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9:01      字數:3607
  杜開山指了指指揮部外邊的群山搖了搖頭,沒有管身邊葉有些不敢相信的臉色,繼續道:“日軍炮兵陣地部署的很巧妙,我軍的炮兵無法壓製住他們的炮群。{[ 〈((〔〔({<但是控製著製高點的日軍炮兵,卻可以輕易的將炮彈砸在棱線,以及已經變成正斜麵的反斜麵陣地上。”

  “在正斜麵陣地失守之後,使用製高點上的山榴炮,縱深隱蔽工事群內的野炮。封鎖棱線附近的我軍,切斷我軍一二線攻擊部隊之間的聯係。在動用步兵炮群和迫擊炮群,壓製控製了正斜麵的我軍。逼迫我軍起攻擊的部隊,隻能的盡快進入反斜麵。”

  “而其部署在反斜麵後方,日軍主陣地上的交叉機槍火力,以及步兵炮、迫擊炮,甚至小口徑直瞄火力卻正好覆蓋到我進攻部隊。也就是說我軍攻擊部隊,一旦進入其反斜麵陣地,就等於自己主動跳進他們的火網之中。”

  “這個時候我軍的炮火卻夠不到反斜麵上的敵軍,最多也就能壓製二道防禦的日軍。最關鍵的是小鬼子下了死力氣,將炮兵都搬上了山不說。在周邊製高點上炮兵,又都部署在半地下工事或是我軍炮火死角之內,我們的炮群根本就無法壓製他們。”

  “媽的,這種正反斜麵結合的戰術,是我軍在山地防禦戰之中,一種慣用防禦戰術。小鬼子現在學會了這一手,現在拿過來對付我們了。而且從現在已經現的工事修建情況來看,他們也是有意識的采取這種戰術,主動放棄了在各個正斜陣地與我軍爭奪的想法。”

  “他們的九二步兵炮,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當迫擊炮使用。在加上數量眾多的迫擊炮,與部署在縱深的山炮、榴彈炮形成火力網,讓我軍即便占領正斜麵陣地也很難站住腳。無法使用迫擊炮,來打掉他們的反斜麵工事群。”

  “同時一線攻擊部隊自身攜帶的六零炮威力又有限,對他們大部分的反斜麵工事群,都很難起到作用。這幫小鬼子修建工事的重點,都放在了反斜麵陣地上。正斜麵的工事,反倒是以戰壕為主。”

  “一旦正斜麵失守,守備部隊全軍退入反斜麵陣地。在我軍攻擊部隊,被敵炮火截斷後,則采取以小隊建製輪番衝擊的辦法。這麽一搞,我軍即便是搶占了正斜麵和棱線,也很難在敵軍陣地上站住腳。”

  “其炮兵將整個戰場都已經設定了標尺,多種火炮根據性能不同,組成的炮群分別壓製正斜麵與反斜。我們的迫擊炮群上不去,上去了也站不住腳。其對棱線火力的封鎖,使得我們直瞄火力,也很難打掉他們苦心修建的反斜麵工事群。”

  “這個本鄉義夫這一手,是讓我們的兵力消耗在這山地之中,逼著我們提前動用預備隊,以便給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展開,創造一個有利條件。因為我們的預備隊是有限的,不可能填補周圍所有戰場的空缺。”

  “攻擊作戰與防禦作戰不同,因為要保證進攻的部隊有足夠的攻擊力。攻擊作戰的部隊傷亡達到一定的比例,就必須要撤下來休整。如果傷亡過大,我們就是不想動用預備隊,都不太可能。他本鄉義夫還在這裏死打硬拚,估計等的就是我們動用預備隊。”

  杜開山的話音落下,葉微微一愣,便隨即反應過來道:“您的判斷是眼下小鬼子采取這種戰術,就是想把我們拖垮、拖疲,逼著我們提前動用預備隊,造成我們身後在兵力部署上的空虛,然後給他們創造突圍的機會?”

  “您的意思是本鄉義夫,早在撤到中固至柴河堡一線的時候,他們就準備尋找機會撤退?杜司令,這不太可能吧。如果本鄉義夫這麽做,他不是把左翼的清水規矩的側翼,全部都給暴露出來了嗎?”

  杜開山拿起紅藍鉛筆,在地圖上幾筆畫出一個三角形後道:“你小子就是死腦筋,你怎麽就認為日軍隻會死打硬拚,不會見勢不妙開溜?現在已經不是幾年前,日軍占盡絕對優勢的時候了。打的疼了,自然也就接受教訓了。”

  “過去我們無論是打了日軍任何一部,都像是捅了螞蜂窩一樣,周邊的日軍會拚命的增援。但時過境遷,小鬼子早就沒有那個底氣了。現在是咱們占據著絕對的優勢,這一點他們很清楚。”

  “的確本鄉義夫如果一撤,整個中長鐵路以西清水規矩的側後方全部暴露,但那要看什麽時候。如果我們還沒有切斷這個四十四軍,與其所謂的三十軍之間的聯係,他自然不敢輕易的就撤退。”

  “但眼下我們已經切斷了中長鐵路沿線,關東軍這兩個軍之間的聯係,他自然不會在這裏繼續死守下去。因為對於關東軍來說,如果眼下四十四軍還有救的話,那麽三十軍已經沒有任何救援的價值了。”

  “無論是關東軍,還是他本鄉義夫中將這個道理都很清楚。我估計這個時候,恐怕關東軍已經給這兩個軍下達了突圍命令。三十軍他們是盡人事,但眼下元氣還在的四十四軍,恐怕關東軍還是想要救出來。”

  “而且我們麵前的這個本鄉義夫,我感覺這個家夥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死守一線。他的最初打算,應該還是看戰局而定。如果一線能夠拖住我們攻勢,那是最好不過的。如果拖不住我們的攻勢,就順勢撤到二線陣地。”

  “利用這裏的地形以及修建的工事群,遲滯並消耗我們一定的實力,然後或是西撤撫順,或是南下退守沈陽以西地域。卻沒有想到我軍攻擊開始,短時間之內便打開了中長鐵路兩翼的日軍防區。”

  “最關鍵的是,這個家夥沒有預料到三十軍會垮的這麽快。盡管他收縮兵力的度並不慢,但是我軍通過兩翼穿插合圍,搶先封死了其南撤的路線,並搶占了沈陽切斷了他們最後的撤退路線。”

  “同時這個家夥也沒有想到,我們的動作比較快,將其圍困在了其二線防禦體係內。但形勢在變,這個家夥調整的也不慢。他知道隻要中長鐵路以西的三十軍還在堅持,我軍就不可能集中所有的精力對付他。”

  “所以他才一邊利用其二線防禦體係,修建的特殊種類的工事群,與我軍盡可能的打一場消耗戰,盡量的削弱我們的兵力、突擊力,逼迫我們提前動用預備隊,為他們突圍創造一個合適的機會。”

  “這個本鄉義夫很狡猾,他知道一仗不打就撤退,別說關東軍那裏交待不過去,就是日軍大本營也饒不了他。所以他在中固至柴河堡一線,與我軍打一場消耗戰,也算是對日軍大本營和關東軍一個交待。”

  “而且這個家夥應變的能力很強,現後路全部被我軍切斷後,便耐下性子一邊利用地形削弱我軍的兵力,一邊調整計劃重新尋找突圍的機會。因為他很清楚,不將我軍削弱到一定程度,他們即便是突出我們的合圍圈也是跑不掉的。”

  “原因很簡單,在這缺乏公路的山區地形之中,他們的撤退行動不可能抱成一團。一旦分散撤退,在我軍追擊以及兩翼包抄之下,他們能撤出去多少,那就恐怕天知道了。不把我們消耗到一定程度,被我們追擊上他們就死的更快。”

  “如果不是考慮到這些東西,那麽戰前他也不會將工事的重點,全部修建在反斜麵陣地上。並在戰鬥打響到現在,與我軍爭奪的重點,都放在了反斜麵的陣地上。這麽違背常理,甚至可以說反其道行之的戰術。”

  “正反斜麵相互配合、依托的作戰體係,是我軍在山地防禦作戰之中慣用的戰術。這個家夥不僅照搬了我們的戰術,甚至還劍走極端。就連棱線部位都放棄了,利用正反斜麵與縱深正斜麵火力體係結合的戰術,一點點的消耗我們的有生力量。”

  “隻要我軍動用預備隊,他們肯定會選擇一個方向突圍。搞不好,在中長鐵路以西戰局已經糜爛,其側翼已經受到嚴重威脅,並有些吃緊的情況之下,他們現在就已經在準備突圍了。”

  “看來這個本鄉義夫,對咱們的戰術研究的很透徹。我說他們怎麽會隻丟掉了幾個據點的情況之下,輕易的放棄了整個一線防禦。原來這個四十四軍的整個防線最核心的部位,就在盛家屯、郭家溝、靠山村的三角形地域。”

  “而這個三角形核心地域,外麵的鬆山堡、英城子、張家堡子、金場,隻不過是其外圍的幾個支撐點而已。至於西麵以馬家寨周邊山地為核心的中固至陳家屯一線,隻不過這個核心區向西展開一條屏障,或是說分散我軍兵力的一個築壘地域。”

  “當然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說是他們整個防禦線上,另外一個三角形防禦體係。這兩個防禦體係,左右相互配合。其主要炮兵居中策應,爭奪重點放在他們二道火力可以控製的反斜麵陣地上。”

  “在這麽打下去,我們的傷亡會越來越大。馬家寨是陳家屯以西,日軍整體防禦的核心地帶。而雙台嶺則是日軍防禦體係的最核心部位,左翼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拿下這兩個點,就等於在陳家屯東西兩線,日軍核心部位上各打進了一個釘子。”

  “到時候我們可以這兩個點為一個支撐點,撬動日軍整體防禦體係。我就不信這個小鬼子的防禦體係,就是一個砸不開、嚼不爛的鐵核桃。要是總部的那個蘇製一百六十毫米重迫擊炮團在我手,我早就砸開他們的烏龜殼了。”

  “那玩意雖說比德製榴彈炮還重,可在這山地之中攻堅戰的威力也真大。最關鍵的是,那玩意的彈道好,打這種反斜麵陣地,絕對是攻擊利器。咱們手中的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還是有些威力不足。”

  “用兵力防禦重點在反斜麵陣地,這種我們自己的戰術來陰我,也真虧他們想的出來。奶奶的,這個本鄉義夫倒是比他的同僚,中長鐵路以西的清水規矩可是聰明的多了。這個看似兩全的招數,也虧的他想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