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集體升官
作者:九禎      更新:2020-03-02 23:06      字數:2324
  (感謝各位新老書友的推薦票和打賞)

  謝寶清被他搞懵了,問:“什麽大捷?與我何幹?”

  於是孫晉勇把王越跟他交代的話,如此如此這般一說。

  謝寶清瞪大了眼睛問:“王越去打建奴了?還打勝了?他和多少建奴對陣?”

  謝寶清心想,有功勞送給我,天大的好事啊!但要是謊報軍情,那罪過就大了。

  時間緊,孫晉勇也不解釋那麽多了,拉著謝寶清邊走邊道:“謝大人請隨我出去看看。”

  出了衙門一看,好家夥,看熱鬧的百姓還真不少,隻是都不敢靠前。

  為啥?尼瑪,好幾車人頭,看著都滲的慌。

  謝寶清仔細看看那些人頭,完全相信了。這的的確確是真韃,絕對不是殺良冒功的假貨。

  兩個俘虜都用布蒙著呢,怕被憤怒的百姓看見了用石頭砸死。

  謝寶清撩起那布,仔細看了看兩個韃囚,不禁心花怒放,喜笑顏開。

  “哈哈哈,好一個王思華,我謝寶清承情了。孫百戶,我們速去報捷,不能再耽誤了。”

  他也不細問了,把所有的衙役叫來一起護送首級和俘虜,往宮門而去。

  按說應該層層匯報,先通知順天府的,為啥往宮門跑呢?這麽大的喜訊當然要先讓皇上知道啊。

  一群錦衣衛、衙役、巡檢司兵丁,身後還跟著看熱鬧的百姓,呼啦啦的向宮門而去。

  守宮門的禁軍一看,這什麽情況?

  宛平縣一眾人跑到宮門前停下,孫晉勇亮出錦衣衛腰牌道:“速去稟報,就說我宛平縣組織本縣團練伏擊了建奴,取得大捷!”

  那些禁軍不敢怠慢,立刻進去通傳了。

  今天正好是曹如意當值,一聽是來報捷的,趕緊出來了解情況。

  最近這些天,因清兵在京師肆掠,朝廷卻毫無辦法。兵部尚書張鳳翼,手握十幾萬大軍卻膽小怯戰,坐擁重兵任由韃子縱橫京畿,屠戮百姓,崇禎對張鳳翼已經非常失望。

  “調盧象升進京勤王的旨意,已經發了這麽久了,他怎麽還沒有到?”崇禎陰沉著臉問曹化淳道。

  國難思良將,盧象升的忠誠和勇猛多次受到崇禎的肯定。在京城受到清兵威脅的第一時間,崇禎就下旨調盧象升回援。

  曹化淳小心翼翼的回複道:“可能因與流寇戰事膠著,耽誤了行程吧?”

  “京師的安危係著天下,難道主次不分嗎?如果京師被攻破,大明亡矣。你再派人去催!”

  崇禎真急了,最近接到的消息都是縣城被攻破,朝廷官員被殺,一次次的衝擊著他的神經。

  “奴婢這就去安排。”曹化淳倒退出禦書房。

  他剛回到司禮監,就聽到幹兒子曹如意就喊著:“大捷,大捷啊!”跑了進來。

  “什麽大捷?”曹化淳問道。

  “幹爹,大捷啊,請看這個!”曹如意激動的將戰報交給曹化淳。

  曹化淳立刻接過戰報仔細看完,有些難以置信的問:“可核實過了?”

  曹如意笑道:“他們拉了幾車人頭來到宮門外,我都仔細看過了,都是真建奴。兩個重要建奴人物,我也看過了,千真萬確是活建奴。”

  “好!太好了,我這就去稟報皇上!”

  曹化淳親手用塊紅絲綢把戰報裹上,放在托盤裏,就興衝衝地往禦書房趕。

  一進了門,曹化淳大聲道:“皇上,大捷,大捷啊!宛平大捷!”

  說著跪地,雙手將托盤呈給崇禎。

  崇禎一聽大捷,立刻來了精神。

  接過戰報,將紅絲綢解開,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接著又看了一遍。

  崇禎被戰果驚到了,問:“這一仗,真的是宛平團練打的?”

  “皇上,是宛平縣團練、錦衣衛和齊家莊巡檢司共同打的這一仗,這可都是忠勇之士啊!”曹化淳心道,這幫人怎麽這麽能打?

  崇禎不禁放聲大笑,笑的暢快淋漓,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他信了,盧象升的天雄軍不就是辦團練出身嗎?盧象升的團練也屢敗過清軍,隻是戰果加起來都沒有這次大。

  崇禎激動地來回走動著道:“宛平縣令謝寶清公忠體國,錦衣衛百戶孫晉勇真勇士也,齊家莊巡檢司巡檢盧承德位卑而不忘國難,宛平縣團練總兵王越練兵有方。哈哈,好一個宛平縣,都是忠臣啊!”

  曹化淳不失時機的道:“這都是皇上慧眼識人,洪福齊天,才有如今之大捷。”

  崇禎聽得很受用,笑著道:“揚古利和圖爾格,這二人屢敗我軍,殺害我大明無數將士,他們也有今天。傳旨,將這二人明確身份之後,遊街示眾淩遲處死,以振民心。”

  曹化淳笑著道:“這是他們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崇禎點點頭道:“令兵部再核實一遍此戰有功人員所立功勳,之後再論功行賞。如此大功必須重賞!”

  “皇恩浩蕩之下,那些人一定會感恩戴德,拚死報效皇上。”曹化淳接著道:“據曹如意那小子講,孫晉勇孫百戶已經命令團練總兵王越率部前往昌平,誓要收複昌平。”

  曹化淳覺得有點不靠譜,兩千多人去攻清兵把守的堅城,這可不是打伏擊啊。

  “哦?”崇禎也從興奮中冷靜下來,可別讓這支剛打了勝仗的軍隊被消滅了啊,這將會打擊到軍心士氣。

  他道:“傳旨,升謝寶清為順天府京府丞副使,升授朝議大夫;升孫晉勇為錦衣衛千戶,升授顯武將軍;宛平縣團練總兵王越欽賜舉人,加兵部主事,授奉直郎;升盧承德為宛平縣主薄。令兵部調一鎮總兵率所部隨謝寶清和孫晉勇等,立刻前去支援王越,不得有誤。”

  崇禎直接把升賞的事兒先辦了,事急從權嘛。謝寶清連升三級,沒說的。孫晉勇升了兩級,京城的錦衣衛千戶,給個總兵也不幹,這也沒說的,盧承德也連升三級,皆大歡喜。

  王越的封賞也是花了崇禎不少心思的,王越年紀輕輕就是秀才了,說明他還是想當文官的。這不正好嗎?給他個文官,朝廷還不用承擔軍餉。反正那王越有的是錢,已經花錢築城的人能沒錢嗎?這官職雖然是虛職,那可是六品官,從一介白身到六品,那王越還不感激涕零嗎?

  這樣的功勞雖然比那些總兵,巡撫,總督立的都大,誰叫他們本來就官小呢,總不能連升七八級吧?

  崇禎隻給一鎮總兵的援兵也是有顧慮的,京師的安危才是第一,萬一王越他們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