頭道:“很好,一定要打探仔細,有了消息立刻稟報朕。”

  “嗻!”

  (感謝藍色的江、龍蘭草打賞的500幣,書友15080311224633和wickys的打賞的100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