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醍醐灌頂
作者:大內水手      更新:2020-04-12 04:16      字數:2633
  “你終於醒了......“耳邊遠遠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打斷了唐一凡如潮的思緒。

  唐一凡站起身來,循聲沿著山洞走去,逐漸光亮起來。行了約十幾丈遠,豁然開朗,一個岩洞出現在眼前。一個老道坐著一個石椅上,悠然的看著洞外,一個一人多高的洞口顯露著天光,洞外幾朵白雲緩緩飄過。

  老道轉過身來,白眉善目,隻是麵容卻顯得十分蒼老。“坐吧,道友此番破繭重生,可喜可賀。”適才小黑在意識中已經將當日之事告訴了他。當下唐一凡深深一鞠:“多謝前輩收留。”

  老道看了他一眼,唐一凡隻覺眼光深邃致遠,望之生畏,一視之下,有種無可遁形的感覺。老道緩緩開口道:“我歲月無多,你若再不醒來,隻怕見不到老道了。”

  “前輩修為深不可測,已臻化境,何來如此言辭?”

  “人身難得今已得,大道難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處度此身。”老道卻未答他,自顧自的說著。

  “道法言:淨掃迷雲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我修行一千三百餘年,初以為,修得光滿太虛可證大道。然則,到現在才明白,道法中的關鍵卻在於“淨掃迷雲”這四個字。”老道微微歎口氣:“道祖傳下萬千法門以修身養神,所謂養氣、築基、成丹、結嬰,世人皆循此法,卻曲解道祖法門。得悟大道,非修身可得,道祖傳下法門隻是防止道果未成,肉體已滅罷了。然世人皆舍本逐末。修心不修身,如無根浮萍,修身不修心,卻終為鏡中水月。”

  老道一番言語,唐一凡聽在耳裏,心中升起明悟,不禁麵露莊嚴之色,臉龐隱隱散發光亮。老道看了他一眼,點點頭。“老夫自恃可洞察這人間萬物,唯視你卻如迷霧,那日心血來潮,便將你帶入洞中。我本去日無多,那日出手已損我壽元,這百年逝者如斯,老夫命不久矣。你既與我有緣,有何疑問皆可問我。”

  唐一凡此時心中已為老道折服,老道雖未化神,卻已經是這世間最頂端的存在,機緣難得。起身深深一躬,便將自己的經曆和修行的奇異之處細細的講了一遍。

  老道聽完,目光閃動,沉思了片刻:“道友如此不凡經曆,實在驚人,若論修行歲月,已是老夫的前輩。”

  唐一凡連稱不敢。老道接著說:“昔日道祖斬三屍,曆盡九九八十一劫之歲月,方成無上大道。而後無極生有極,有極生太極,分天地,定陰陽,方有三千世界,萬千眾生。道祖成道用了一千零八十億年,如今世間一兩千年便可得道飛升。我細細思來,總覺得此道非彼道。”

  老道的臉上露出了敬畏的神色:“元嬰化神後便可飛升,去了何處,卻無人得知。老夫元嬰圓滿已經數百年,始終不得飛升之道,曾遊曆天下,遇過一個化神在即的大能。老夫與他論道數日,他言世人隻是證得人道而已,證道之後便為這片天地不容。上界是何界,他推斷可能是神界。至於神界之上呢,那位大能已經不敢言。”

  老道又深深的看了唐一凡一眼:“這等驚世駭俗之言,老夫從未和人說起。你隻記住大道無窮即可。”

  老道說完便沉默下來,老道之語,唐一凡聞所未聞,細細的消化著言語中的每一個字,心中隻覺得宇宙蒼穹,浩渺無邊,而自身如此渺小,細微如塵。

  岩洞外的霧氣彌漫著從洞口湧進,一時洞內煙雲籠起。

  片刻,老道道袖一拂,霧氣散去。老道平複了麵色,又道:“道友不凡,你之情形已超出世間之理,非老夫能言,亦非老夫敢言。道法曾言: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道友可從這大舟之意想去。”

  修行如大海行舟,海麵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怒濤翻騰。海闊無邊,行遠者必善其器也。唐一凡心中止水重波,一時湧出無數念頭。

  老道看著唐一凡臉色變化不定,也不言語,靜靜的坐著。

  良久,唐一凡臉色平靜下來,隻是眉宇間隱隱散出神采。

  老道緩緩開口:”朝聞道,夕死可矣,老夫臨行之前,能和你結緣,也是有幸,我觀道友似心有千結,恐有礙證道。有一言相贈:“無為而無不為!”諸般心魔,萬千因果,謹記“無為”二字,隻需發乎心、順其意。前路坎坷,人世沉浮,謹記“無不為”,不懼揮利劍、斬邪魔。”

  此時唐一凡已如醍醐灌頂,一番明悟了然於胸。老道以千年的修行,臻於化神的感悟傾囊相授,這讓唐一凡收益良多。這三千年,唐一凡一直在迷茫的行走,隻像一個過客。他一直在封鎖自己的內心,更視世間之情而洪水猛獸。

  “無為而無不為!”想通此節,唐一凡渾身諸般思緒立時散去,渾身一輕,瞬間入定。丹田內的氣海又開始快速旋轉起來,晶體仿佛發出一聲喜悅的歡呼,“啵”的一聲,開了一個小口,無盡的金色熔岩翻滾而出。氣海在快速旋轉,越來越快,物極必反,旋轉的太快,反而氣海看上去像靜止一樣。須臾,唐一凡身上發出七道光芒,七竅通,金丹成!

  一個金光閃閃的金丹在唐一凡丹田中形成,唐一凡此時宛如久渴逢甘,過往的修煉從未如此暢快,當下肆意的運轉著晶體湧出的無窮無盡的力量。修為在不斷提升,金丹一層、金丹二層、金丹三層......唐一凡的修為在不斷上升著,晶體裏的能量依然無窮無盡,......片刻間已是金丹九層!

  唐一凡此時已如脫韁的野馬,盡情的奔馳在遼闊草原,靈氣還在凝聚,金丹已經由金黃色向白色轉變,隱隱的一個盤腿打坐的身影出現在其中。靈氣還在凝聚,唐一凡已經在全力衝擊結嬰!

  這時,“咄!”一聲雄渾的聲音傳進透唐一凡腦海中,仿佛一聲古寺禪鍾,驀然驚醒了他。真力運轉緩慢下來,丹田內打坐的身影慢慢消退,金丹慢慢凝實,重新散發出耀眼的金光,隨著真力緩緩停止,金丹也收斂起光芒,一顆晶體重新懸在那裏,隻是身形小了些。

  唐一凡緩緩睜開眼睛,便注視到老道關切的目光。

  見唐一凡收了修行,老道此時一捋長須,卻放聲大笑:“善哉,我修行千年,未見有須臾結丹,轉瞬直至圓滿。今日老夫也是開了眼界,道友每每多驚人之舉。”笑聲歇了後,又言:“然修行講究循序漸進,欲速則不達。”

  唐一凡心中一驚,不禁後怕不已,倘若自己繼續肆意衝擊結嬰,隻怕修為不穩,難免留下無數後患。當下連忙起身,深深鞠了一躬:“多謝前輩警醒!”

  老道擺擺手:“老夫今日之言能對道友有所感悟,我亦心生欣慰,我雖大道無望,隻盼道友能走的更遠。”略一沉思:“還有一事,那日門中女弟子,老夫也帶至此處,隻是此事老夫始終無法決斷。”

  唐一凡心境已經改變,不再去刻意回避什麽,當下想起溫若君,心中有些激蕩,便開口欲言。老道起身說:“你隨我來。”唐一凡便不再言語,跟著老道向洞裏走去。

  山洞曲折,穿行幾十丈後,溫度猛然下降,空氣裏充滿著凜冽寒氣。目光前方,一個不知道什麽材料的石台散發著絲絲徹骨的寒氣,一個翠綠色的身影安詳的躺在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