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戰(一)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9:01      字數:3584
  岡村寧次更沒有預料到華北共產軍,也會全體出動,投入如此大的兵力配合抗聯南下的部隊。從山西到晉察冀,從河北到河南、山東,整個華北的共產軍幾乎是傾巢出動。甚至就連蘇北的新四軍,也在不斷的搞著動作。

  而且華北共產軍在經過一年的沉寂,在裝備和訓練上得到東北共產軍的支援後,戰鬥力已經明顯不可同耳語。其所謂的晉綏與晉冀魯豫,再加上晉察冀部分兵力,居然能將山西的第一軍搞的左支右撐。

  其裝備的不知道從哪兒搞來的德製輕武器,再加上日式山野炮,幾乎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組合。日軍的擲彈筒、步兵炮、山野炮,都相當的輕便。結果落到機動能力更差的共產軍手中,卻成了他們對付帝國6軍的利器。

  再加上與大量的德製衝鋒槍與通用機槍,這些威力遠遠過三八式步槍與歪把子、九二式的輕武器,經過有效的組合到一起,在加上經受了嚴格的戰術訓練。爆出來的強戰鬥力,無疑讓帝國6軍很受傷。

  這在去年華北方麵軍丟掉察哈爾、綏蒙、晉北,讓東北共產軍與華北共產軍打通直接聯係之前,幾乎是不可能想象的。麵對著裝備和訓練與之前相比,幾乎截然不同的老對手,讓本就亂成一鍋粥的華北戰場,更加的雪上加霜。

  戰役正式打響才十餘天,他苦心構築的防線便被全線突破。以平津北部山區為第一道防線,以北平與天津作為兩個戰略支撐點,同時加大二線、三線縱深兵力配置的計劃,也被全盤的打亂。

  而他的方麵軍司令部所在地北平,現在更是已經被合圍。戰局糜爛的度,遠遠過岡村寧次的心理準備。眼下就秘密隱蔽在北平城內的,就在抗聯起總攻擊之後,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昨晚連夜派來的那兩架,來接運方麵軍司令部運輸機,讓岡村寧次感覺到異常的刺眼。

  這兩架趁夜色抵達,來轉運方麵軍司令部去天津或是濟南的運輸機。眼下甚至連機場都不敢降落,而是利用敵軍對北平城投鼠忌器,自戰役打響以來北平城內還未落下一枚炸彈的態勢,秘密降落在匆忙開辟的天壇機場。

  北平與天津周邊的幾個機場,早在戰前便已經被炸成了一片的廢墟。為了保證空中聯絡的通暢,方麵軍司令部在圓明園附近開辟了一個新的野戰機場。但是在戰役打響之後,因為戰局的快糜爛,也隻能終止使用。

  現在華北方麵軍投入戰場上,數量有限的九九式輕轟炸機,一式戰鬥機群,都是從縱深的雄縣起飛的。現在雖說撤往了更加縱深的河間,但雄縣的機場還處在可以使用的情況之下。除了時不時光臨的抗聯轟炸機之外,這個機場勉強說還是比較安全的。

  但從北平到雄縣的道路,現在已經是極為不安全。南京派遣軍司令部派來轉移華北方麵軍司令部的運輸機,就隻能使用在天壇臨時開辟的機場起降。而且白天根本就不敢起降,所有的活動隻能在夜間進行。

  這一點無疑讓岡村寧次,感覺到異常的諷刺。一向在支那戰場掌握著製空權的大日本皇軍,什麽時候混到這個地步了?自己的飛機在自己的地盤上,居然還要躲著敵軍起降。而且飛行員還明確告訴他這個方麵軍司令官,白天起飛根本就不可能。

  隻是對於岡村寧次來說,盡管北平城實際上已經被合圍。但作為一個方麵軍的司令官,他並不想在這個時候撤離。這種無異於臨陣脫逃的行為,在他眼中對於一名大將來說是不可能接受的。

  盡管中國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為了避免6軍出現第一名戰死或是被俘的大將,已經再三命令他立即撤到天津或是濟南重新建立司令部。但岡村寧次依舊沒有下定決心,按照派遣軍司令部的要求撤往天津或是濟南。

  至少現在,他是沒有時間更沒有精力去考慮這些事情。不過為了避免北平城真的丟失,會給華北方麵軍指揮上帶來混亂。他讓方麵軍參謀長大城戶三治中將,帶領司令部其他人員先行撤離。在北平隻留下一個精幹的司令部,配合他指揮作戰。

  因為岡村寧次很清楚,自己這個方麵軍司令官可以戰死。但如果華北方麵軍司令部整個都被人家一鍋給端了,那麽就等於整個華北方麵軍被人家徹底的消滅。所以該撤離的,還是要撤離的。但他這個方麵軍司令官,眼下卻隻能選擇留在北平。

  看著派遣軍前來撤離方麵軍司令部的這兩架運輸機,岡村寧次的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他後悔去年的會戰之中,沒有抽調更多的兵力。哪怕就是華北方麵軍打光了,也不能讓東北的共產軍拿下綏蒙、察哈爾與晉北,打通與華北共產軍的地麵聯係。

  而在今天上半年的方麵軍作戰之中,以肅清豫北、冀南的重慶政府軍為主,卻沒有想到對華北共產軍所謂的根據地,延續四一年的大掃蕩。在其羽翼未成之前,在給其根據地來一次徹底的摧毀。

  在四三年上半年的大掃蕩之中,雖說摧毀了重慶軍隊在除了山西之外,整個華北的最後一支軍隊,並逼降了兩個中將。但卻讓華北的共產軍在這段時間之內,得以消消停停的整頓部隊、恢複實力。

  從眼下華北共產軍的表現來看,華北方麵軍在四三年上半年的戰事,變成了一個舍本求末的天大笑話。打垮了一支並無進取心,對華北治安幾乎無任何威脅的軍隊,卻放過了一條真正的大魚。

  如果自己能趁著華北共產軍羽翼未豐的時候,徹底的摧毀其在晉察冀與太行山的根據地。那麽東北共軍即便大舉入關,但也會是孤木難撐。戰局絕對不會糜爛的如此之快,方麵軍應對也不會如此的進退維穀。

  隻是岡村寧次的後悔,現在說什麽都已經晚了。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是保住平津。盡管保住北平的希望不大,但岡村寧次卻並不想就這麽的放棄。因為他知道,如果固守北平周邊的要點,敵軍投鼠忌器也許堅持的時間還能長一些,也許還能支撐到援軍抵達。

  但是如果放棄北平周邊的山區,全軍無論是向**圍,還是向南撤退,隻能在運動之中被敵軍的坦克集群徹底的摧毀。在平原地形上,日軍的行軍能力再強,也跑不過坦克裝甲騎兵集群。

  一旦放棄北平周邊的製高點和山區,那麽等待北平戰場的日軍,除了坐以待斃之外,就是在突圍之中被敵軍各個擊破。所以盡管希望不大,但岡村寧次還在固執的堅持。他甚至不敢全軍收縮回北平,因為那樣就真的坐困愁城了。

  而眼下讓岡村寧次焦頭爛額不單單是北平周邊,現在已經日益糜爛的戰局。更讓他焦頭爛額的是在他的縱深,也就是北平身後的冀中平原。無險可守的冀中大平原,隻有一個師團的防守兵力,讓岡村寧次的縱深,被抗聯兩大穿插集團搗了一個稀巴爛。

  越過平津之間鐵路線之後,一馬平川的冀中大平原,幾乎是坦克集群快突破的天然最佳戰場。日軍當初為了保證對冀中平原控製,在冀中平原地區修建的大量公路,也為抗聯兩大穿插集團,快突破提供了最佳的路線。

  抗聯的東西兩個穿插集團以坦克為先導,幾乎是一路勢如破竹。沿著津浦、平漢鐵路沿線,一路向南穿插。留守冀中平原的十七師團,與四十八師團北調之後,匆忙北上接替其防禦的三十二師團主力。幾乎使出吃奶的勁頭,也無法抵禦兩大裝甲集團的兩翼對攻。

  平漢鐵路沿線的涿縣、定興、徐水、保定,津浦鐵路沿線的靜海、大成、青縣,兩條鐵路上的一個個的戰略要點,隨著抗聯東西兩大戰略集團的快突破,從日軍華北方麵軍司令部的地圖上被抹去。

  在四十八師團北調之後,接到岡村寧次命令的三十二師團剛剛完成集結,那邊的靜海便已經丟失。根本就沒有預料到抗聯推進度如此之快的三十二師團,先頭一個聯隊剛一過滄州,便與東集群的先頭團在滄州與青縣之間的北運河北岸遭遇。

  結果這個倉促上陣,隻帶了四門三七戰防炮的聯隊,在抗聯坦克部隊集中坦克全力衝擊之下,僅僅抵抗了四個小時便全線崩潰。事實再一次證明,輕步兵在平原地形上與坦克集群遭遇,就是一場災難。

  等到東集群後續主力趕上之後,這個聯隊在坦克的碾壓與橫衝直撞之下,直接被碾成了渣子。麵對先頭聯隊的遭遇,後續跟進的三十二師團主力,甚至連救援都不敢。除了眼睜睜的看著先頭聯隊被硬生生的給衝垮之外,就是立即全軍縮回滄州,打死不敢出城一步。

  作為日軍駐山東戰場主力十二軍基幹師團的三十二師團,在重組之後原本並未列入華北方麵軍應變部隊。原本按照岡村寧次的計劃,這個師團是在五十九師團被調走後,留守津浦鐵路山東段,保障津浦鐵路暢通的。

  所以該師團配備的武器,還是以老式的三七射炮為主。別說新式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因為產量不足,並未配備給這個計劃中的隻是應對山東地區土八路的師團。甚至就連四十七毫米一式戰防炮的數量,也隻有兩個中隊。

  畢竟山東地區的土八路,裝備還是比較殘破,沒有坦克等重武器。對付他們的土木工事,三七射炮與九二步兵炮已經足夠。沒有必要去浪費因為產量上不來,而生產數量始終無法滿足需要的新式反坦克炮。

  結果當初製定計劃的華北方麵軍作戰參謀,卻是沒有想到計劃始終沒有變化快。在抗聯東線穿插集群越過平津鐵路之後,這個三十二師團因為已經是距離河北戰場最近的一個師團,便被匆忙拉上陣來。

  該師團行動因為過於匆忙,重武器攜帶的數量,不足編製的三分之二。甚至在師團主力出的時候,因為該師團炮兵聯隊挽馬沒有湊齊,師團炮兵聯隊總共就隻來了三個中隊。射炮和步兵炮,隻能拆卸開來靠人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