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9      字數:3618
  至於舊廣武,隻能派出少量的警戒部隊控製,以及部分炮兵封鎖舊廣武至雁門關的公路。舊廣武方向的防務部隊,眼下傷亡幾乎也同樣餘燼的部隊,卻是已經無論如何也派不兵力出來擔任防務。

  而這一戰搞的目瞪口呆的不僅親臨一線的老總,還有在晉綏軍區途徑晉北時候,被老總留下來,此次也帶來觀戰的各個縱隊、旅、團、營各級部隊的副職。當他們知道對麵的日軍足足一個聯隊之後,大家誰也沒有說話,都陷入了良久的沉思之中。

  放下望遠鏡,老總看著身邊的各級幹部轉過頭道:“你們不要羨慕他們的裝備,這些裝備咱們早晚也都會有的。中央已經決定,此次戰役結束之後,各大區的部隊輪番到東北整訓、換裝。我讓你們看的是他們在作戰之中的步炮協同戰術,還有在攻堅作戰之中的戰術運用。”

  “你們都是一線帶兵的人,也都是未來部隊擴大後軍事主官的第一人選。我這次之所以將你們留下來,組成一個觀戰團,參觀抗聯的此次作戰,就是讓你們好好的學習一下,在裝備水平提升之後,我們在戰鬥之中應該怎麽去打。”

  ~,“裝備上去了,對指揮員的要求也更高了。我們不能裝備上了,但還是過去的老一套。過去紅軍時期,一個方麵軍的炮兵加在一起,沒有你們現在一個旅多。在東渡抗日之後,我們的炮兵數量更少。現在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改變,但我們該怎麽去打,就值得我們好好的考慮一下。”

  “今天帶你們來,不是來看熱鬧的,更不是讓你們來真的參觀的。說白了,就是好好的學習。不僅要求你們帶著眼睛來,更要求你們都帶著心來。我現在想聽聽你們現在,都有什麽心得體會。”

  老總的話音剛落,那邊的晉綏二縱隊副司令猶豫了一下後道:“老總,這次戰鬥我仔細看了一下。發現他們的戰術很特別,在整個戰鬥之中各級部隊分工很明確。即便是班一級,也有各自不同的戰鬥分工,作戰編製直接下到班一級。每個戰鬥班的每個戰鬥小組,都有詳細的分工。”

  “這些戰術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卻相當的實用。在後方縱深火力掩護下的多點滲透式進攻,隻要打開一點則可全線突破。老總,他們采取的這個戰術與日軍慣用的進攻戰術,到是有幾分相似,但又不完全像。”

  “與日軍的慣用攻擊戰術相比,攻擊點的選擇上多了很多。當然一線的壓製火力,也不在是日軍的九二重機槍和擲彈筒。他們的無線電通訊配備到連一級,在戰鬥之中一旦受到日軍火力攔截或是壓製,可以呼叫後方的炮火支援。”

  “這個標準,連日軍都沒有達到。日軍的步兵與炮兵的聯係,主要還是通過旗語和有線通訊。但這隻是表麵現象,他們能這麽做,我想他們的連一級部隊,應該不是配備了炮兵的觀察員。就是連一級的幹部,至少也懂得炮兵坐標的測算。”

  “因為這樣才能發揮更好的前後方的協調作用,尤其是炮兵的火力支援,更不會誤傷自己人。還有一點是他們的炮兵可以根據前邊觀察員的測算,實施方位射擊。並可以實施炮兵的超越射擊,可以不依賴炮兵陣地自己的目視觀察實施盲射。這一點我們的炮兵,目前還遠遠的做不到。”

  “他們的小口徑直瞄火器的數量很多,對付日軍一線機槍工事很有作用。我感覺這些武器,就是為了對付日軍工事而設計和製造的。而且他們在攻擊之中,很善於利用地形的掩護。這個他們口中的一點兩麵,三組一隊的作戰方法,我感覺可以全軍推廣。”

  “另外,他們每次戰鬥在對炮兵使用上,都要針對目標的不同對使用的炮彈數量,做出一定的預算。在炮火的使用上各負其責,師團營各級分工明確。擅長使用各種火炮,編組成炮群作戰。”

  “而且對炮兵的使用上,很注意前後方的聯係。他們在炮兵戰術上,一看就是下過苦工的。這炮彈打的,一個個的彈坑像是尺子量的。這一點,咱們短時間之內還做不到。老總,咱們的底子實在太薄了。也沒有那麽多的專業人員,大部分的幹部培訓時間太短。甚至很多人,接觸大炮的時間都不長。”

  對於這個縱隊副司令員的評價,老總很滿意的點點頭道:“這一點上,你看的還是比較準的。他們的戰術的確是以日軍進攻戰術為基礎,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改良的。但在炮兵的使用上,卻是明顯超過日軍。”

  “不過我要說的是,他們的連以上幹部,都至少要懂得一部分的炮兵引導知識。要不然你報錯一個坐標,那倒黴的不單單是日軍了。大炮可不長眼睛,兩軍相接他可分不清誰是自己人,那個是日軍。”

  “我今天將你們帶來觀戰的主要原因,就是想通過這一戰,讓你們學習什麽叫做現代化的戰爭。裝備上去了,觀念也要改變。我聽說包頭一戰,你們中間有些幹部,對於炮兵的使用可是各有方法。”

  “有的人像是地主老財一樣,在戰場上摳摳搜搜的不舍得用。打了幾發炮彈,就馬上將炮兵撤回來。打出一發炮彈,都要你們這些做軍事主官的批準。團營一下,對中口徑迫擊炮的使用都沒有自主權。有的則大手大腳,對付日軍一個小隊,就打出了三五百發的炮彈。”

  “戰前對炮兵的使用沒有一個統一的計劃,到了戰場上亂打一氣,各級建製的炮兵任務不明確。對炮兵陣地的選擇也不是很注意,隻注意正麵火力支援,對於防空等其他的方麵不重視,下麵的意見也聽不進去。

  “我說同誌哥們,這麽做怎麽能行?你們就算就是發衣服,也不能亂發一氣,你也得按照身高和大小來吧。裝備上去了,觀念不上去怎麽行,指揮能力上不去,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和變化怎麽行?”

  “這次你們晉綏軍區主力南下靜樂作戰,我和你們司令員談了一下,為了部隊的長遠考慮,為了加快部隊的成長和建設,將你們這些副職都留了下來組成一個觀戰團,但更是學習團。就是讓你們與兄弟部隊學習一下,裝備上去了我們該怎麽做。”

  “中央已經與抗聯方麵談過,此戰過後華北各大戰略區,將分批進入東北抗聯根據地整訓。一是利用東北根據地的穩固,以及比較豐富的糧食產量。減輕老根據地現在承受的巨大人力、物力的壓力,盡快的恢複部隊和老根據的元氣。

  “第二點也是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部隊的整訓和學習,還有換裝新式的裝備。組建更多的炮兵和防空兵,加強一線作戰部隊的火力配置。所以你們不要羨慕現在的抗聯兄弟部隊,他們現在隻是一個樣板。在不遠的將來,你們也會配備和他們一樣的裝備。”

  “隨著形勢的發展,我們將來不僅要壯大我們的炮兵,還要建立各大戰略區的裝甲兵和航空兵。但是這些現代化的裝備怎麽運用,能不能真正的發揮他們本身的威力,還是要看你們這些擔任軍事主官的人,有沒有這個能力充分的去駕馭得了他們。”

  “抗聯的兄弟部隊,為了這些裝備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我們這些人,能不能不讓兄弟部隊的鮮血白流,就看你們自己的把握了。為了盡快的適應眼下的戰爭局麵,減少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所付出的代價,盡快的讓我們的部隊掌握現代化的裝備。”

  “今天的差距,你們也都看到了。但我要和你們說的是,中央這次的決心很大,不換思想就換人。如果不能盡快的提高自己的指揮能力,那麽就讓出你的位置來,不要讓我們的戰士付出更多的鮮血。”

  “原來是沒有那個條件,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現在裝備上來了,我們也要不斷的提升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跟得上形勢的轉變。我們這支軍隊從弱到強,經曆的不僅僅是一場場的血戰,還有不斷的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們在長征那麽艱苦的環境之下,都沒有放鬆辦學。就是為了不斷的提升,我們各級指揮員的能力。但是現在部隊的規模大了,形勢也發生了變化,最關鍵的是對手也發生了變化,那麽就要求我們的各級幹部更應該抓緊時間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指揮水平。”

  “還有一句話,我再和你們說一遍。他們的裝備,都是靠著自己努力換來的。我以後不想在聽到有些幹部嘴裏麵說出什麽背靠蘇聯老大哥,比關內部隊有優勢,可以獲得蘇聯老大哥給的裝備。”

  “我告訴你們,這些裝備都是人家一槍一刀衝殺出來的。蘇聯方麵的確給了一些裝備這並不假,但更多的還是他們自己用命換來的,甚至是付出很大的代價購買來的。你沒有那個本事,就是端著金飯碗要飯都沒有地方去要。”

  老總這一番斬釘截鐵的話,讓所有來觀戰的晉綏幹部都沉默不語。今天的戰鬥,也給了他們太多的刺激。而在老總與晉綏觀戰幹部談話的時候,在新廣武北麵張莊至馬邑一線的炮聲,卻是越來越密集。

  解決了廣武一線的日軍,雁門關的日軍放棄了關外僅存的所有據點,全部撤回關內閉門不出。雖然原計劃的分割作戰,最終因為形勢變成了最終強攻,但此時陳翰章已經完成了從背後向二十一師團反擊的主動權。

  最關鍵的是,這一戰雖然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也正是這一戰,基本上全殲了二十一師團的八十一聯隊,砍掉了二十一師團的一個臂膀,並順勢切斷的二十一師團從雁門關到張莊的補給路線,為下一步作戰創造更好的戰機。

  在結束新廣武之戰後,陳翰章立即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張莊與馬邑的作戰上。他采取了三麵擠壓,騎兵坦克機械化部隊的衝擊力,一點點的將張莊、馬邑的日軍向張莊擠壓。試圖將北麵的日軍二十一師團兩個聯隊,盡可能的壓縮到狹窄的地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