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的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9      字數:3641
  對於郭炳勳的想法和建議,楊震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親筆起草了一封給挺進軍兩位老帥的電報,從挺進軍那裏抽調出三百萬發子彈,先調撥給太行軍區。留下的這部分缺口,由抗聯想辦法補齊。將庫存的德製武器外加上抗聯抽調的自己製造的衝鋒槍四百至,也以飛機運往大同。

  至於郭炳勳的其他建議,楊震最終還是沒有點頭。目前還是先解決老總提出的要求為主。至於其他的武器調撥,以及關內部隊的換裝問題,還是等到戰役全部完成,看繳獲的結果再做決定,這件事情不著急。

  接到楊震的電報,身上還兼任著太行軍區兼一二九師長,以及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的兩位老帥,更不會有絲毫的含糊。立即從後方儲備的彈藥之中,抽調了五百萬發子彈,緊急運往大同。

  其實他們也接到了老總的電報,而且司令員心一直在為留守部隊懸著。日軍去年連續發起的長達大半年的大掃蕩,以及殘酷的冬季大掃蕩,讓兩位老帥都很為關內留下的部隊擔心。此次日軍又發起對太行區的大掃蕩,更讓兩位老帥顯得憂心忡忡。

  即便楊≥,震不發來這個電報,兩位老帥已經決定從挺進軍抽調出一批精幹武裝,從察西南經晉東北秘密返回太行根據地,配合太行軍區的此次反掃蕩作戰。接到楊震的電報之後,兩位老帥更不會遲疑。楊震想要調三百萬發子彈,兩位老帥則直接抽調了後方儲備的半數。

  同時兩位老帥為了防止日軍對晉察冀采取類似的動作,從前線作戰部隊之中抽調出了十五萬發七九子彈。並繳獲的戰利品之中,抽調了四十挺輕重機槍,以及一千五百支三八式步槍,三十萬發六五子彈,十萬發七七口徑機槍彈,派出一支部隊利用日軍目前隻控製縣城,以及被抗聯吸引過去的機會,護送移交給北嶽區部隊。

  而在大同,陳翰章則與已經趕到晉北坐鎮的老總一同,研究護送抽調炮兵至太行軍區作戰的辦法。炮兵可不是步兵,護送這些大家夥,又要經過大片的敵占區,是需要費一番腦筋的。

  接到楊震的電報,雖然不知道一號用什麽辦法彌補自己抽調出大批炮兵之後,造成的火力空白,但是陳翰章還是在第一時間之內,便不折不扣的執行了命令。按照命令陳翰章除了將自己屬下兩個九四式山炮營,全部從一線撤下來,進行裝備檢修以及補充炮彈。

  從所有參戰部隊之中,按照團屬炮兵的實力,每個團抽調出一門一百二十毫米重迫擊炮,兩門八二迫擊炮的數量,又調集了一批迫擊炮。並從幾個師所屬一零七火箭炮營之中,抽調了兩個完整建製的連。

  關鍵是裝備的問題好解決,但護送至太行地區的辦法卻很困難。那些六零炮和子彈、手榴彈以及地雷好說,可以用起降距離短,可以使用簡易跑道的輕型運輸機,送往太行山。但是山炮和重迫擊炮,這樣的大家夥卻是讓人頭疼了。

  無論是老總還是陳翰章,都不是很讚同楊震抽調那麽多的部隊護送。這些九四山炮可以拆卸成十一塊,用馬匹馱運行軍。而且可以使用輕型飛機,空運過去一部分。如果抽調太多的部隊護送,不僅削弱了抗聯自身的機動作戰能力,還因為行動目標過大,反倒是更容易暴露。

  經過研究,陳翰章還是決定將全部的山炮拆卸開來,其中的七門采取空運的辦法。剩下的十七門,除了兩門以馬匹牽引隨時做好戰鬥準備之外,則全部拆卸開來以馬匹馱運。迫擊炮除了一個六零炮排隨時做好戰鬥準備之外,其餘的裝備也是全部以馬匹馱運。

  抽調一個騎兵營、一個坦克連、兩個步兵連,以及北嶽部隊一個小團的兵力,組成護送支隊,由剛撤回大同的蘇英奇指揮沿著公路向南穿插。而在晉察冀,副總指揮一個一個的給沿途各個軍分區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掩護這批火炮和炮兵安全穿過正太鐵路。

  同時由穆長秋指揮一個加強師,對渾源、廣靈、靈丘一線發起攻擊,吸引日軍的注意力,掩護這些炮兵利用日軍還沒有完成最後的部署,各部之間的空隙,將這批炮兵以及陳翰章從自己部隊之中抽調的大批防毒麵具、藥物等物資,運送到太行根據地。

  在與蘇英奇交待完畢任務之後,陳翰章還秘密給了蘇英奇一個完整的防化連,一百二十個繳獲的日軍毒氣發煙罐,以及一輛芥子氣撒布車,二百發九四式山炮使用的二苯氰胂毒氣炮彈,一百枚芥子氣炮彈,外加一批防毒器材和藥物。所有的馬匹,也全部配發了從日軍太原倉庫繳獲的馬匹專用防毒麵具。

  告訴他,一旦遭遇到日軍攔截,使用毒氣炮彈開路。日軍自身很重視防護力,這些毒氣炮彈不見得會發揮多少作用,但是可以使得日軍造成一定的混亂。給他突圍,創造一個戰機。但這件事情,暫時不要讓關內的兄弟部隊知道,以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猶豫了一下,陳翰章還是明白的告訴蘇英奇。這次他護送這批炮兵去太行根據地,但是在日軍掃蕩結束之前,安全的返回恐怕不可能了。陳翰章告訴蘇英奇,要做好留在太行堅持的心裏準備。

  那一個連的bt快速坦克,如果油料斷絕無法使用,就全部徹底的炸掉。不要有任何的心疼,一切以保護他們自身安全為最關鍵的。路上無論出現什麽問題,他蘇英奇都要保證將這批防毒麵具,以及火炮、炮兵,安全的送到太行根據地。

  太行軍區的兩個主力團,已經在正太路以南準備接應他們。但是在晉東北,隻能依靠他們自己。北嶽區以及晉察冀在正太路以北活動的幾個分區,會起到一定的配合作用。但是這一路上,主要還是依靠他們自己。

  之所以選擇蘇英奇,是因為他是關內抽調出來的幹部。遊擊戰經驗豐富,在關內部隊之中不僅有眾多的老戰友,配合方麵應該不會出現什麽太大的問題。而且在關內部隊幾年的地方部隊遊擊生涯,養成了相當強的獨立作戰能力。

  獨自的生存能力,甚至還要超過一般的抗聯軍事幹部。即便退路被切斷,要留在太行區堅持,依靠他的自身能力,也可以保證部隊的安全。在接到楊震的電報之後,陳翰章第一個想到的執行護送任務的人,就是他蘇英奇。

  接到命令,蘇英奇雖說多少有些猶豫。但是對於他來說,命令就是命令,這是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隻是他很好奇為什麽此次行動,上級沒有抽調楊繼財那個膽大包天的家夥負責,而隻點名讓自己單獨行動。

  這次行動如果由楊繼財那個家夥負責,以他腦子裏麵那些層出不窮的稀奇古怪點子,計劃實施肯定要順利的多。但陳翰章隻是告訴蘇英奇,楊繼財有更重要的任務。這次行動楊繼財無法參加,所有指揮隻能靠他自己。

  蘇英奇的老部隊,早在康保戰場就已經傷亡過半。新接手的一個團,再加上自己老部隊殘存部分,在太原城下也基本拚光了。此時他所指揮部隊剩下的骨幹,在返回大同之後,已經跟隨後勤補給車輛返回東北,作為架子部隊準備進行整補。

  被陳翰章留在西部集群指揮部,暫時擔任團職參謀的蘇英奇,除了自己的一個警衛員之外,此刻手中已經沒有任何的部隊。在兵力相對緊張的情況之下,陳翰章也沒有挑選其他的部隊,直接將他司令部警衛營中抽調了兩個連交給蘇英奇,擔任此次南下穿插作戰的主要力量。

  至於北嶽區配合的部隊,也是老總親自挑選出來的。在原政委已經在去年的反掃蕩作戰之中犧牲。在新任政委始終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之下,老總親自找那個團的團長談話。讓他在行動的時候,要服從蘇英奇的指揮。

  兩個人雖說分屬不同建製單位,但是兩個人都是團長。盡管無論是抗聯還是關內部隊,曆來講究的都是能上能下。但是畢竟大家都是帶兵的人,都是心高氣傲的主。大家職務都是一樣,憑啥你來指揮老子?

  此次護送人,抗聯抽調出來的部隊步炮協同能力強,並且受過地空火力協同訓練。北嶽區部隊熟悉地形、民情,精通遊擊戰術。這個團,也是北嶽區的尖子團。兩軍配合的好,此次護送任務事半功倍。如果協同不好,很容易耽誤大事的。

  但問題也就出在這裏,兩個團長都是心高氣傲,在自己部隊說一不二的主。這個時候配屬別人,還是同級幹部指揮。這脾氣和性格,能不能捏到一塊去,老總和陳翰章都有些擔心。

  所以老總才親自找他挑選出來的這個團長談話,就是為了避免出現之前晉綏部隊與抗聯在配合上出現的問題。之前晉北戰場上的晉綏部隊,基本上都是負責二線作戰,相互配合不好,還不容易耽誤什麽大事。但是這次南下護送炮兵去太行,一旦配合不好,那可就真的要出大問題的。

  其實老總有些多慮了。這個團長是蘇英奇在四方麵軍的老戰友,還是他當班長的時候,他帶出來的兵。脾氣又不像他那樣,一上來不管不顧的。再加上在長征途中,跟隨自己的部隊被並到了一軍團,又沒有參加西征。

  抗戰開始在一一五師分兵的時候,與挺進軍政委一同留在晉察冀。隨著部隊的發展與壯大,像他這樣的軍事幹部自然職務提升的很快。蘇英奇那個家夥一直沒有提起來,原因是出在他自己的身上,可怨不了別人。

  雖說在蘇英奇被調到東北之前,這個團長在職務上已經高於蘇英奇,實際上成為他的上級。但這個時候戰友之間槍林彈雨一同廝殺過來的感情,可不是後世酒桌上喝出來的。大家都是拎著腦袋一同廝殺過來的,老班長永遠是老班長。

  這個時候的幹部,也沒有後世的人那麽看重自己的官位,能上不能下。也一樣能上能下,服從命令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別說讓自己曾經的老班長指揮,就是換了別人來指揮也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