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亂拳打死老師傅戰術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9:00      字數:3617
  如果不是楊震在實施反擊的時候,在戰術製定上選擇了穩妥與突襲相結合,其中的突襲戰術始終把握在一個度上,而在戰術部署上沒有過於激進。為了應對隨時可能會出現的新敵情,在手中還是保留了相當多的預備隊。

  同時在具體戰術應用的時候,大縱深的迂回穿插,主要以保定以西為主。在保定至河間一線之間的裝甲部隊行動,更多的是分割日軍之間聯係,為正麵的突破創造條件。而在各個戰場正麵,則采取以步兵為主的淺縱深穿插。

  日軍也依靠自身慣有的韌性和武士道精神,盡管整體的陣型被衝的亂七八糟,尤其是側翼被打的七零八落,但是還在拚命的抵抗,恐怕第一天的戰果要大的多。搞不好保定戰場,當天就崩潰都有可能。可即便並未徹底陷入混亂,但日軍依舊在第一天就陷入了被動之中。

  相對於第一波就被打垮的左翼聯隊,其餘幾個方向的日軍,麵對抗聯的全線反攻,倒也沒有畏懼。其凶悍的程度依舊,並未因為整體戰局不利,而有任何的動搖。在各個戰場,拚命的在頑強抵抗,並不斷的想辦法將被衝散的兵力,盡可能向一起靠攏。』,

  就連側翼的被率先衝垮的那個聯隊,在繼任聯隊長的指揮之下,也在不斷的發起反衝鋒。雖說損失慘重,但這個聯隊還是在盡可能的拖住抗聯的部分兵力。以減輕正麵主力的壓力,為主力撤退創造戰機與爭取時間。

  當初在河間以西戰場,被六十六旅團偷襲得手之後,抗聯的部隊被配合抗聯作戰的華北兄弟部隊,評價在形勢發生極端不利於己的變化時,未接到命令之前不動如山,未出現過任何的動搖和。這一點,對於日軍來說其實也相差無幾。

  盡管眼下的日軍,無論是作戰意誌,還是各級軍官的戰略素養,與當初七七事變時期的那支日軍,整體上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內部也多少產生了一定的厭戰情緒,但這些野戰師團的下降程度,卻是相當的有限。其戰鬥作風,依舊保持著凶悍。

  其作戰意誌之堅定,抵抗之頑強,也並未比自己的對手真正弱到哪裏去。甚至在保定與高陽之間的戰線上,日軍六十八師團的六個步兵大隊中的一部,與當麵發起反擊的抗聯部隊打起了對攻戰。

  可無論日軍如何的凶悍,但裝備上的懸殊,也讓整體的局勢在不斷的惡化著。一支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軍隊,在無險可守的冀中大平原上,幾乎很難抵擋的住擁有大量坦克機械化部隊的對手衝擊。

  盡管日軍各部在拚命的抵抗,可戰場的主動權依舊在第一天便易手。整個河間以西戰場上的日軍,陷入了苦戰之中。正麵雖說還能勉強支撐,但是在側翼,抗聯的迂回穿插部隊,始終不斷的在突破著日軍的防線。

  戰至當天落日,抗聯反擊部隊在進展最快的高陽與保定之間戰線上,已經向日軍右翼的縱深突進了三十餘公裏。在進展最小的河間正麵戰場,在正麵的相當一部分地區,也向日軍縱深推進了十餘公裏。

  並切斷了在河間西南戰場商家林一線的,日軍六十四師團七十旅團的兩個步兵大隊,以及步兵六十九旅團的一個步兵大隊,與六十四師團主力之間的聯係。在保定北戰場與漫長方向,則利用之前形成犬牙交錯的態勢,與當麵日軍各部亂戰成一團。

  使其隻能看著自己的側翼,被抗聯的坦克集群摧枯拉朽一般衝的七零八落,卻根本就無法回身救援,而自己則被周邊的抗聯部隊死死地咬住。其實整個保定正麵一打響,在陳翰章有意為之之下,兩軍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混戰。

  保定正麵戰場真的是一場混戰,抗聯的部隊在發起攻擊之前,一線的指揮員曾經請示過陳翰章,是不是進行一下調整,收縮部分兵力用於重點部位的反擊作戰。畢竟眼下的犬牙交錯戰線,對於反擊的重點很不利。

  結果陳翰章卻是直接告訴他,排以上的部隊隻要還是保持完整的。與敵軍陣地在哪裏交錯,就從哪裏就地發起反擊。在反擊之前一線作戰部隊,不要有任何的動作,以免被日軍察覺。至於有可能引起的混亂,那就亂著打,越亂對全局越有利。

  炮兵的火力覆蓋的重點,不是在於日軍的前沿,而在其縱深陣地。重點就是日軍一線兵力與二線兵力之間的部位,以及日軍二線的兵力部署重點部位。至於兩軍對峙的最前線,不使用迫擊炮以上口徑的火力。

  要打就打成真正的戰役突然性,讓日軍摸不清楚保定戰場抗聯的真實意圖,是全線騷擾式的行動,還是真的實打實的反擊。不過在日軍各部的結合部,要作為攻擊的重點。但是也不要臨時調整兵力,而是在各部隊反擊方向做出部署。

  而且陳翰章上來,就將手中的預備隊,一個沒留的全部投入了進去。一些重點部位的攻擊,則由預備隊來承擔。他告訴一線各級指揮員,不要顧忌這個、那個,哪裏有槍聲就向哪裏打,哪裏有日軍就向哪裏衝。一句話,徹底的與當麵日軍攪合在一起。在主力完成合圍之前,絕對不能讓保定戰場上的日軍跑掉哪怕一個中隊。

  這麽一搞,非但日軍被搞糊塗了。就連抗聯的部隊打著、打著,沒有多長時間,前後就出現了脫節。畢竟各自進攻的方向不同,當麵日軍的兵力部署也不相同,各方麵的進度不可能一樣。

  抗聯反擊的部隊打亂了套,當麵的日軍也同樣打放了羊,雙方亂七八糟的徹底攪合到了一起。戰鬥態勢從原來的以日軍聯隊一級,抗聯團一級為主的戰鬥。迅速的演變成大隊或是中隊一級,甚至排一級的戰鬥。

  而這個態勢,正是當初苦心部署的陳翰章想要要的。這麽一來日軍既摸不清楚自己的重點進攻的部位,也無法集結起來兵力。而他的這種戰術運用方式,全世界那所軍事學校的教科書,也從來沒有教授過。

  的確也正如陳翰章所預料的那樣,當他的反擊戰打響之後,的確將當麵的日軍給打蒙了。有這麽打反擊戰的嗎?連一個攻擊重點都不設,就這麽亂七八糟的一衝,搞的日軍該怎麽防禦部署都不會了。

  兩支軍隊就像一群地痞打架一樣,什麽戰術運用,什麽火力支援,都給丟到了一邊去。遇到對方就算兵力對比懸殊,但我打不過你,可我抓到你的哪個部位,就拚命往哪裏下死手的王八拳,誰扛不住先倒地就隻能用認倒黴了。

  不過在場麵上,一天的混戰下來。基本上自動火力多,小口徑直瞄火力多,火力配置更加合理的抗聯占了便宜。在抗聯清一色的自動步槍麵前,日軍打這種毫無章法的戰鬥,明顯相當的吃虧。

  這一戰看起來是亂打一團,但在攻擊之中始終保持著一定有規律的節奏。陳翰章是亂有亂的章法,可不是真的放羊戰術。他的這個戰術部署,可是完全按照自己的火力配備和特點來的,更是出於對自己部隊的了解和信任。亂拳打死老師傅,也就是這麽幹的。

  但這樣的戰鬥,並意味著要始終持續下去。陳翰章還在在戰鬥之初,就劃定了一條界線,並在日軍陣地的縱深部位規定了一些集結點。各部隊在穿插、攻擊的時候,無論怎麽亂,都要朝著這些集結點去打。

  隻要部隊臨近這條界線,就必須要就近集結。並不一定要歸還本建製,但是必須要集結起來。因為到了一定程度上再這麽打下去,那就很有可能是自己找死了。該放出去的時候,必須要放出去。但是到了該收緊拳頭的時候,就必須要收緊。

  盡管日軍在滿城至保定戰線上的幾個聯隊長,拚命的試圖將到處都在亂戰的部隊集結起來。但整個混亂的戰線,哪裏是那麽好集結的。就連自己聯隊部也不斷受到威脅的情況之下,幾個聯隊長也隻能按下性子來,一點點的想辦法將混亂的部隊重新收攏起來。

  陳翰章的這一手,直接讓內山英太郎在保定周邊全線撤退的計劃,徹底的化成了一堆泡影。但如果他選擇放棄那些處於混亂的部隊,那麽也就意味著他的想要撤退出來的兵力,也就大部分丟光了,整個撤退計劃也就沒有了任何的用處。

  麵對著撤無法撤,進也無法進的窘迫局麵。內山英太郎隻能命令各部,不惜一切代價的集結、收縮。該丟的東西不要舍不得,一時撤不下來的小股兵力,就讓他們為天皇盡忠。無論如何也要搶在,敵軍在自己身後構築的合圍圈完成之前,全軍撤出保定戰場。

  相對於其他方向的進展速度和進度,眼下最鬱悶的恐怕就是向著清風店一路快速突進。沿途並未遭遇到大股日軍的攔截,小股日軍攔不住的熊伯濤所部,於當日黃昏便進抵清風店一線。

  該部在抵達清風店一線之後,未進行任何的修整,便與日軍防禦兵力展開激戰。準備在行進間占領清風店,以便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向北攻擊,以配合正麵和側翼的兄弟部隊,盡快的完成對保定之敵的圍殲。

  但卻出乎所有人意料,熊伯濤在行進中占領清風店的計劃,並未沒有達成目的。反倒是在清風店,陷入了膠著。而清風店未能在第一天被拿下來,成了此次全線反擊打響之後,第一天唯一未能實現的目標。

  在保定戰場全麵打響的同時,在保定戰場的身後滹沱河兩岸以及冀南地區,重新組建後的冀魯豫軍區,集中了兩個旅外加上兩個獨立團以及部分地方武裝。在山東軍區一部,以及北上的新四軍四師一部,對石德鐵路以南地區的日軍留守部隊,發起了全麵的進攻。

  重點是平漢線上的正定、元氏、高邑、內丘,以及日軍在冀魯豫根據地內控製的重要據點,南宮、武邑、束鹿。以徹底的切斷平漢鐵路南線,並徹底的打通與太行山以及山東軍區之間的地麵聯係。除了全線恢複冀南區之外,還以一部分兵力打通並恢複水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