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吉本貞一的觀點
作者:風雪雲中路      更新:2020-04-11 18:58      字數:3573
  吉本貞一中將堅持認為在眼下通遼已經徹底失守,十四師團已經全軍覆滅.第七師團莫名其妙的被全殲的情況之下。關東軍無論是圍殲林西戰場之敵,還是對付通遼戰場之敵,機會都已經錯過了。

  在第七師團莫名其妙的在短時間之內被徹底打垮,絕大部分的兵力都抗聯圍殲,通遼戰場與林西戰場實際上已經連成一線。這種情況之下,關東軍如果還要維持原有的計劃,必須要至少再增加兩個師團的兵力。但這個數量,卻是關東軍目前難以承受的。

  同時第六軍司令部被敵軍偷襲得手,出現了日本陸軍曆史上第一個被圍殲的軍司令部,很可能關東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對抗聯來說已經是無密可保。對於關東軍來說,眼下的戰機既然已經錯過了,以當麵對手的反應能力和速度來看,將再也無法挽回。

  更為可恥的是,目前隨著第六軍司令部被抗聯偷襲得手。無論是那位穀壽夫中將是死是活,日本陸軍曆史上都會出現第一個被俘或是戰死的軍司令這個消息一直林西戰場大佐以下軍官保密,但是無疑相當的影響到士氣。

  目前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長清一色的來電報,主動要求撤退。前線兩個主要師團長主要要求撤退這種事情在關東軍,乃至整個日本陸軍曆史上還是第一次。對於兩個師團長的為人,吉本貞一還是清楚的。

  他很知道這二位,都是相當有能力的人,更不是那種貪生怕死之徒。能讓這二位破天荒的要求撤退,恐怕林西戰場的形勢絕對沒有在座的諸位想象中那麽樂觀。要說危局暫時還沒有那麽嚴峻,但是要說樂觀恐怕遠遠趕不上。

  同時吉本貞一認為抗聯目前采取的一係列行動,很明顯就是針對通遼戰場來的。雙遼東部、梨樹一線的敵軍突然西撤的動作表明,敵軍已經看透關東軍真正的目的是通遼,並已經準備繼續向通遼戰場投入兵力。

  因為到了現在,這次抗聯主動發起進攻的真實目的已經暴露無遺。關東軍已經掌握了抗聯目前的真實意圖,清楚的知道為了保證他們戰略目的達到,無論是通遼還是林西,都是絕對不可能丟掉的。他們勢必要不惜一切代價,增加兩個戰場的兵力。

  而在這種情況之下,關東軍如果還要繼續攻擊,即便能夠擊敗對手自身也要受到重創。更何況眼下的關東軍,已經沒有足夠多的兵力,隨著戰場的形勢變化而調整。抗聯在通遼和林西戰場上那幾百輛坦克,以及隨時可以增加的航空兵,也像一塊烏雲一樣一直籠罩在他的心頭上。

  嚴重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自身裝備的最新式九七式坦克,也不是經過改進後的抗聯蘇式坦克的對手。製空權的喪失,使得抗聯的航空兵給關東軍地麵部隊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以及帶來了重大的傷亡。

  新式戰鬥機的數量太少,老式戰鬥機根本就不是對手,並缺少地麵高射火力。使得關東軍麵對抗聯的空中優勢,幾乎是無可奈何。眼下除了炮兵方麵,關東軍還能勉強與抗聯持平之外,在重裝備的方麵,關東軍已經不在是抗聯的對手。

  麵對著裝備了幾百輛坦克和大量飛機、重炮等重武器的抗聯,現在的關東軍想要吃掉他們一部,付出的代價將會是巨大的。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對於帝國已經決定的南下戰略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當然這位身上還另有一個新的重任的關東軍參謀長,還從物資供應方麵也提出了終止作戰的理由。關東軍剛剛成立了負責整個關東軍戰略補給的補給監,而這個補給監正是又這位吉本貞一參謀長兼任,可謂是責任重大。

  隻是此刻被戰局搞的焦頭爛額的這位吉本參謀長,根本就沒有精力去顧及成立補給監。將組建補給監的任務,全盤丟給了剛剛從日本趕到上任,對整個滿洲形勢兩眼一抹黑的補給監參謀長高田清秀大佐。吉本貞一參謀長,現在沒有時間去管這件事情。

  但對於吉本貞一來說,盡管當了撒手掌櫃的,卻對目前關東軍的物資儲備,作為參謀長還是有相當的了解的。重炮彈藥和油料的不足,讓關東軍在戰場上本就不平衡的火力支援,已經大打了折扣。

  尤其是作為重炮火力支援骨幹的法製一五五榴彈炮的炮彈數量,已經出現了不足。而原有儲備的山野炮彈,也因為戰前的大量南調,使得庫存也已經無法支撐太長的時間。而油料的補充,更是在整個會戰期間在不斷的下降。

  在此次會戰的主要作戰區域的西滿,因為缺乏鐵路線。關東軍此次會戰,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依賴公路和卡成的補充。尤其是林西戰區,在庫倫和通遼兩地丟失,大鄭鐵路被切斷之後,距離最近的鐵路線也在五百餘公裏。

  現在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所有物資補充全部隻能依賴赤峰到林西的公路進行。在卡車和汽油的數量,都嚴重無法滿足需要。以及抗聯持續不斷的空中打擊,使得前線的物資運抵數量每天都在下降。

  美國人的製裁對於眼下的日軍來說,影響已經充分的表現出來。尤其是石油禁運,對日軍的戰鬥力影響已經開始產生。在現有庫存油料大部分被調撥給海軍和南方軍,以及還要留下部分儲備的情況之下,關東軍能得到的份額越來越少,根本就無法長期的維持作戰。

  而且別說眼下油料供應不足,就是充足關東軍也缺乏足夠數量的卡車。關東軍目前所有的卡車,全部加在一起還不到兩千輛。但這不到兩千輛的卡車,在還要保障其他方向使用的情之下,又不可能全部都調撥給林西戰場。

  即便是就算關東軍將它們全部調過去,關東軍也沒有足夠的油料供他們使用。現在部署在西滿戰場的七百餘輛卡車,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損失在抗聯的空襲之中。眼下林西戰場每天得到的補給,不到所需量的一半。甚至有的時候,即便連這個標準都無法滿足。

  眼下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在原有攜帶的給養已經消耗餘燼後,因為人口密度過少,根本就無力就地籌措。有些一線聯隊,已經開始殺馬或是減少供應量。對於彈藥的使用,也做出了嚴格的限製。

  甚至十三師團有的作戰中隊,隻能保證吃上一頓飯。規定每天每個步兵消耗彈藥不得超過三十發,炮兵每天消耗炮彈每門不得超過五發。對麵的抗聯火力,卻是依舊極其旺盛。人家打過來十發炮彈,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加在一起,能還擊五發就相當的勉強了。

  而隨著翁牛特左旗的丟失,現在所有的物資補充隻能通過赤峰轉運。這使得就已經不堪重荷的補給線,更加難以負擔兩個師團的補給。這種情況之下,勉強維持作戰已經是極為不利。

  最關鍵的是在阿魯科爾沁旗戰場上第七師團被打垮之後,林西、巴林右旗戰場上的兩個師團已經失去側翼的掩護。而翁牛特左旗的丟失,使得整個林西戰場兩個師團,已經處於被半包圍的狀態。

  如果抗聯一起潛伏在暗處的兩個師,利用這個機會奪取赤峰北部山區。或者配合其作戰的所謂挺進軍,向東攻擊前進破壞葉赤鐵路,或是利用兵力優勢搶占赤峰,那麽這兩個師團有被徹底合圍的危險。

  就算到時候關東軍能打垮通遼當麵的抗聯,但是林西戰場上的兩個師團被圍殲,這個交換對於關東軍來說,也是不可能接受的。更何況眼下在戰機已經錯過之後,現在關東軍已經沒有機會在圍殲通遼的抗聯。

  正是考慮到當麵整個戰場的態勢,吉本貞一才認為必須立即停止作戰。同時將現有兵力加強赤峰、建平、北票、康平、昌圖、梨樹一線的防禦。以製止抗聯繼續南下,同時保證帝國在滿洲最重要的工業、能源以及特種礦藏基地錦州、奉天兩省的安全。

  隻要大本營的南下作戰完成,或是本土完成總動員,可以抽調大量的兵力補充關東軍。到時候解決了油料和一些急需礦產資源來源的帝國,就是憑借著雄厚的國力,將抗聯壓也壓垮了。

  對於現在的關東軍來說,隻要守住熱河堵住抗聯與其關內部隊匯合通道,封鎖住他們進入奉天的通道,一樣可以困住他們。隻要不讓其進入奉天,他們占據西滿,反倒是因為最大限度的分散了兵力和物資,反倒是對關東軍更為有利一些。

  吉本貞一認為,以西滿的基礎很難支撐抗聯大兵團長期作戰,如果抗聯要長期控製西滿的話,那麽別說彈藥和武器裝備,就連所需的糧食、燃料等生存物資,他們也隻能依靠從其所謂的老根據地那裏補充。

  缺乏足夠數量卡車的關東軍,戰略補給能力的確不強。但是在沒有鐵路的西滿地區,抗聯想要補充物資一樣需要大量的卡車通過公路運輸。在戰時不惜一切代價的情況之下,尚可勉強維持。但是長時間的補充,對於抗聯來說一樣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盡管抗聯可以使用四洮鐵路和洮昂鐵路,將物資轉運到通遼一線。但是其餘的部分,仍然需要公路運輸。西滿麵積廣大,即便是關東軍都很難承受得起長期運輸的消耗,戰前在西滿的駐軍數量相當的有限。那麽基礎遠不如關東軍的抗聯,又何嚐能夠承受的起?

  以抗聯的技術能力,恐怕現在根本沒有鋪設鐵路的能力。即便是想要改為鐵路運輸,也是有心無力。西滿這麽廣大的區域,他們恐怕隻能繼續使用耗費量大的卡車運輸。關東軍現在汽油不足,但隻能依靠進口油料作戰的抗聯又油料充足?

  蘇聯人現在已經無力給他們提供汽油,至於美國人的手還是太長了一點。有著大量性能優異的美國卡車又能怎麽樣?沒有了油料一樣不是擺設?既然現在抗聯已經占領西滿,那麽就留給他們好了。