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9      字數:3631
  看著麵前楊繼財年輕而堅毅的麵孔,杜開山猶豫了一下之後道:“原本老陳那裏,想要調你去擔任副參謀長.戰局複雜,他那裏現在可以獨當一麵的參謀有些不夠用。我到任之後,這才多長時間,已經連續發了幾封電報。”

  “隻是我現在手頭上執行這個任務的人選,巴拉來、巴拉去,還是沒有太合適的人選。老王琢磨了半天,最後想要讓你去。你小子的能力,我還是清楚的。你走了,我這裏一時也沒有合適的替代人選。”

  “不過盡管目前執行這個任務,你是最適合的人選。但考慮到這個任務的艱巨性,我不想一錘定音,我可以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你是準備接這個任務,還是去老陳那裏擔任副參謀長,由你自己決定。”

  “此戰太嶽軍區一部與晉綏八分區隻能提供部分支援,冀魯豫與冀南軍區部隊,此時剛剛進入晉東南,還在日夜兼程趕路。太行軍區需要擔負牽製正太鐵路沿線的日軍,也很難給予一定的支援。”

  “太嶽軍區主力,還在與四十一師團激戰,試圖拖延日軍增援大同戰場的速度。即便冀魯豫與冀南軍區部隊趕到,恐怕∈□,短時間之內也無法給予你們太多的支援。所以這個任務,可以說是相當艱巨的一個任務,你要做好孤軍作戰的準備。”

  杜開山的這番話,讓楊繼財多少顯得有些猶豫。在日軍腹心地帶,以不足一個師的兵力,在沒有太多支援,並隨時可能與敵人增援部隊遭遇的情況之下,長途奔襲、穿插幾百公裏,直接殺奔日軍在山西的統治核心太原。

  雖說並不是奪取太原城,隻是營救被關押在那裏的戰俘,以及困在太原的工人,但這無疑是一件並不容易完成的任務。尤其營救的對象都是體弱的戰俘,以及拖家帶口,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的工人。

  自己盡管沒有當過戰俘,但是加入抗聯以來,對日軍對待戰俘的殘忍還是有一定了解的。這些戰俘即便營救出來,恐怕沒有長時間的修養,也很難恢複身體。別說長途行軍,就是如何順利的撤離,都是一件難辦的事情。

  這其中不僅僅是作戰的事情,還有各方麵的問題,都是他必須考慮的。在無後方、支援有限的情況之下,去打這麽一場長途偷襲戰,困難程度可想而知。馱著這麽大的一塊包袱,在可以說無疑是虎穴狼窩裏麵作戰,稍有不慎便有全軍覆滅的可能。

  相對於這個任務,去陳翰章那裏無疑要安全的多。雖說目前在綏南和晉北,陳翰章依舊處於孤軍作戰的情況。但是杜開山的到任,已經著手開始調整部署。這種情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就會得到根本的改變。至少背靠大部隊作戰,安全性上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但對於楊繼財來說,擔任副參謀長這種職務,卻是太過於平淡了,實在無什麽挑戰性。作為一名年輕幹部,骨子裏麵那股子不安定的因素,以及對能夠獨當一麵的渴望,讓他心中的天平卻在向杜開山希望的方向傾斜。

  抬起頭看著司令員與參謀長期待的眼神,盡管有些猶豫,但楊繼財骨子裏麵那股子好戰的血液,以及大哥在前邊做出的榜樣,卻讓他最終選擇了執行這個任務。但選擇哪個部隊來執行,卻是讓楊繼財仔細考慮了一下。

  沉思了一下之後,楊繼財對杜開山道:“杜司令員,這個任務我接了。打那種太太平平的仗,不是我楊繼財的作風,我要打就打這種別人不敢去打的戰鬥。但我有兩個要求,希望上級能夠滿足我。”

  “一是這個步兵團,我希望能夠抽調康保一線蘇英奇來指揮。他是關內部隊出身的幹部,對關內部隊了解。我們兩個人有過多次配合的經曆,相互也比較熟悉。而且這個人膽大心細,也比較適合我的指揮風格。”

  “另外給我增調一些偵察部隊,再加上哪怕是一個騎兵營也好的騎兵。山西我沒有去過,那裏很陌生。與關內部隊打交道,雖說並不陌生。但我這個人不善言辭,最好在給我抽調幾個關內調過來的政工幹部。”

  “二,配屬的坦克部隊,我希望上級能夠抽出英製十字軍巡洋坦克。這種雖說裝甲有些薄弱,但比蘇製bt快速坦克和t二六坦克要好的多。而且越野和機動能力,是我軍最強的一種坦克。”

  “山西表裏河山,地形複雜,全省的地形除了部分盆地之外,絕大部分以山地為主。尤其是從吞虎口進入外長城一線。雖說這一帶是晉綏軍區最穩固的根據地,偏關全縣都控製在晉綏軍區手中,但晉綏軍區的控製區,說白了也就都是山區。”

  “這種地形之下,對於坦克的越野能力有一個相當高的要求。既然上級決定抽調坦克部隊,參與執行此次作戰任務,我希望能夠抽調出我軍機動能力最好的坦克。裝甲不用太厚,但是機動能力一定要好。”

  “雖說這種坦克我們這裏現在沒有,但是我想杜司令您張嘴肯定能夠調來。一號這個時候臨陣易將,對您抱著的希望可謂不是不大。您杜司令張嘴,一號肯定會答應。雖說從察南調過來,有點手伸的太長的意思。可這兄弟部隊之間,也好商量不是嗎?而且據說他們的一個營,現在作為預備隊,還始終沒有投入戰場。”

  對於楊繼財的這兩個幾乎可以說不是要求的要求,杜開山想也沒有想的便點頭同意。在起草完畢給陳翰章,說明楊繼財無法上任的電報,以及給總部調兵的電報之後。杜開山與王明貴,將楊繼財拽到了地圖前麵。

  指著地圖道:“你的這個部隊,將編入向西增援的部隊之中。與主力部隊一同經康保、尚義、興和,向西運動。在蘇集、新安莊一線,越過平綏鐵路線,繼續向西南方向穿插前進。在涼城一線,脫離主力部隊。”

  “主力兩個師,從殺虎口一線進入右玉,沿雲陽堡一線增援大同一線。但你們不要跟隨主力繼續行動,你們繼續向西,在晉綏軍區控製的偏關縣吞虎口一線進入長城。然後經偏關向東南方向穿插前進,直插太原方向。”

  “此次戰役敵情不明,所以我不想給你指定行動路線。這樣咱們兩個,來一個合作分工。長城以北的行動路線我負責,長城以南該怎麽行動,就看你自己的了。不過沿途晉綏軍區的地方武裝,會給你們派出向導。除了那兩個要求之外,你還有什麽要求,隻要我這能解決的全力以赴。”

  楊繼財沉思良久才抬起頭道:“司令員,其實執行這個任務關鍵在兩條。一是向導不僅要熟悉路線,更要熟悉地形。合成化步兵與坦克通行,所需的地形與關內兄弟部隊單純的步兵是兩碼回事。”

  “我看了一下地圖,無論是從吞虎口進入外長城,還是從殺虎口進入外長城,所經過的都是山地。有公路可以依靠還好說,但是整個穿插行動如果全部依靠公路,那麽我們的戰略意圖,就很難長時間的隱蔽。”

  “所以我需要一個對晉西北,甚至晉西地形了如指掌的向導。最起碼他要知道哪裏的地形,可以允許我的坦克和汽車通過。否則在兵力不多的情況之下,一旦步兵與坦克脫節,那麽在周邊都是敵情的情況之下,很容易被日軍各個殲滅的。”

  “太原是日軍在山西統治的核心地帶,一旦太原周邊出現我軍的部隊。那麽我帶的這支部隊,很有可能在短時間之內被周邊傾巢而出的日偽軍合圍。既然隻是營救,那麽就注定了此次行動要快打快收。”

  “我不求主力盡出的晉綏軍區剩餘的留守部隊,在此次行動之中能給我多少支援,但是這個配合作戰部隊,一定要熟悉地形。至少各個山間的隘口,必須要有一個嚴格的掌握。最起碼我的進攻和撤退路線,一定要清晰明了。”

  “司令員,第二條也是最關鍵的,甚至遠遠超過了我之前的那兩個要求,可以說是我們能不能完成這項任務的首選,那就是情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與陳司令前次穿插不同,此次穿插作戰是敵在動,我亦在動。”

  “部隊才穿插作戰之中,對於情報的接收本身就反應要慢一步。一旦準確性在差一些,這後果要比陳司令分兵的時候,遭遇到的敵情突變後果會更加的嚴重。司令員,情報的問題在陳司令的第二階段穿插行動之中已經顯露出來。”

  “如果穆師長情報能再及時一些,先在武舟山一線隱蔽待機。等到急於增援集寧的十五師團這幾個大隊出得勝口之後,再發起大同攻擊戰,恐怕大同現在已經異手。到時候整個晉北與綏南的日軍,被分割成互不相連的幾段,那麽至少在大同方向不會這麽的被動。”

  “而在陳司令已經奪取豐鎮的情況之下,這幾個日軍大隊即便出得勝口,進入綏南戰場也不會給我軍帶來什麽太大的危害。其實在整個綏南、晉北戰場,日軍沿同蒲鐵路增援,來多少部隊都不怕。”

  “隻要他們不從兩翼迂回包抄,壓力雖說大了一些,但是短時間還是不足以致命。杜司令,現在挺進軍抽調的部隊已經進抵天鎮,隻要他們搶占了白登山一線,大同右翼可以說已經高枕無憂。”

  “不過作為西線集群的作戰處長,在臨走之前,我希望上級要注意的是晉西北的西線。日軍善於實施大縱深迂回作戰,一旦從朔縣向北包抄晉北我軍部隊,那麽整個綏南與晉北,都在日軍的威脅之下。”

  “如果說還有一條,那麽就是我的行動,請您還有陳司令,不要給我設定什麽條條框框。這種無後方、無策應的奔襲作戰,所有的戰局變化,作為一線指揮員我是最清楚的。這種戰局,我也隻能打著看。”

  “怎麽打,到時候我也隻能按照我所麵對的敵情,自己看著戰局發展變化來製定作戰計劃。我需要的是隨機應變,而不是死板的執行命令。杜司令,隻要您和陳司令答應我這條要求,我保證將這些戰俘一個不少的營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