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9:00      字數:3630
  盡管這位史迪威中將此次來東北,並未得到美國政府的授權。即便美國駐抗聯軍事代表團,事先也不知道他的這次行動。與英國人聯手搞砸了緬甸戰局,現在又合夥將印度戰局也快要搞砸鍋的這位美軍中將,為了緩解危局是什麽也都顧不得了。

  不過讓這位老兄急三火四的跑來東北,是不是單純的因為戰局的影響,背後還有其他的原因,楊震也並非是完全猜不出來。這位在政治鬥爭上,明顯不是對手的老兄這次來東北,恐怕也是受了某位高人的指點。

  恐怕這位老兄未嚐沒有想要利用中國國內複雜的政治形勢,給自己創造一個漁翁得利的機會,以便實現自己在某些方麵的宏偉藍圖。這位老兄連幹掉中國最高領導人的事情,都能做的出來,還有什麽做不出來的。

  麵對著這位不請自來的家夥,楊震幾乎是頭大如鬥。在他看來這個眼高手低的家夥,這個時候跑來東北,存粹就是吃飽了撐的。現在的抗聯自己兵力都有些捉襟見肘的感覺,上哪去找兵力跑到萬裏之外的印度,增援屁股冒煙的美英軍隊?

  在四二年下半年至四三年年初這段時間之+,內,關東軍補充的速度相當的快。至四三年初,關東軍基本上已經補充完畢戰損,甚至還擴編了兩個師團。按照抗聯目前掌握的情報來看,當下關東軍的戰鬥力基本全部恢複。

  而抗聯的補充兵員和裝備,現在隻滿編了三分之二。尤其是戰術飛機,現在抗聯更是數量嚴重不足。麵對著當麵的關東軍,抗聯自己都感覺到壓力極大還去印度攪合?更何況那裏還是心懷叵測,極端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的地盤。

  再說了在印度你們美英軍隊,足足有英印軍一個集團軍兩個軍、兩個裝甲旅,數個獨立坦克團,以及撤到印度的英緬軍兩個師,美軍兩個所謂旅級,但總兵力實際上達到的師一級的作戰部隊,一個特遣支隊外加兩個軍的中國遠征軍。

  僅僅航空兵就有美軍一個航空隊,英軍的皇家印度空軍幾百架作戰飛機。還裝備有大量的坦克、火炮,這麽強大的兵力,就算有印度軍隊大規模的反水,可這戰役打成了這個樣子,英國人在中間恐怕沒有起到什麽好作用。

  說實在的楊震對於印度戰場如此快的崩潰,也趕到相當的意外。有著一千多架飛機空中支援,幾百輛坦克和上千門大口徑火炮的美英軍隊,居然沒有頂住日軍幾個師團的進攻,換了誰都得大吃一驚。

  隻不過在了解了英軍實際戰況之後,楊震也不由得感歎一句,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位史迪威中將外加英軍第十四集團軍前後兩任司令官,就是一群再好的戰機都能錯過的豬。

  尤其是這位史迪威中將,在日軍全力進攻英帕爾,其在緬甸北部防線已經空虛的情況之下。卻在英國人的要求之下,不顧英軍在英帕爾一線,駐紮了兩個軍將近十四萬重兵的情況之下。

  居然放棄從側翼迂回日軍的有利時機,擅自做主將中國駐印軍的兩個軍調往前線,接替不可靠的印度軍隊。結果日軍的攻勢雖說暫時遏製住,但是最有利的戰機卻是白白的錯過了,將整個戰局打成了與日軍麵對麵硬頂的局勢。

  如果他當時不理會英軍十四集團軍司令吉法德中將的要求,而是按照十四集團軍下屬第十五軍司令官斯利姆中將的要求。指揮相對於重裝的英軍來說,算的上輕裝部隊的中國駐印軍從科希馬以北直插密支那。

  不僅可以重新打通中國對外聯係的地麵通道,而且還可以直接威脅到進入印度日軍的側翼和大後方。緬泰鐵路還處於興建之中,日軍在緬甸因為補給的原因,兵力總數還是有限的。此次進攻印度,緬甸北部隻有一個師團的兵力。

  如果趁虛而入,以輕裝的中國遠征軍直插密支那,包抄進攻印度日軍的側翼。那麽日軍至少也要從印度戰場抽調回相當一部分兵力,除非他們可以接受放棄緬北。而且這兩個軍雖說一百毫米口徑以上火炮配備數量不算多,每個軍隻有十二門。

  但是七五山炮與各種口徑的迫擊炮,數量卻是相當的充足。尤其是步兵武器,已經全部換為清一色的美製裝備。在加上大半年的整訓,無論是戰術還是裝備,都有相當大的進步。說是裝備不完整,是指的缺乏坦克一類的突擊力量,以及大口徑火炮數量略有不足。

  原來預定裝備給中國遠征軍的三十多門美製一零五榴彈炮,以及兩個一五五榴彈炮營,被英軍私下扣留給自己使用。而且準備給中國後續抵達印度訓練軍隊換裝的裝備,大部分被英軍私吞,並不是指的這兩個軍裝備太差。

  這兩軍麵對日軍一個分布在滇西至緬北廣大區域的一個師團,未必就沒有一戰的能力。而日軍如果從泰國境內增援緬北,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即便部署在緬甸南部,準備防範美軍在緬甸沿海登陸的日軍主力,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輕易北上。

  當然這一線要翻越緬北一係列的熱帶雨林,還要再一次的翻越被稱之為野人山的枯門嶺。但眼下的情況,已經與當初遠征軍大潰退的時候大不相同。美軍在印度部署的幾百架運輸機,完全可以滿足兩個軍的輕裝部隊空中補給。

  如果他能協調重慶方麵,同時在滇西發起反擊,甚至收複整個緬北也不是一點希望也沒有。恐怕英帕爾會戰不至於垮的這麽快,至少緬甸的日軍不會如此毫無忌諱的西進。但他卻不顧現實,隻顧著英軍的要求,將兩個軍的機動部隊,一點點的消耗在英帕爾以西的高地的防禦戰之中。

  麵對著這樣豬一樣的隊友,楊震是堅決一個連都不會交給他的。這種人無論給他們多少兵力,都隻能讓他們白白的浪費掉。即便現在楊震最欣賞的,之前飽受排擠並不被信任,卻是整個緬甸戰役之中,英軍所有將領之中表現最好的那個斯利姆中將。

  現在已經正式接任英軍十四集團軍司令官,以及一線的作戰指揮。但楊震就算單純的從軍事觀點上,也不會將自己的部隊交給這麽一群豬一樣的隊友。眼前的這位老兄,除了野心很大之外,其戰略、戰術修養和水平,幾乎已經可以用拙劣來形容了。

  再加上他過於遷就英國人的一貫習慣,以及英國人一向自私自利,隻顧自己,不顧自己盟友死活。堵搶眼你去,腳底下抹油我去的風格。無論壓力再大,楊震也不會交給他們任何部隊。楊震的態度隻有一個,你堵搶眼愛找誰找誰去,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至於同樣心懷叵測的家夥信誓旦旦保證,隻要抗聯抽調三到五個師的兵力調往印度,由他負責所有的重武器全部換為美製裝備,在楊震看來近似乎信口開河的保證,楊震更是壓根一點都不信。

  別說現在已經接受了蘇聯人從斯大林格勒戰場上繳獲大量裝備,近千輛坦克、大量的半履帶裝甲車,各種火炮的楊震,對美製地麵裝備並無太大的興趣,就是有他也不會為這個家夥去擦屁股。

  雖說這些裝備目前都處在拆東牆、補西牆的維修之中,而且大口徑火炮的炮彈數量寥寥無幾。但在加上美國援助的部分裝備,畢竟目前重裝備的短缺狀態已經得到了一個有效的彌補。在這批重裝備維修完畢之後,部隊重裝備已經基本處在了齊裝滿員的態勢。

  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為了那些空中樓閣一樣的美製裝備,去趟這灘超級渾水。冒著去引發國內政治地震的影響,去為美英堵搶眼。更不想自己的部隊,被人家當成犧牲品給白白的浪費掉。如果現在他能接受出兵印度,還不如當初直接答應美英的要求,調兵去東南亞協防。

  此次滇緬會戰,重慶方麵出動的三個軍中,另外兩個軍無論從裝備上,還是戰鬥力來說的確都算得上二流部隊。但是其主力第五軍,可是中央軍係統中最精銳的一個軍,甚至可以說是壓箱子底的一個軍,更是僅有的一個配備了機械化部隊的蘇械軍。

  該軍所屬的二百師,更是重慶方麵中央軍係統精銳中的精銳。無論是火力配置,還是各級指揮官的配置,在重慶方麵所屬幾百個師之中,可謂是絕對一頂一的,堪稱中央軍的第一精銳部隊。

  然而這支重慶最精銳的部隊,卻在滇緬會戰之中,被眼前這位老兄與英國人聯手搞的連半身不遂都沒有保住。一個完整的機械化軍,本就極端缺乏的重裝備全部丟掉,主力幾乎全部餓垮在野人山中的教訓,楊震可是一直在記著那。

  這個家夥低劣的指揮能力,眼高手低再加上過大野心。再加上心懷叵測的英國人,楊震是堅決不會去趟這攤渾水的。自己本錢不厚,沒有那麽多的本錢,讓他還有英國人去揮霍,即便是美英兩國拿著援助卡自己也不行。

  麵對著這個家夥的喋喋不休,威逼加上利誘,楊震卻是始終左右而言,沒有給予他任何他想要的答複,最多也就勉為其難的答應研究、研究。至於什麽時候能研究出一個結果來,楊震也沒有給予他任何的回答。

  而對於楊震的真正想法來說,這個研究是戰爭之前絕對不會結束的。中國人最擅長的太極推手,對付這個咄咄逼人的家夥,是最好的一個方法。當然楊震想要像上次一樣,將這個家夥氣跑也不是不行。但那隻是最後的一個辦法,盡可能的還是不采取為好。

  上次有霍普金斯在,也是因為特殊局勢之下的特殊需要,自己才與這個家夥頂了牛。至於眼下,自己則還犯不上與這個家夥置氣。針尖對麥芒是一種手段,不是必須的情況之下,最好還是不要用。

  很明顯,這個家夥對楊震的回答並不滿意。但楊震態度堅決,此事需要從長計議,研究之後再說。至於現在就點頭,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出兵域外是大事,沒有一個詳盡的計劃和方案是不行的。研究、研究,就成了楊震最好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