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9      字數:3643
  日本人如果要想恢複原來的生產規模,所需要的不僅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設備,以及重新建設廠房,以便一切重頭開始。還得從國內再派來一批技術人員,還有所有工廠所需的工人。

  因為他們派到太原西北煉鋼廠,試圖生產出鋼鐵的那些技術人員,連同太原城內的所有被霸占工廠的日本籍科技人員,也被楊繼財一掃而光。當然這些技術人員並沒有被槍斃,而是全部押往了晉綏根據地並轉送東北。

  這些人雖說自己也用不上,在日軍沒有戰敗之前,也無法使用。但是將這些人帶走,卻可以削弱日本人的元氣。盡管這點人連抽絲剝繭都算不上,更談不上傷到日本人的元氣。但在楊震看來,就算讓日本人少了一些可征集的兵員,也總比將這些人放回去好。

  戰場上決勝負,隻是擊敗對手的一個辦法。釜底抽薪,削弱其工廠的產能,才是一種徹底擊敗對手的方法。雖說以日本人眼下的科技和技術方麵,勉強算的上充沛的人力資源,不是太在乎這麽一點人才。

  但千裏長堤毀於蟻穴。即便一時不能徹底的擊垮日本人,但隻要一點點的釜底抽薪∠■,,有耐心的一點點抽絲剝繭。日本人這座看起來堅固的大廈,總有被徹底的抽垮一天。而這一點,楊震向來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早在楊繼財帶隊迂回穿插太原的第一時間,楊震就給他下達了命令。太原城內的所有日本籍知識分子,全部要抓起來。哪怕是錯抓一千,也不許漏掉一個。隻要漏掉一個,就唯他是問。尤其是日本人派到西北煉鋼廠的那些技術人員,一個都不許留下。

  隻是在短時間之內,實在分不清那些日本人是知識分子,那些是普通的商人,或是來中國混日子的黑社會成員。根本就沒有心思去鑒別的楊繼財,也就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將城內所有的日本人,隻要沒有逃入第一軍司令部的,不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個不剩的全都抓了起來。

  大哥告訴他釜底抽薪,楊繼財幹脆來了一個斬草除根。楊繼財帶走的不僅僅是日軍派到各個工廠的技術人員,就連隨軍的那些借機發戰爭財的商人,黑龍會的浪人也都一並被他抓走。

  而楊繼財在太原城內做的是如此的徹底,以至於在他臨走的時候,就連第一軍司令部周邊的馬路,都被他徹底的炸毀。太原城在此戰過後,十年之內都沒有能夠恢複元氣。用吉本貞一的話來說,整個太原城已經被徹底的去工業化,成為一座地道的農業城市。

  如果不是其戰略位置太過於重要,實際上已經無法再繼續作為第一軍司令部。隻是在晉北已經丟失的情況之下,太原如果再放棄,整個山西將再無法固守。尤其是尚屬大致完好的南同蒲和白晉鐵路,對於日軍維持在山西的局麵相當的關鍵。

  戰後日軍僅僅恢複北同蒲和正太兩條鐵路,就耗費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抗聯的轟炸機,可不是當年百團大戰時候,連炸藥都沒有的十八集團軍。整個正太鐵路上的橋梁和隧道,幾乎全部被炸毀。北同蒲鐵路上最長的段家嶺隧道雖說保存了下來,但是在朔縣以南的幾座關鍵的鐵路橋卻全部被炸掉。

  日軍雖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幾經搶修,但在抗聯不間斷的空襲,以及山西各個敵後根據地的大範圍,接連不斷的大規模的破襲行動,正太和北同蒲鐵路始終未能恢複原有的運行能力。

  直到駐山西的日軍,在晉北抗聯與周邊關內部隊的逼迫和圍困之下,最終因為無力為繼撤出太原,也未能重新恢複太原這個山西省境內交通樞紐的功能。反倒是成為一個日軍始終填不滿的大坑,吞噬了大量的日軍兵力以及又生力量。

  盡管在楊繼財撤退的時候,戰場周邊的日軍,從太原城內外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明知道太原城內外的敵軍要撤退。但是在抗聯航空兵傾盡全力的掩護,以及這些天始終一直被動防禦,卻不料在臨撤退時候,卻接連不斷發起戰術反擊敵軍的阻撓之下,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太原城周邊的敵軍撤的一幹二淨。

  但不管楊繼財采取了什麽手段,總算讓城南雙塔寺一線已經所剩不多的殘部,能夠平安的撤出陣地,與郝家溝一線的部隊匯合。而此時無論是城南還是郝家溝一線的守軍,經過這段時間並不長的苦戰之後,兩支部隊加在一起,七拚八湊也就剩下一個多營的兵力。

  好在空中掩護得力,雙塔寺一線部隊撤離的動作又迅速,楊繼財又在城南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再加上原本的郝家溝一線,又不是日軍的主攻方向。兩支部隊雖然損失慘重,但好在都撤了下來。

  兩軍匯合之後,立即趕往剪子灣一線匯合,此時手中可用之兵已經所剩無幾的蘇英奇。在兩軍趕到後,蘇英奇不敢在稍有耽擱,立即以楊繼財給他留下的幾輛坦克斷後,在已經轉移到臥虎山一線炮兵掩護之下,采取交替掩護邊打邊撤的戰術,撤向臥虎山一線。

  在抵達臥虎山之後,知道時間緊迫的蘇英奇,立即接替晉察冀四分區二團的陣地。但蘇英奇現有的兵力,即便加上晉綏那位八分區司令刻意留下的,以便在必要的時候,配合他們突圍熟悉地形的部隊,也隻能夠固守臥虎山主峰陣地的。

  看著原來擔任臥虎山一線防禦的晉察冀四分區二團,那位自己在紅軍時期老戰友,在見到自己身邊僅剩的這些部隊之後憂慮的目光。蘇英奇硬著頭皮,還是沒有接受他要留下的兩個連兵力的建議。

  見到蘇英奇固執的拒絕了自己的建議,他的那位老戰友隻能憂心忡忡搖了搖頭。帶著蘇英奇轉交的,他的部隊已經無人使用的武器。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在夜色之中最後一抹黑暗的掩護之下,利用三十二師團部署上的縫隙撤退。

  有著夜色的掩護,再加上熟悉地形,以及三十二師團的重點攻擊方向並不在臥虎山一線。傷員又被楊繼財提前帶走,基本上沒有什麽負擔。他們的撤退行動倒是沒有費多少力氣,便輕鬆的鑽了出去。

  待晉察冀四分區部隊撤離之後,蘇英奇看著自己一個加強團僅剩的這大半個營,再加上晉綏部隊兩個連的兵力,他沒有將兵力放在臥虎山上。而是與剩下的五輛坦克,一同部署在通向黃寨方向的隘口兩側。

  而在剪子灣一線兩輛底盤被打壞,但是炮塔還完好的坦克,則被他將炮塔拆卸下來安放到隘口兩側。手中就這麽一點的兵力,還要堅持到所有參與撤退的列車撤出向陽一線,蘇英奇心中真沒有太多的底子。

  單靠這麽一點的兵力,他別說守住整個虎臥山,就是能守住主峰都是問題。猶豫再三,除了一個連攜帶兩挺十四毫米機槍固守主峰之外,蘇英奇還是將主要的兵力,都放在臥虎山通向黃寨方向,以及北同蒲鐵路的隘口。守麵兵力不足,他也隻能想辦法守點了。

  在其餘的部隊都撤走之後,他要麵對的不僅僅是正麵的三十二師團。還有此刻已經進入太原城,正在向城北追擊的四十一師團一部。臥虎山雖說山勢比較險峻,但整體的山勢並不高。自己有限的兵力如果固守臥虎山,恐怕連半天的時間都堅持不下來。

  關鍵是自己手中的彈藥,已經所剩無幾。楊繼財給他留下的兩門加農炮的炮彈,也隻剩下二十多發。盡管楊繼財保證會替他解決掉身後追擊的三十二師團,讓他在必要的時候,將兩門沒有多少炮彈的加農炮炸掉。

  但是蘇英奇卻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那個總是愛冒險,腦袋裏麵總是充滿了陰謀詭計的家夥會有什麽辦法。能在周邊這麽多日軍,自己孤懸敵後,又帶著坦克和大炮的情況之下,掩護自己安全的撤退。

  蘇英奇倒不是擔心自己的安危。這些年槍林彈雨中的生活,讓他早就有心理準備。不僅要做好隨時在戰場上犧牲的準備,還要有被自己人肅反掉的心理。死,對於他來說早就已經不當做一回事。

  早在接到楊繼財為全軍總撤退擔任總掩護命令的時候,蘇英奇自己就已經做好犧牲在這裏的準備了。他不是自己怕死,而是心疼自己帶的這些此時已經久站之後過度疲憊兵,帶的這個團僅剩下的這點骨血。

  讓他更加憂心忡忡的是手上就這麽一點的兵力,在這巴掌大的地方。在既無縱深,也無側翼掩護的情況之下,要抗住日軍一個師團的進攻,就是全軍都打光了又能堅持多久?在自己堅持的這段時間之內,主力能不能安全的撤出去?

  隻是讓蘇英奇感覺到吃驚的是,在他撤到臥虎山一線之後,直到接到命令全線總撤退。與近在咫尺的日軍就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根本就沒有發起任何的進攻。不僅沒有發起進攻,而且就連控製整個太原東山的最重要據點牛坨寨都主動放棄了。

  盡管太原城周邊的劇烈爆炸聲,牛駝寨、大小窯頭方向,再一次響起了自己在康保戰場經曆過的那些巨大的震動,外加巨大的爆炸聲。也蘇英奇知道這是總部在不惜一切代價,削弱日軍戰鬥力,為自己撤退做準備。

  但蘇英奇依舊不敢相信,三十二師團居然連一次試探性的進攻都沒有。也琢磨不透為何有著一個完整師團兵力,幾天下來雖說傷亡也一樣不輕,但戰鬥力依舊保持很完整的三十二師團,居然把他晾在了距離太原城近在咫尺的臥虎山上。

  就這麽讓他在臥虎山消消停停的待了小半天之後,在沒有遭到任何攻擊。別說遭受阻擊和進攻,就連一發炮彈都沒有挨的,就這麽平平安安,一槍未發的撤出了距離太原城不過十幾公裏臥虎山。

  撤離臥虎山之後,蘇英奇不敢耽擱,帶著楊繼財留下的四十六輛在太原城繳獲的日本卡車,在坦克的掩護之下,沿著公路向石嶺關快速的撤退。這個時候的他,可沒有那個好奇心,去研究日軍為什麽不對自己發起進攻。這個時候不撤,還要等到什麽時候再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