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英格蘭和蘇格蘭
作者:林海聽濤      更新:2020-04-11 21:03      字數:3478
  約翰·莫特森為他所看到的一幕感到疑惑,而蘇格蘭那邊的解說員卻已經給出了解釋:“曼城的球員們看起來非常鎮定,但這不過是強裝出來的鎮定而已……”

  他堅信曼城這些球員沒有人能夠在凱爾特人球迷們瘋狂的呼喊聲中真正保持鎮定的……不,可能榮是一個例外,但就算那樣又如何呢?

  榮隻是一個人,但足球是集體項目,其他十個人都表現不佳的話,就他榮光一個人頂什麽用?

  想到這裏,蘇格蘭的解說員對於取得這場比賽的勝利很有信心。

  除了獻給主隊的歡呼聲之外,就是給客隊的噓聲了。

  這一點在比賽開始之後特別明顯,曼城球員隻要拿球,看台上就會響起一陣噓聲。

  而榮光拿球的時候,噓聲是最大的。

  這倒不是說凱爾特人的球迷們對榮光很不爽。

  榮光其實算是躺著中槍。

  凱爾特人球迷們的噓聲重要是給曼城全隊的,因為曼城是來自英格蘭的球隊。

  而凱爾特人是蘇格蘭球隊。

  最古以來,蘇格蘭和英格蘭就有宿怨。

  大家都看過的有名的好萊塢電影《勇敢的心》講的就是蘇格蘭人反抗英格蘭侵略者的故事。

  這個電影可以幫助大家多少了解一些蘇格蘭人對英格蘭人的不滿是為什麽。

  曆史上蘇格蘭人其實就是凱爾特人,而英格蘭人則是被羅馬帝國統治的不列顛人。對於不列顛人來說,北方的凱爾特人就是蠻族。後來不列顛人被日耳曼民族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征服,通過不斷的混血通婚,形成了新的民族——盎格魯·撒克遜人。

  再後來經過連年內戰,盎格魯·撒克遜人統一,成立了後來的英格蘭。

  而那些不肯屈服與盎格魯·撒克遜人統治的不列顛人中的一部分人退向不列顛島的背部,和那裏的凱爾特人融合,慢慢變成了後世的蘇格蘭人。

  凱爾特人這支球隊隻看名字,就可以很清楚他們所代表的是什麽人,以及他們對英格蘭人的態度。

  蘇格蘭和英格蘭曆史上也是有過關係親密的“蜜月期”,後來也爆發過大規模戰爭,蘇格蘭全境幾乎都被英格蘭吞並了。《勇敢的心》所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蘇格蘭戰爭期間。

  盡管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蘇格蘭最終並入了英格蘭,成為了一個國家。但在蘇格蘭,還是有不少人渴望著獨立的。

  尤其是在英國許多海外殖民地都紛紛獨立之後。

  英國全稱是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這個名字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是聯合王國,而不是什麽共和國,也不是合眾國,因為這個國家是有很多聯邦組成的,在鼎盛時期,還有很多海外殖民地,比如香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而英國真正的本土應該是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都是相對獨立的,後來愛爾蘭獨立了出去,就隻留下了一個北愛爾蘭,不過北愛爾蘭也天天都在鬧獨立,讓英國王室頭痛不已。

  蘇格蘭也不例外,一直都想獨立,希望可以通過全民公投的形式獨立出去。

  所以蘇格蘭不少人並沒把自己和英格蘭人當成一國之人。

  在足球上,這種情緒表現的就更為明顯了。因為足球是和平時代的戰爭,蘇格蘭人在軍事上肯定是無法擊敗強大的英格蘭的,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在足球上來擊敗英格蘭人,獲取民族自尊。

  這一點在國家隊層麵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

  為什麽其他國家都是國家隊,偏偏英國是分成了好幾個代表隊的?

  有英格蘭隊,還有威爾士隊蘇格蘭隊。

  其中威爾士隊基本上就是打醬油的,而英格蘭和蘇格蘭在早期的時候,可是一對勢均力敵的宿敵。

  在現代足球剛剛誕生之後的一段時間,蘇格蘭足球是占上風的,後來英格蘭足球發展起來之後,英格蘭隊終於擊敗了蘇格蘭,讓雙方的力量對比顛倒了。

  直到現在,英格蘭已經變成世界強隊了,蘇格蘭卻始終很弱小。

  所以在和英格蘭比賽的時候,蘇格蘭球隊總是會拚盡全力,在足球上擊敗英格蘭,能夠讓他們高興一個星期。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西班牙這樣的國家,加泰羅尼亞和西班牙中央政府,巴斯克地區和西班牙中央政府,都有類似的矛盾,也一樣體現在了足球上。

  巴斯克地區的球隊,比如畢爾巴鄂競技,加泰羅尼亞的代表球隊,比如巴塞羅那,打代表西班牙中央政府的皇家馬德裏時,總是特別來勁,而皇家馬德裏做客這些球隊的主場時,也不太好贏球。

  足球在和平時期,扮演了讓對立雙方發泄情緒的重要作用。

  而回到凱爾特人和曼城這場比賽中,雙方的對立情緒除了曆史政治的原因之外,還有宗教上的原因。

  英格蘭的國教是新教,而你隻要看到凱爾特人這個名字,你就可以知道這是一支支持天主教的球隊。

  全世界最有名的同城德比之一蘇格蘭同城德比“老字號”其實就是兩支支持不同宗教的球隊之間的戰鬥,所以才會如此火爆和激烈,甚至會鬧出人民。

  格拉斯哥流浪者支持新教,而凱爾特人支持天主教,於是他們都是彼此眼中的“異教徒”,為了手勢異教徒,曆史上曾經有過殘酷的十字軍東征,有過各種戰爭,區區一場同城德比算得了什麽?

  如今凱爾特人在主場迎戰曼城,就好像是天主教徒對新教徒的戰爭一樣。

  所以看台上的凱爾特人球迷們非常瘋狂。

  每當曼城球員拿球,就是一場噓聲風暴。

  以往凱爾特人的球迷們用這種風暴給不少來凱爾特人公園球場比賽的球隊製造了很多麻煩,就連格拉斯哥流浪者,也在他們麵前折戟沉沙。

  在他們的噓聲中,凱爾特人在比賽開始十八分鍾的時候先拔頭籌,希臘前鋒薩馬拉斯為球隊首開紀錄。

  當薩馬拉斯進球的時候,凱爾特人公園球場裏除了歡呼聲,你什麽都聽不見了,就算是兩個人麵對麵大聲嘶吼,也隻能夠看到他嘴巴動,但卻聽不到他說了什麽。

  “瞧瞧!這就是凱爾特人的主場!”蘇格蘭的解說員自豪地大聲說道。“1:0!凱爾特人領先了!他們開了個好頭!”

  如果不是定向收音的話筒就在他的嘴邊,隻怕他的聲音都會被歡呼聲所淹沒。

  ……

  落後加上對方球迷耀武揚威一樣的歡呼聲,按理說曼城的球員們應該會感到驚慌失措了吧?

  不。

  當電視轉播切給幾位曼城球員特寫鏡頭時,完全沒從他們的臉上找到任何茫然和痛苦的神情,他們的目光看向不同的方向。

  但最終卻都隻匯聚在一點,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

  實際上不僅僅是他們,沒有給到特寫鏡頭的其他曼城球員,在丟球之後也都第一時間看了過去。

  不隻是球場上的,球場下的曼城替補球員曼城教練,以及隨隊出征的曼城球迷們,還有現場直播的攝像機,以及電視機前的曼城球迷們。

  他們的視線在這一刻都投向了一個人。

  那個人站在曼城的禁區前,慶祝完進球的凱爾特人球員從他的身邊跑了過去,他就像是一座湍急水流中的礁石一樣,任水流從他兩邊分開流過,而他卻在其中巍然不動。

  他向球門喊了一聲:“把球扔過來!”

  門將喬·哈特連忙轉身從球門裏撈出了足球,然後拋給了榮光。

  榮光伸手結果足球,抱在懷中,伸出右手提了提左臂上的黃色隊長袖標。

  沒有驚慌,沒有痛苦,也沒有雙手抱頭的懊惱,他轉身跑著足球跑向了中圈。

  ……

  主裁判一聲哨響,在凱爾特人球迷們的歡呼聲中,比賽重新開始。

  丟了球的曼城開球。

  當貝爾巴托夫將足球踢給榮光之後,榮光轉身做了一個要把足球往回傳的動作,但腳下卻勾著足球猛地一個轉身!

  從撲上來的凱爾特人前鋒薩馬拉斯的身邊抹了過去!

  剛剛突破了薩馬拉斯,榮光又做出了要把足球分給在斜前方接應自己的貝爾巴托夫的動作,騙的本來在正麵的凱爾特人前鋒肖恩·馬隆尼往旁邊挪了一步,就趁著這個機會,榮光將足球往前一趟,直線加速!

  又從馬隆尼的身邊突破了!

  看台上的凱爾特人球迷們的歡呼聲變成了噓聲。

  “榮!連過兩個人!他沒有要傳球的意思……這是要直接突破到對方門前嗎?!”約翰·莫特森高呼。

  “沒有用的!前麵都是我們的人!榮的這種突破肯定會被攔下來,哪怕是犯規也無所謂的!榮的這次突破看起來毫無意義,就像是被丟球激怒了一樣,但失去了理智的他也不過是一介莽夫!”蘇格蘭的解說員斷言道。

  他說的話似乎是對的,因為他話音剛落,榮光再又過了一名凱爾特人球員之後,被第四名凱爾特人球員撞翻在地!

  犯規!

  主裁判的哨音響了起來。

  噓聲又變成了歡呼聲——凱爾特人的球迷們在為這次犯規叫好。

  “看吧,我說什麽來著?這種突破毫無意義,得到一個前場任意球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而且這個任意球距離球門還是如此之遠,有什麽用呢?榮又想上演一次個人英雄主義的突破,但他麵對的是整支凱爾特人,他注定失敗!”

  蘇格蘭解說員之前說的話被應驗了,他得意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